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世界攝影史
  • 顧錚
  • 1020字
  • 2021-01-25 18:46:16

一系列新進展

1851年,英國人弗里德里克·司各特·阿切爾(Frede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發明了以玻璃為底版的“火棉膠法”(Collodion Process),由于在玻璃底版上所結出的影像非常清晰,因此火棉膠法迅速取代了卡羅版攝影術。火棉膠法必須乘玻璃底版上的化學涂料還濕時顯影,因此又稱為“濕版法”(Wet-plate Process)。濕版法影像的清晰度令攝影師們大為滿意,因此獲得廣泛采用,直到1880年“干版法”(Dryplate Process)出現,它才壽終正寢。

濕版法發展成好幾種形式。當顯影好的底版被襯以一塊黑布或黑紙時,底版上的影像就以正像的方式呈現。這種火棉膠正像法被稱為“安布羅版照片”(Ambro Type)。

另一種更普遍的火棉膠法是“錫版照片”(Tin Type)。火棉膠被倒在上了清漆的鐵皮上,顯影所得的影像稱為錫版照片。錫版照片取材方便,價格低廉,但錫版上的影像大多沒有藝術價值。

而最有特色的濕版法攝影術當屬法國人阿道夫·歐仁·迪斯德里(Adolphe Eugène Disdéri,約1819—1889)發明的“名片照片”(Carte de Visite)。他在1854年申請了這項專利。這項專利包括他發明的照相機以及用這種照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名片照片照相機有幾個鏡頭,多達12張的肖像照片可以被拍攝在一張濕版底版上。

圖1-7 名片照片,19世紀50年代

名片照片的出現還帶來了社會風俗的變化。許多人帶著名片照片走親訪友,母親則帶著孩子去拍名片照片并分送給親友。名片照片流傳到美國后,美國人以在節日或生日里相互交換名片照片為一種時尚。這同時還催生了照相簿這個收集整理照片的方式。

濕版法還使得另一個重要的大眾攝影形式——“立體照片”(Stereograph)的發明成為可能。立體照片的發明者是英國人查爾斯·維茨頓(Charles Wheatstone,1802—1875)爵士。立體照片的發明利用了當人眼看一個給定的事物時,由兩眼看到的稍有差別的影像在大腦里被組合起來,形成透視上的縱深感的視覺原理。立體照片是由一對影像組成的照片,它是由兩個稍微錯開的鏡頭拍攝而得的照片。通過維茨頓發明的稱為“立體鏡”(Stereoscope)的裝置觀看立體照片,可以獲得三維縱深的幻覺。

立體照片問世后大受歡迎,人們通過這個可以帶來極大視覺滿足感的裝置來觀看、了解并想象其他人的生活情況。當時的美國作家奧利弗·溫德爾·霍爾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09—1894)夸口說自己看過多達10萬張以上的立體照片,他甚至建議成立全國性的立體照片圖書館。[1]立體照片風靡一時由此可見一斑,這也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一種對虛擬現實的視覺體驗。逐漸地,攝影以其特有的方式滲入大眾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19世紀西方社會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圖1-8 立體照片,1853年

注釋:

[1]Martin W.Sandler,The Story of American Photography:An Illustrated History for Young People,Little,Brown and Company,Boston/Toronto,1979,P.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张北县| 城步| 炉霍县| 玉龙| 渝中区| 迭部县| 东山县| 红原县| 浏阳市| 南召县| 资中县| 南阳市| 清远市| 邻水| 左云县| 航空| 泾源县| 陕西省| 苏州市| 棋牌| 攀枝花市| 新建县| 财经| 信宜市| 保德县| 玉林市| 铁岭市| 依兰县| 木兰县| 通化市| 衡阳市| 乐山市| 乐亭县| 珲春市| 蓬溪县| 海城市| 陇南市| 威远县| 江川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