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專業英語(第3版)
- 卜艷萍 周偉
- 9975字
- 2021-01-22 19:35:57
1.3 專業英語中的常用語法知識
1.3.1 動詞不定式
動詞不定式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由不定式符號to加動詞原形構成。之所以叫作“不定式”,是因為它的形式不像謂語動詞那樣受到主語人稱和數的限制。但是,動詞不定式又具有動詞的許多特點,它可以有自己的賓語、狀語及賓語補足語。動詞不定式和它的賓語、狀語及賓語補足語構成不定式短語。動詞不定式還有時態和語態的變化,參見表1.1。
表1.1 動詞不定式用法表

例:Today we use computers to help us to do most of our work.
譯文:如今我們用計算機幫助做大部分工作。
句中,動詞不定式to help帶有賓語us和賓語補足語do most of our work。
動詞不定式通常具有名詞性、形容詞性和副詞性,因此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表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足語。下面分別敘述動詞不定式在句中的作用。
1.作主語
動詞不定式(短語)作主語,較多地用來表示一個特定的行為或事情,謂語動詞需要用第三人稱單數,且常用it作形式主語。
例:To know something about computer is important.
譯文:懂得一些計算機的知識很重要。
句中,To know something about computer是動詞不定式短語,在句子中作主語。
不定式短語作主語時,為了句子的平衡,常常把它放在句尾,而用it作形式主語代替不定式放在句首。
例:It would perhaps be unwise to forecast undue restrictions on the nature of the ultimate achievement.
譯文:在對大自然的終極成就的預測中,如加上過分的限制,可能是不太明智的。
2.作表語
不定式可放在系動詞后面作表語。如:
例:To see is to believe.
譯文:眼見為實。
句中,to believe放在is后面作表語。
例:Our task today is to work out the design.
譯文:我們今天的工作是把設計做出來。
3.作賓語
不定式(短語)在某些及物動詞后可作賓語。這類及物動詞通常有want,like,wish,hope, begin,decide,forget,ask,learn,help,expect,intend,promise,pledge等。
例:This helps to save coal and reduce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譯文:這有助于節約用煤以及降低發電成本。
例:They decided to do the experiment again.
譯文:他們決定再次做這個實驗。
當某些動詞后面作賓語的不定式必須有自己的補語才能使意思完整時,要用it作形式賓語,而將真正的賓語(即不定式)后置。常用這種結構的動詞有think,find,make,consider, feel等。
例:The us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gether with integrated circuits mak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miniaturized equipment.
譯文:半導體裝置和集成電路一起使用使得發展微型設備成為可能。
句中,不定式短語to develop miniaturized equipment作賓語,it是形式上的賓語。
4.作定語
動詞不定式(短語)作定語時,通常放在它所修飾的名詞(或代詞)之后。
例:He never had the chance to learn computer.
譯文:他從來沒有學習計算機的機會。
句中,to learn computer是動詞不定式,在句中作定語,修飾和限定the chance.
有時,動詞不定式與它所修飾的名詞是邏輯上的動賓關系。
例:We usually define energy as the ability to do work.
譯文:我們通常將能量定義為做功的能力。
5.作狀語
不定式作狀語可以修飾句中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全句,主要表示目的、程度、結果、范圍、原因等。
例:We are glad to hear that you have bought a computer.
譯文:聽說你買了一臺計算機,我們十分高興。(表示原因)
例:To meet our production needs, more and more electric power will be generated.
譯文: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將生產越來越多的電力。(表示目的)
例:Solar batteries have been used in satellites to produce electricity.
譯文:人造衛星上已經用太陽能電池發電。(表示結果)
6.作賓語補足語
某些及物動詞要求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賓語補足語是對賓語的補充說明。
例:A force may cause a body to move.
譯文:力可以使物體移動。
句中,a body是賓語,不定式to move是賓語補足語。
例:Conductors allow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ons to move freely.
譯文:導體允許大量的電子自由運動。
當make、let、have、see、hear、watch、notice、feel等動詞后面用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時,不定式都不帶to。這一點特別重要。
例:I often hear people talk about this kind of printer.
