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競合法則(《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第1期)作者名: 哈佛商業評論本章字數: 1046字更新時間: 2021-01-25 18:55:07
前沿 Idea Watch
理念回歸實踐
“渴望比經驗
更有價值”
在2002年成為霍尼韋爾(Honeywell)CEO之前,高德威(David Cote)只在汽車及航空公司TRW擔任過七個月的領導者。他說,時間太短,不足以對他領導霍尼韋爾的方式產生重要影響。但在2017年開始為退休做準備時,他深入思考了哪些特點和經驗會增加繼任者的成功幾率。(他在新書《現在贏,以后贏》(Winning Now, Winning Later)中分享了這些想法。)高德威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時,談到了聘用有經驗的CEO的利弊。以下是采訪節錄。
在選擇新領導者時,董事會應該如何考慮候選人之前做CEO的經驗?
一般來說,經驗會被高估。一個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經歷,但依然無法推動變革。經驗可以讓董事會對候選人更放心,但問題是:這個人是否渴望改變現狀?如果一個人開始失去那種渴望,就不會深入探究事物。渴望比經驗更有價值。
相對而言,沒有經驗的CEO更有渴求感嗎?
如果一個人尚未建立聲譽,就會更有動力追求成功。我成為霍尼韋爾CEO的時候,一些評論人士指出不確定公司能否扭轉頹勢——即使能,他們也不確定我是能擔此重任的人。他們指出,我不是霍尼韋爾的第一人選。這些話增加了我的渴求感。
研究發現過往CEO經驗會對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你是否感到意外?
我會換一種說法。任何領導者都必須接受所有事實與觀點,認識到自身認知有限。做一個明智的決定就像制作鑲嵌畫——將所有碎片組成一幅畫。有經驗的CEO可能會說:“我有經驗,所以知道該怎么做。”這種想法可能會妨礙你搜集所有事實、真正傾聽人們的想法。作為領導者,你的職責是在會議結束時作出正確決策,而不是在會議一開始就輕率決定。經驗有時可能有害無益。
經驗豐富的CEO往往更關注減少成本和提高利潤率,而非公司發展,你是否同意這個說法?
這種說法的言下之意是,領導者必須關注發展或者生產率。我不認同這種非此即彼的論斷。成功就是兩手都要抓。霍尼韋爾就是這樣做的:通過提高生產率,我們實現了收入靈活,能夠保持良好短期表現的同時,投資推進長期發展。
沒有經驗的CEO往往更年輕,這是優勢嗎?
沒有人會公然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年齡歧視。但在考慮接任霍尼韋爾CEO的人選時,我認為找一個至少能在這個職位做十年的人很重要。只擔任三到五年的CEO很難改變企業文化、讓企業如愿保持專注,大型企業尤其如此。所以我們的一條標準是足夠年輕、可以長期任職。
還有哪些因素是董事會沒有正確衡量的?
試圖確定未來規劃,然后選擇適合這個愿景的人。這種做法聽起來可能真的很誘人,但通常都行不通。誰能預測到新冠疫情、9·11恐怖襲擊或伊拉克戰爭呢?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更重要的是聘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 哈佛商業評論·不確定時代的組織進化與商業新紅利【精選必讀系列】(全12冊)(哈佛商業評論)
- 主營乏力,小米造車能否突圍(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6期)
- 拒絕成為愚蠢的老好人,要做聰明的“給予者”(《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爆款基金2021劍指何方:證券市場紅周刊2020年48期(證券市場紅周刊)
- 雪球專刊284期:如何進行基金定投
- 揚帆出海潮(《21世紀商業評論》2024年第6期)
- 案例:谷歌在中國(第32輯)
- 《商界》2021全年合集(全12冊)
- 過年荷包大作戰(財蜜eMook)
- 雪球專刊227期:“十年如一”2019雪球嘉年華精選合集
- 給未來門店畫個像(《商業評論》2022年4月號)
- 數量經濟研究(2020年·第11卷·第4期)
- 特區40年(《商界》2020年第6期)
- “小生意”穿越幽谷(《商界》2022年第9期)
- 雪球專刊第149期:不賺白不賺:小白“撿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