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營銷:策略、方法與案例
- 滕大鵬編著
- 2390字
- 2021-01-22 18:11:51
1.1 概述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是指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商業模式和應用與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并實踐的活動的總稱。
其實這是比較概念性的說法,而直觀的說法就是,使用手機、iPad等移動設備上網,就叫移動互聯網。與使用PC上網的傳統互聯網相比,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優勢是便利性。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但不太可能隨時隨地拿出電腦。
1.1.1 移動互聯網發展現狀
201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7.9億人,較2014年增長了8.4%。7.9億是個什么概念?2015年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的美國,總人口數量是3.07億,第四的印度尼西亞是2.4億,第五的巴西是1.98億,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要比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的國家總人口數加到一起還要多。即便這樣,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仍然沒有達到上限,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手機用戶數達13.06億戶,手機用戶普及率達95.5部/百人。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8.9億人。這個市場,你說大不大?
案例1-1: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有多大
筆者曾在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上過班,它是IDG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公司,所以IDG總部很重視,經常會有一些美國IDG的互聯網副總裁來集團做經驗分享。他們不止一次地說到羨慕中國互聯網公司。我們就很奇怪,按理說,美國是互聯網興起的地方,美國互聯網的普及率以及互聯網的發展水平要比中國不知道高多少倍,為什么他們這么羨慕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呢?
有一次我們實在沒忍住,終于向一位來分享經驗的IDG美國高級副總裁提出了這個疑問。當時那位高級副總裁說:“在美國,如果想做成一家偉大的公司,就必須要走國際化這條路,如果不走國際化道路,你是永遠不可能做大的。但在你們中國就不一樣,你們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即使你們沒有走國際化這條路,你們也能做出偉大的公司。”
當時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還沒有美國多。當然現在這個數量完全是中國領先,從理論上講,中國的優勢已經擴大到美國無法超越的地步。
有人會覺得,中國移動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這么高了,后期增長會不會出現乏力的現象呢?至少目前來看,增長乏力的現象還不存在。2015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30794.6億元人民幣,增長129.2%。預計到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6547億元人民幣。2015年,移動購物依然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占比達到67.4%。移動生活服務則是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大類,移動旅游、移動團購和移動出行領域是移動生活服務增長的主要來源。
1.1.2 移動互聯網發展前景
有分析認為,目前國內整個移動互聯網依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移動互聯網加快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使得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變得更為緊密。尤其是在泛生活服務領域,出行、旅游、教育、招聘、醫療等傳統行業都在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優勢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目前看來,這些領域的轉型升級還處在初級階段,遠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
除這些領域外,未來將有更多的傳統行業,包括國家高度關注的供給側改革中的相關行業也將借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些改革都將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創造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2.移動出行借助移動互聯網成長
隨著滴滴、Uber、易到用車、神州專車、天天用車等移動互聯網用車軟件之間的大戰,移動出行在移動互聯網行業逐漸成長。雖然筆者并不認同滴滴、Uber等屬于共享經濟范疇,但這并不影響其對國內移動互聯網普及的貢獻。隨著滴滴開始向專車、商務用車、無人駕駛等領域發展,未來在移動出行領域,移動互聯網將發揮更大作用,其增長勢頭也將更加迅猛。
3.生活繳費促進移動互聯網發展
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水費、電費、煤氣費、通信費等目前都逐步開始支持網絡直接支付。這些領域單月費用雖然并不大,但都是基礎生活支出,是每個月不得不支出的費用。目前習慣于通過移動互聯網完成生活繳費的用戶群仍然還以一、二線大城市居多,并且以80后、90后的人居多。隨著電網改造的不斷深入,以及大家對移動互聯網便捷性的了解,生活類繳費的發展,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4.移動支付的應用還遠遠不夠
移動支付、P2P金融成為2015年互聯網行業的熱門搜索詞,互聯網巨頭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移動支付產品建設,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百度錢包、京東錢包等,實現了移動互聯網生態建設的重要一步。但在與線下相結合方面,截止到2016年,各家算是剛剛起步階段。目前包括物美、家樂福等很多線下連鎖超市,都支持微信、支付寶結賬。但據筆者觀察,從使用度來看,它們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基本上也是年輕人使用的居多。線下消費市場是非常大的市場,移動支付在這方面的滲透率還遠遠不足,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5.移動應用爆發性增長,向平臺化和垂直化雙向發展
2015年是移動應用爆發性增長的一年,不論是應用的數量還是覆蓋領域都達到指數級增長。從“易觀千帆”的監測數據來看,其覆蓋領域從2014年的40多個增長到270多個,應用數量也從2014年7月的1700多個增長到目前的30000多個,可見移動應用市場的活躍度非常之高,覆蓋的領域也更加廣泛。
移動應用呈現平臺化和垂直化的雙向發展趨勢。一方面,互聯網巨頭通過超級APP大范圍地覆蓋用戶,圍繞自身核心資源打造生態。超級APP逐步成為平臺化、OS化的產品,通過連接各類應用、場景,成為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的中樞。例如,截止到2015年年底,微信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月均活躍用戶覆蓋率達到87.9%,通過微信可與購物、游戲、視頻、音樂、旅游、金融等多種應用和場景連接,微信已然成為一個平臺化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行業互聯網化的進程深入發展,帶動中長尾應用根據場景不斷裂變,向著垂直領域的專業化、精細化應用發展。例如,旅游行業的互聯網化根據用戶需求場景不同可以拆分出火車票預訂、旅游攻略、旅游工具、航空服務、酒店預訂等多個細分場景,而這些細分場景還可以繼續向下裂變到更精細化的場景,這些不斷裂變的場景就給了中長尾應用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也是移動應用數量能持續保持高增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