譯文:我經常聽人們談論這種打印機。
句中,talk about this kind of printer 是個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短語,在句中作賓語people的補足語。
7.作主語補足語
當主動語態的句子變成被動語態時,主動語態句子中的賓語補足語就在被動語態中變成主語補足語。若主動語態中的賓語補足語由動詞不定式構成,則該句變為被動語態后它也相應地變為主語補足語。
例:He was asked to do the experiment at once.
譯文:有人請他馬上做實驗。
但是,當make、let、have、see、hear、watch、notice、feel等動詞的句子變為被動語態時,原來在主動語態時作賓語補足語的動詞不定式這時也變為主語補足語,此時,動詞不定式中的to不能省略。
例:He was made to finish repairing the printer.
譯文:他被迫馬上修好打印機。
8.不定式的特殊句型
例:I am afraid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you to carry it.(too…to 太……以至于……)
譯文:這箱子太重,恐怕你搬不動。
1.3.2 分詞
分詞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分詞有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兩種。規則動詞的現在分詞由動詞原形加-ing構成,過去分詞由動詞原形加-ed構成;不規則動詞的分詞形式,其構成是不規則的。分詞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具有形容詞和副詞的作用,同時還保留著動詞的特征,只是在句中不能獨立作謂語。
現在分詞所表示的動作具有主動的意義,而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表示的動作具有被動的意義。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在時間關系上,前者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后者表示的動作往往已經完成。現在分詞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相比,具有同時性,而過去分詞則具有先時性。分詞在各種時態、語態下的表現形式如表1.2所示。
表1.2 分詞用法表

分詞在句子中具有形容詞詞性和副詞詞性,可以充當句子的定語、表語、狀語和補足語。下面分別舉例說明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1.現在分詞
(1)作定語
例:They insisted upon their device being tested under operating conditions.
譯文:他們堅持他們的裝置要在運轉條件下檢測。
(2)作表語
例: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was encouraging.
譯文:實驗結果令人鼓舞。
(3)作補足語
例:You′d better start the computer running.
譯文:你還是把計算機啟動起來好。
(4)作狀語
例:While making an experiment on an electric circuit, they learned of an important electricity law.
譯文:他們在做電路實驗時,學到了一條重要的電學定律。
2.過去分詞
(1)作定語
例:The charged capacitor behaves as a secondary battery.
譯文:充了電的電容就像一個蓄電池一樣。
(2)作表語
例:Some substances remain practically unchanged when heated.
譯文:有幾種物質受熱時幾乎沒有變化。
(3)作補足語
例:I don′t know if we can get the computer repaired in time.
譯文:我不知道我們能否按時修好計算機。
(4)作狀語
例:Given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we can determine the resistance.
譯文:已知電壓和電流,我們就可以求出電阻。
1.3.3 動名詞
動名詞是一種非謂語動詞,由動詞原形加詞尾-ing構成,形式上和現在分詞相同。由于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形成歷史、意義和作用都不一樣,通常把它們看作是兩種不同的非謂語動詞。它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動名詞具有動詞詞性和名詞詞性,因而又可以把它稱為“動詞化的名詞”和“名詞化的動詞”,在句中充當主語、表語、定語和賓語等。動名詞也可以有自己的賓語和狀語,構成動名詞短語。動名詞在各種時態、語態下的形式如表1.3所示。
表1.3 動名詞用法表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動名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1.作主語
動名詞作主語表示一件事或一個行為,其謂語動詞用第三人稱單數。
例:Changing resistance i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the current.
譯文:改變電阻是控制電流流動的一種方法。
動名詞作主語時,也可用it作形式主語,放在句首,而將真正的主語——動名詞短語放在謂語之后。
例:It′s no good using this kind of material.
譯文:采用這類材料是毫無用處的。
2.作賓語
動名詞可以在一些及物動詞和介詞后作介詞賓語。要求動名詞作賓語的常用的及物動詞有finish、enjoy、avoid、stop、need、start、mean等。
例:This printer needs repairing.
