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化的成功
“精神戰斗意味著與潮流對抗,而不是隨波逐流。我們的職責就是戳破氣袋,發現真理的種子。”
——弗吉尼亞·伍爾夫
如果你對市場無所不曉,就會知道市場調研是必不可少的。在你把資源投入研發之前,需要了解你的產品、服務或想法是值得追求的。倘若有與你的產品相似的產品在熱銷,那么這就是個好兆頭。
第一次想到寫這本書時,我直接打開亞馬遜網站,在搜索框里輸入了“個人哲學”這幾個字。在kindle商店,我發現了超過2800條搜索結果,但是大多和這個主題相關性不強。而那些精準切題的作品也是銷量不可觀(在熱銷榜單中超過六十萬冊)。接著我在谷歌中輸入同一詞條。只有135萬條搜索結果(“減肥”提供了6200萬條結果)。
結果令人失望。這本書賺不了什么錢。但我還是決定寫。我知道它會讓許多人受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減肥,但我們都需要可靠的個人哲學助己成長。這對于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它的重要性幾乎同吃住一般,而我卻發現個人哲學被徹底忽視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讓我想起了我對毅力的研究。幾乎每個成功的商人、企業家和運動員都指出了這一點,認為這是通向成功的途徑。而谷歌上關于這個詞的搜索結果只有七百萬條。然而,如果你在搜索欄中輸入“成功”二字,谷歌會彈出超過3億個結果!你能想象嗎?我們都渴望成功,但我們也忽視了實現成功最為顯而易見的方法。
因此,獲得成功的人不足5%就不足為奇了。事實上,從上面的數字來看,令人驚訝的是不成功的比例竟會如此之高。
雖然個人哲學甚至比毅力更容易被忽視,但它對于你的人生產出來說是更為本質的東西。我需要它,你需要它,人人都需要它。必須有人指出這點。我決定,這個人也可以是我——米哈爾·斯塔維茨基 。
可能你不知道吉姆·羅恩的故事,直到25歲,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吉姆,住在愛達荷州不為人知的某個地方。他19歲輟學,找到了一份工作。六年后,他一點也不成功。盡管如此,他還是努力工作,但負債累累。他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他能做什么?他只是個農場男孩。稅收很高,腐敗的政客們對普通人并不在意。然后他遇到了他的導師,便開始在他的幾個公司就職。到31歲時,他成為了百萬富翁。
奇怪的是,政客們仍然腐敗,平均工資和稅收在那個時期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羅恩多次聲明,他得以改變的關鍵因素是他的個人哲學,僅此而已。
他掌握了個人發展和商業中眾多不同領域的各種不同技巧:如何塑造你的性格,如何安排你的時間,如何設定和實現你的目標,如何保持動力,如何堅持,如何面對失敗并從中得到教訓經驗。但他并沒有把自己的人生轉變歸因于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他認為個人哲學的轉變是他成功的首要和基本原因。
2012年10月,我聽了達倫·哈迪的《復合效應》,其中提及吉姆是他的導師。那時我查了吉姆的資料。立刻產生一種熟悉感,這是在任何其他自我提升老師那里所感受不到的。我覺得我在聽我從未有過的哥哥說話。幾乎每個字都擊中了我的內心、我的思想,或二者兼而有之。
你不知道我第一次聽到他的故事時,對我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我過著十分普通的生活,直到33歲。我曾擁有過不凡的夢想,但它們不曾實現,因此我淪為平庸。
你是否在拼搏、疲憊或沮喪?是否眼前看不到美好的未來? 是否感到成功和幸福之路在繞著自己走?你在羅恩的故事里得到慰藉了嗎?你能理解它嗎?
我希望這個發現于你同樣重要,就像于我一樣。你今天可能是愛達荷的農場男孩,也可能是星巴克的咖啡師。你可能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是“農場男孩”,但從現在起的未來幾年里,你可能成為百萬富翁,或者成為一名演員,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位作家。
你的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磐石。事實上,命運就在你的手中,你可以把它從命運的物質中雕刻出來,就像藝術家創作雕塑一樣。如果你比25歲時的吉姆水平更高,那就更令人鼓舞了。如果他成功了,你為什么不能?
你是有希望的。無論你是否覺得自己現在很失敗,抑或認為自己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無論你是否多年追求著個人哲學而無果。無論你是否認為自我提升是幼稚的。一個普通人做到了。而且這不是唯一的案例。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鮑勃·普洛克特、博·諾頓、米哈爾·斯塔維茨基的身上。
這一過程是可復驗的。你也可以做到。你要怎樣讓這件事發生在你的身上呢?吉姆·羅恩認為對他的進步至關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個人哲學觀。這本書正是要幫你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