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后,日軍雖占據武漢、廣州等要地,卻因戰線拉長、兵力分散陷入持久戰困境,為打擊中國抗戰意志,決定進攻長沙,妄圖控制湖南、切斷西南交通線并威懾重慶國民政府;與此同時,中國軍隊在武漢會戰后于湖南及周邊地區完成戰略調整,以第九戰區為主力嚴陣以待,期望借此打破日軍戰略企圖、振奮全國抗戰信心;當時歐洲戰場局勢緊張,日本企圖在亞洲戰場擴大戰果提升國際影響力,而中國軍隊若取勝也能在國際輿論上占據有利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次長沙會戰爆發。
1939年9月18日,日軍兩個師團向守衛新墻河的中國軍隊陣地發起猛烈進攻,雙方僵持不下。日軍攻破金龍山陣地后,又集中火力猛攻筆架山陣地。史恩華營在筆架山堅守,全營官兵壯烈殉國。日軍強渡新墻河后,主力進至長沙撈刀河北岸,因孤軍深入,被迫停止進攻。10月5日,日軍開始全線撤退,湘北各戰場恢復到戰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