譯文:這臺打印機需要修理一下。
例:I remember having repaired this machine.
譯文:我記得曾經修過這部機器。
英語中,suggest、finish、avoid、stop、admit、keep、require、postpone、practice、fancy、deny等動詞都用動名詞作賓語,不能用不定式作賓語。但是在love、like、hate、begin、start、continue、remember、forget、regret等詞后面既可以用動名詞作賓語,也可以用動詞不定式作賓語。
例:Do you like watching/to watch TV ?
譯文:你喜歡看電視嗎?
動名詞作賓語時,如本身帶有補足語,則常用it作形式賓語,而將真正的賓語——動名詞放在補足語的后面。
例:I found it useless arguing with her.
譯文:我發現與她辯論沒有用。
3.作表語
動名詞作表語為名詞性表語。表示主語的內容,而不說明主語的性質。主語常為具有一定內涵的名詞,這點與不定式作表語相似。動名詞作表語與動詞的進行時的區別在于主語能否執行該詞的行為,能執行,即為進行時;否則,即為動名詞作表語(系表結構)。
例:The function of a capacitor is storing electricity.
譯文:電容器的功能是存儲電能。
句中的“storing”是動名詞,“storing electricity”作表語。
例:Seeing is believing.
譯文:眼見為實。
句中,動名詞Seeing作主語,believing作表語。
4.作定語
動名詞作定語為名詞性定語,說明名詞的用途,與所修飾名詞之間沒有邏輯主謂關系,這點是與現在分詞作定語相區別的關鍵。動名詞作定語只能使用單詞,不可用動名詞短語;只能放在所修飾名詞前面,不可后置。
例:English is one of the working languages at international meeting.
譯文:英語是國際會議上使用的工作語言之一。
5.作賓語補足語
動名詞在句中的作用相當于名詞,故可作賓語補足語。動名詞只能在少數動詞后作賓語補足語,補充說明賓語的性質、行為或狀態,與賓語具有邏輯主謂關系。
例:We call this process testing.
譯文:我們稱這個過程為檢測。
句中,動名詞testing作賓語this process的補足語。
1.3.4 被動語態
語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它表示主語和謂語的不同關系。語態有兩種: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句子的主語是謂語動作的發出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謂語動作的承受者。也就是說,主動語態句子中的賓語,在被動語態中作句子的主語。由于被動語態句子的主語是謂語動作的承受者,故只有及物動詞才會有被動語態。
主動語態:He designed this building.
他設計了這座大樓。
被動語態:This building was designed by him.
這座大樓是他設計的。
在科技英語中,為了著重說明客觀事物和過程,就會更多的用到被動語態。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be +(及物動詞)過去分詞
1.科技英語中主要時態的被動語態形式
(1)一般現在時
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am(is,ar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I am ask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him.
譯文:他請我解決這個問題。
例:The switches are used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electrical circuits.
譯文:開關是用來開啟和關閉電路的。
(2)一般過去時
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was(wer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That plotter was not bought in Beijing.
譯文:那臺繪圖儀不是在北京買的。
例:The insulator was burned out by overheating.
譯文:絕緣體因過熱而被燒毀。
(3)一般將來時
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will be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當主語是第一人稱時,可用:
主語 + shall be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I shall not be allowed to do it.
譯文:不會讓我做這件事的。
例:What tools will be needed for the job?
譯文:工作中需要什么工具?
(4)現在進行時
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is(are)being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Our printer is being repaired by John.
譯文:約翰正在修理我們的打印機。
例:Electron tubes are found in various old products and are still being used in the circuit of some new products.
譯文:在各種老產品里看到的電子管,在一些新產品的電路中也還在使用。
(5)過去進行時
過去進行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was(were)being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The laboratory building was being built then.
譯文:實驗大樓當時正在建造。
(6)現在完成時
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have(has)been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New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譯文:研究部門研發了新技術。
(7)過去完成時
過去完成時的被動語態構成如下:
主語 + had been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例:Electricity had been discovered for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by the time it came into practical use.
