第110章 北上舟山
1657年(明永歷十一年,清順治十四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天,神木學堂迎來了新年的第一件喜事:
首批神木學堂的學生終于結業了!
這一批學生,基本是鄭錦第二次返回廈門時專門招募來的孤兒,共有兩百余人。
經過兩年多五個學期的突擊學習,他們大都掌握了遠超其他同齡人的知識,
部分極為優秀的學生,甚至早已提前離開學堂嶄露頭角,
比如史海洋,現在已是苦葉港的拓殖使,乃一方大員,王承柱已升為炮兵中尉,乃陸軍部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現在這二百個學生結業后,有的會加入海軍部、陸軍部參軍,又的會充入農林部、工匠部稱為文吏,
還有的則會到各移民新建村落擔任村長等基層管理職務,有的甚至會去各工廠擔任底層項目研發或管理職位。
他們,都有光明而前途的未來,就看自己會不會把握好機會,腳踏實地的干出一番實事了!
而有了這批學生的加入,鄭錦所面臨的人才壓力瞬間減輕了許多,因此也更加重視學堂的教育工作,
他不僅時常親自參與教材的修訂工作,只有有時間,便會去露天課堂授課,歸莊等教員的待遇也提升了許多。
有幾個略懂化學的結業生鄭錦交給了他們一項任務,與火器師父專研出土法制硝的方法。
大屯山發現的硝石礦,只是個小礦,保不準哪天就挖完了,
以鄭錦所部目前龐大的火藥需求量,硝石的供應仍是一大問題。
中國的傳統火藥,硝石來源是火硝,
至于火硝的來源,則來自于有機硝化反應產生的硝土。
在農村的豬圈、牛棚、廁所等附近的泥土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有機物。
這些有機物腐敗以后,再經過硝化細菌的作用,就生成硝酸。
硝酸進一步與土壤中的砷、鈣、鎂作用,生成硝酸鉀及其鈣鎂硝酸鹽,這就是硝土了。
各種硝土中含硝酸鉀量不一,一般含百分之幾。
在豬圈、廁所、牛棚的土墻上析出蓬松白色的霉狀物中,硝酸鉀含量較高,在特定時候有時能高達75%。
當然了,這還需要采取收集,并提純了之后才能使用。
提純的方法鄭錦不知道,
不過硝作為黑火藥的核心成份,幾百年下來大明硝匠師父早已累積了一整套硝土的采取提純的方法,
總之就是經過一連串的采取、熬制,再提純,就可以產生可作為黑火藥原料的白色火硝了——這代表其中硝酸鉀的含量超過75%。
問題是這樣得來的火硝,產量實在有限得很,只能作為硝礦的補充,
所以那幾個學生的任務,就是看能不能將流程加以改良,進行工業化,進一步提高純度與產量,從而提升威力與生產效率!
當諸多瑣事都處理了差不多,去舟山群島的船隊也準備就緒,鄭錦便登上了奮勇號,親自帶著眾人揚帆北上。
時值二月,北風已弱,南風漸起,航程不算難走。
這次鄭錦總共出動了十二艘船,其中七艘是主力戰船,另外五艘則是平底沙船,上面裝滿了水泥、紅磚、石頭等建筑材料。
此外船隊中還有八百移民,其中還有三百專門用來干苦力活的生番奴隸,
要想在舟山群島站穩腳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地方離陸地實在太近了!
主島舟山島距大陸最近的直線距離,大概只有8.1千米。
這就是清軍如此弱雞的海軍實力,卻能屢次攻破舟山的原因。
因此,鄭錦這次北上舟山,準備得頗為充分。
由于沙船的航速不快,船隊被嚴重拖慢,但鄭錦也不急,一路對福建、浙江一帶的海岸線進行一些初步的測繪工作。
到了溫州、臺州一帶時,每次船隊靠岸,岸邊總是很快就燃起了沖天而起的烽火。
看來現在滿清在沿海的預警機制,已經做得頗為到位了。
浙江海面礁石極多,海情復雜,不過鄭錦身邊有不少常年在這一帶航行過的老水手,只要小心一點,問題不大。
二月初五,船隊來到了寧波府象山縣的東南大目洋一帶,
艦隊重新接近海岸線,岸上又是烽火燃起。
東南大目洋航道標為鳳髻山,與之前相同,鄭錦讓人從不同角度測繪鳳髻山形狀,與海圖比對,尋找適合的航道。
這里有慈善大澳,即后世的象山港,
接著是爵溪千戶所,繞過青門山附近的亂礁,接連抵達錢倉千戶所、大嵩千戶所外海。
在中國航海史上占有重要一個角色的雙嶼島,就在眼前。
在福建月港興盛之前,大明對外的貿易中心其實就是在這雙嶼島,
當時的雙嶼島,僅葡萄牙人就有1200人,歷史學家稱之為“十六世紀的上海”,全球的商品在這里交換、中轉和集散。
不過到了嘉靖年間,大明實行了更為嚴格的海禁,1548年時,浙江巡撫朱紈率大軍搗毀了雙嶼島。
海上貿易擁有潑天的財富,搗毀雙嶼島后,不過是令走私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而已,月港就此興起……
雙嶼島后世稱為“六橫島”,其實已是舟山群島的一部分。
所以船隊繼續北上不久,便終于到了舟山島,附近重要的航道標有數處,最重要、最顯眼的便是普陀山。
舟山島面積夠大,島上良田眾多,后世足足有四十多萬人口,鄭錦要想經營好舟山群島,這里無疑是十分關鍵的一個地方。
然而這里實在是不太好守,就算他建了堅固的堡壘,清軍若是派大軍來圍,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因此反復權衡了許久后,鄭錦最終還是選取了舟山群島最北面的嵊泗列島作為第一個基地。
很快,鄭錦換乘小艇登上嵊泗列島的主島泗礁山,登陸地點選在了泗礁山島上著名的基湖沙灘。
此處沙灘長達2公里,灘石寬廣潔凈,沙質細軟,人行其上,如履地毯,兼之空氣清新異常,使人頗感舒適愜意。
抬頭望去,沙灘之上為黑松翠竹環擁,一抹茂林長達10余里,漫漫碧海金沙,水天空闊,一派原始自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