譯文:電在發現一千多年之后,才得到實際應用。
2.常用被動語態的幾種情況
(1)當我們強調的是動作的承受者或給動作的承受者較大關注時,多用被動語態。這時,由于動作的執行者處于次要地位,句子中by引導的短語可以省略。
例:The virus in the computer has been found out.
譯文:計算機中的病毒已經找出來了。
(2)當我們不知道或不想說出動作的執行者時,可使用被動語態。這時句子中不帶由by引導的短語。
例:Electricity was discovered long ago.
譯文:電是很久以前發現的。
(3)當動作的執行者是“物”而不是“人”時,常用被動語態。
例:This machine i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譯文:這臺機器由計算機控制。
(4)當動作的執行者已為大家所熟知,而沒有必要說出來時,也常常使用被動語態。
例:This factory was built twenty years ago.
譯文:這座工廠是20年前興建的。
(5)使用被動語態能更好地安排句子。
例:The professor came into the hall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譯文:教授走進大廳,大家熱烈鼓掌。
1.3.5 定語從句
定語從句又稱關系從句,在句子中起定語作用,修飾一個名詞或代詞,有時也可修飾一個句子。被定語從句修飾的名詞、詞組或代詞叫先行詞,定語從句通常跟在先行詞的后面。
例:This is the software that I would like to buy.
譯文:這就是我想買的那個軟件。
that I would like to buy是定語從句,the software是先行詞。
通常,定語從句都由關系代詞that、which、who、whom、whose和關系副詞when、where、why、how引導。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往往放在先行詞和定語從句之間,起聯系作用,同時還代替先行詞在句中擔任一定的語法成分,如主語、賓語、定語和狀語等。
例:The man who will give us a lecture is a famous professor.
譯文:將要給我們做講演的人是位著名的教授。
該句中,who will give us a lecture是由關系代詞who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先行詞the man, who在從句中作主語。
定語從句根據其與先行詞的密切程度可分為限定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1.限定性定語從句
限定性定語從句與先行詞關系密切,是整個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沒有它,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或不明確。這種定語從句與主句之間不用逗號隔開,譯成漢語時,一般先譯定語從句,再譯先行詞。
限定性定語從句如果修飾人,一般用關系代詞who,有時也用that。若關系代詞在句子中作主語,則who用得較多,且不可省略;若關系代詞在句子中作賓語,就應當使用賓格whom或that,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省略。若表示所屬,就應用whose。
限定性定語從句如果修飾物,用that較多,也可用which。他們可在句中作主語,也可作賓語。若作賓語,則大多可省略。
例:Those who agree with me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
譯文:同意我的觀點的人請舉手。
who agree with me是定語從句,修飾Those。who既是引導詞,又在句中作主語,who不能省略。
例:PCTOOLS are tools whose functions are very advanced.
譯文:PCTOOLS是功能很先進的工具。
因為functions和tools 之間是所屬關系,故用所有格whose。
例:Mouse is an instrument which operators often use.
譯文:鼠標是操作員經常使用的一種工具。
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an instrument。因為which在從句中作use的賓語,故可省略。
2.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非限定性定語從句與先行詞的關系比較松散,從句只對先行詞附加說明,如果缺少,不會影響句子的主要意思。從句與主句之間常用逗號隔開,譯成漢語時,從句常單獨譯成一句。
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在修飾人時用who、whom或whose,修飾物時用which,修飾地點和時間時用where和when引導。關系代詞that和關系副詞why不能引導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例:We do experiments with a computer, which helps to do many things.
譯文:我們利用計算機做實驗,計算機可幫助做許多工作。
Which引導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是對先行詞a computer的說明。
例:The meeting will be put off till next week, when we shall have made all the preparations.
譯文:會議將推遲到下周,那時我們將做好一切準備。
例:Mechanical energy is changed into electric energy, which in turn is changed into mechanical energy.
譯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而電能又轉變為機械能。
1.3.6 狀語從句
英語中的狀語從句通常由從屬連詞和起連詞作用的詞組來引導,用來修飾主句中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狀語從句可位于主句前,也可位于主句后;前置時,從句后常用逗號與主句隔開;后置時,從句前通常不使用逗號。狀語從句在句子中作狀語,可表示時間、原因、目的、結果、條件、比較、方式、讓步和地點等不同含義。
1.狀語從句的分類
(1)時間狀語從句
引導時間狀語從句的連詞或詞組很多,但可根據所表示時間的長短以及與主句謂語動詞行為發生的先后這兩點去理解和區別。
這些連詞或詞組有:when(當……時候),as(當……時候,隨著,一邊……一邊),while (在……期間),before(在……之前),after(在……之后),since(自從……以來),until(till) (直到……才),as soon as(一……就),no sooner…than(剛一……就……),once(一旦), every time(每次)等。
例:It changes speed and direction when it moves.
譯文:在運動時它改變速度和方向。
例:Check the circuit before you begin the experiment.
譯文:檢查好線路再開始做實驗。
(2)原因狀語從句
引導原因狀語從句的連詞和詞組有:because(因為),as(由于),since(既然,由于), now that(既然),in that(因為)等。其中前3個較常用,它們表示原因的正式程度依次為because> since ≥as。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或已為人們所知時,就用as或since。由because引導的從句如果放在句首,且前面有逗號,則可以用for來代替。但如果不是說明直接原因,而是多種情況加以推斷,就只能用for。
例:Electric energy is used most widely mainly because it can be easily produced, controlled, and transmitted.
譯文:電能用得最廣,主要是因為發電容易,而且控制和輸送也方便。
(3)目的狀語從句
目的狀語從句由in order that(為了,以便),so that(為了,以便),that(為了),lest(以免,以防),for fear that(以免,以防)等引導。
例:He handled the instrument with care for fear that it should be damaged.
譯文:他小心地弄那儀器,生怕把它弄壞。
例:You must speak louder so that you can be heard by all.
譯文:你必須說大聲點以便大家都能聽到。
(4)結果狀語從句
引導結果狀語從句的連詞有:so that(結果,以致),so … that(如此……以致),such …that(這樣的……以致)等。注意so后接形容詞或副詞,而such后跟名詞。so還可以與表示數量的形容詞many、few、much及little連用,形成固定搭配。
例:This problem is so difficult that it will take us a lot of time to work it out.
譯文:這道題很難,我們要用很長時間才能解出。
(5)條件狀語從句
條件狀語從句用來表示前提和條件。通常由以下連詞引導:
if(如果),unless(除非),provided / providing that(假如),as long as(只要),in case (如果),on condition that(條件是……),suppose / supposing(假如)等。
例:A physical body will not tend to expand unless it is heated.
譯文:除非受熱,否則物體不會有膨脹的傾向。
(6)比較狀語從句
比較狀語從句經常是省略句,一般都是省略了重復部分;省略之后不影響句意,反而結構簡練。部分比較狀語從句還有倒裝現象。
比較狀語從句由下列連詞引導:as … as(像……一樣),than(比),not so(as)… as(不像……一樣),the more … the more(愈……愈),as … so(正如……那樣)等。
例:Electron tubes are not so light in weight as semiconductor devices.
譯文:電子管的重量不如半導體器件那么輕。
例:He finished the work earlier than we had expected.
譯文:他完成這項工作比我們預計的要早。
(7)方式狀語從句
方式狀語從句通常由as(如同,就像),as if(as though)(好像,仿佛)等連詞引導。
as引導的方式狀語從句常常是一個省略句。as if和as though兩者的意義和用法相同,引出的狀語從句常是一個虛擬語氣的句子,表示沒有把握的推測,或是一種夸張的比喻。(just) as …so…引導的方式狀語從句通常位于主句后,意為“正如……,就像”。
例:The earth itself behaves as though it were an enormous magnet.
譯文:地球本身的作用就像一個大磁鐵一樣。
例:They completely ignore these facts as if they never existed.
譯文:他們完全不理會這些事實就好像它們不存在一樣。
(8)讓步狀語從句
讓步狀語從句表示在相反的(不利的)條件下,主句行為依然發生了。
引導讓步狀語從句的有:(al)though(雖然),even if(though)(即使),as(盡管),whatever (不管),however(無論怎樣),no matter(how,what,where,when)(不管怎樣,什么,哪里,何時),whether…or(不論……還是)等。
例:It is important to detect such flows, even if they are very slight, before the part is installed.
譯文:在安裝部件之前,即使變形很輕微,也必須探測出來。
例:Much as computer languages differ, they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譯文:盡管計算機語言之間各不相同,但它們仍有某些共同點。
(9)地點狀語從句
引導地點狀語從句的詞有:where(在……地方,哪里),whereve(r 在任何地方),everywhere (每一……地方)等。
例:She found her pen where she had left it.
譯文:她的筆是她在原來放筆的地方找到的。
2.狀語從句的翻譯方法
狀語從句常用的翻譯方法有順譯法、倒譯法、轉譯法和縮譯法。
(1)順譯法
一般的句子可以按照原文提供的順序直接翻譯。當表示目的、原因等的狀語從句在主句之前出現時,直接按照原句語序翻譯。如果這些狀語出現在主句之后,可以將它們提前或者保持原句順序,翻譯在主句之后,對主句意思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
例:Whenever you need any specific information, you can search it by Internet.
譯文:每當你需要任何專業信息時,你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得到。
例:The Internet is so powerful that you can get various information through it.
譯文:互聯網是如此強大,以至于你可以通過它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
(2)倒譯法
當原文中的時間狀語和地點狀語在主句后面時,必須倒譯;當原文中的原因狀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和讓步狀語從句在主句后面時,一般也可以倒譯;另外當特殊比較從句在主句后面時,必須倒譯。
例:Many businesses became aware of network when they bought an expensive laser printer and wanted all the PCs to print to it.
譯文:當企業購買了一臺昂貴的激光打印機,并希望其所有的計算機都能使用該打印機時,他們就想到了網絡。
(3)轉譯法
當通過對原文的邏輯含義進行分析后,會發現when、where不再單純地表示時間、地點,或者翻譯成“當……”或“在……”不合適時,可以考慮這些詞也可以表示“如果”的意思。另外,當狀語從句比較短,而關聯詞可以省略時,可以把狀語從句翻譯成并列成分,這樣也使得句子比較緊湊。
例:Where the Hz is too small a unit, we may use the MHz.
譯文:當用赫茲作單位太小時,我們可以使用兆赫茲。
例:Our whole physics universe, when reduced to the simplest terms, is made up of two things:energy and matter.
譯文:我們的整個物理世界,如果用簡單的話來說,是由能量和物質這兩樣東西組成的。
(4)縮譯法
有些關聯詞,比如“so…that…”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省略翻譯,這樣使得漢語的譯文就很簡練,對于這樣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縮譯法”進行翻譯。
例:Computers work so fast that they can solve a very difficult problem in a few seconds.
譯文:計算機工作如此迅速,一個很難的題目幾秒鐘內就可以解決。
1.3.7 時態簡介
1.一般現在時
一般現在時用于如下情況:
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常與表示頻度的時間狀語連用。時間狀語有:every …, sometimes,at …,on Sunday等。
表示客觀真理、客觀存在或科學事實。
表示格言或警句,此用法如果出現在賓語從句中,即使主句是過去時,從句也要用一般現在時。
現在時刻的狀態、能力、性格和個性等。
例: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譯文:我每天去上學。
例:The adult mosquito usually lives for about thirty days, although the life span varies widely with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other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
譯文:成年蚊子通常可活約 30 天,盡管其壽命的長短還隨溫度、濕度和其他環境因素而變化很大。
2.一般過去時
一般過去時用于如下情況:
在確定的過去時間里所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時間狀語有:yesterday、last week、an hour ago、the other day、in 1999、before等。
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
wish,wonder,think,hope等用過去時,作試探性的詢問、請求、建議等。
用過去時表示現在,表示委婉語氣。有動詞want、hope、wonder、think、intend,情態動詞could,would。
例:How many subjects did you study last term?
譯文:上學期你學了多少門課程?
例:I used to enjoy gardening, but I don′t like it any more.
譯文:我曾經很喜歡園藝,現在一點兒也不喜歡了。
3.一般將來時
一般將來時的結構為:will(shall)+ 動詞原形,可用于如下情況:
一般將來時的時間狀語有shall和will。shall用于第一人稱,常被will所代替,will在陳述句中用于各人稱,在征求意見時常用于第二人稱。
be going to + 不定式,表示將來。
be + 不定式表示將來,按計劃或正式安排將發生的事。
be about to + 不定式,意為馬上做某事。但要注意:be about to 不能與tomorrow,next week等表示明確將來時的時間狀語連用。
例:I am going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譯文:我計劃周游世界。
例:Some day people will go to the moon.
譯文:總有一天,人們會到月球上去的。
4.現在進行時
現在進行時的結構為:be + 現在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表示現在(指說話人說話時)正在發生的事情。
習慣進行:表示長期的或重復性的動作,說話時動作未必正在進行。
表示漸變的動詞有:get、grow、become、turn、run、go、begin等。
與always、constantly、forever等詞連用,表示反復發生的動作或持續存在的狀態,往往帶有說話人的主觀色彩。
例:I am speaking with him on the phone.
譯文:我正在和他通電話。
例:What are you studying?
譯文:你在學什么?
5.過去進行時
過去進行時的結構為:were(was)+ 現在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過去進行時的主要用法是描述一件事發生的背景。常用的時間狀語有:this morning, the whole morning,all day yesterday,from nine to ten last evening,when及while等。
一個長動作發生的時候,另一個短動作發生。
例: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last night?
譯文:昨晚9點時你在做什么?
例:Some students were playing football, while others were running around the track.
譯文:一些學生在踢足球,同時另一些學生正在跑道上跑步。
6.將來進行時
將來進行時的結構為:will/be +現在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表示將來某時進行的狀態或動作,常用的時間狀語有:soon、tomorrow、on Sunday、by this time、this evening、in two days及tomorrow evening等。
按預測將來會發生的事情。
例:He will be playing football soon.
譯文:他一會將去踢足球。
7.現在完成時
現在完成時的構成為:have(has)+ 過去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用來表示之前已發生或完成的動作或狀態,其結果的確和現在有聯系。常用的時間狀語有:for、since、so far、ever、never、just、yet、till/until、up to now、in past years及always等。
動作或狀態發生在過去,但它的影響現在還存在,強調過去的事情對現在的影響。
也可表示持續到現在的動作或狀態,動詞一般是延續性的,如live、teach、learn、work、study及know等。
例:I have visited your school before.
譯文:我以前曾經去過你們學校。
例: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now.
譯文:現在我已經做完作業了。
8.過去完成時
過去完成時的構成形式是had + 過去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表示過去的過去,常用的時間狀語有before、by、until、when、after、once及as soon as等。
在told、said、knew、heard、thought等動詞后的賓語從句。
狀語從句:在過去不同時間發生的兩個動作中,發生在先,用過去完成時;發生在后,用一般過去時。
表示意向的動詞,如hope、wish、expect、think、intend、mean及suppose等,用過去完成時表示原本……,未能……
例:He said that he had never been to Paris.
譯文:他說他從未去過巴黎。
例:I did not know what he had done it for?
譯文:我以前不知道他做這個究竟為了什么?
9.將來完成時
將來完成時的結構是:will have + 過去分詞,可用于如下情況。
表示某事持續到將來某一時為止一直有的狀態。
表示將來某一時或另一個將來的動作之前,已經完成的動作或獲得的經驗。
例:Mary has been to Sumatra and Iran as well as all of Europe. By the time she is twenty, she will have been to almost everywhere.
譯文:瑪麗到過蘇門答臘、伊朗以及整個歐洲。到她 20 歲的時候她幾乎將去過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