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收入分配演變40年
- 李實 萬海遠
- 1338字
- 2021-01-22 15:50:45
3.3 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
中國經濟轉型對收入分配格局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既體現在收入分配過程中分配體制和機制的變化,也表現在收入分配的結果上。經濟轉型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收入分配制度由高度統一的分配模式向分散化的分配模式轉變。第二,經濟單位的所有制結構變化帶來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所有制結構多元化既會帶來不同所有制部門之間收入差距的變化,也會帶來同一所有制部門內部不同經濟單位內部收入差距的變化。這些都是由于不同所有制部門采取了不同的收入決定機制和分配制度。第三,對外開放產生的收入分配效應、對外貿易、引進外資都在不同程度影響收入差距的變化。特別是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為了吸引高技術人才、高層管理人員,采用高薪引人和高薪留人的做法,同時也拉大了外資企業與國內企業的工資差距和收入差距。第四,公共部門內部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影響著收入分配的變化,特別是國有企業為了提高效率,增加激勵機制,不僅不斷拉大管理層與一般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擴大了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
市場化的分配機制主要表現為每個生產單位具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權,每個就業者的收入是由市場和用人單位共同決定的。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了相同素質和技能的人群的平均收入水平(均衡工資),而用人單位根據就業者的實際勞動貢獻決定其實際收入。一個就業者的實際收入與其市場中的均衡工資之間的差異由許多因素決定,最重要的是其勞動貢獻的大小。市場化的分配機制還對勞動要素之外的其他生產要素給予收入回報,實物資本、人力資本、管理才能、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都會通過微觀的分配機制獲得應有的報酬。同時市場化分配機制還允許給予風險和運氣獲得收入回報。由于收入決定主體的多元化,收入決定因素的多樣化、微觀化,收入決定機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收入差距的擴大也就不可避免。
所有制結構由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不僅帶來了收入分配機制的變化,也帶來了收入差距的擴大。如果國有企業改革到位,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只是導致一個部門內部收入差距擴大,而錯位的改革不僅會導致一個部門內部收入差距的擴大,而且會導致不同所有制部門之間收入差距擴大。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國有企業規模在縮小、就業人數在減少的同時,大國企的壟斷地位在不斷強化,由此帶來的壟斷利潤轉化為員工和高管的超額工資報酬,不僅帶來了部門之間工資收入差距的上升,也導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趙人偉、李實、李思勤,1999)。
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它最直接的影響是就業增加,吸收了大量剩余勞動力,尤其是農村剩余勞動力。這個過程有助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助于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對技能員工和高學歷勞動力有著更大的需求,無疑會拉高人力資本的回報。因此,在農村剩余勞動力存在的情況下,外資進入會產生擴大收入的效應。外貿、外資所產生的綜合效應需要做細致的分析。
中國的公共部門有著龐大的就業群體,其收入分配機制和分配結果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總體的收入分配格局。公共部門既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也包括國有企業,因此公共部門的分配機制,一方面顯現出分散化的特點,另一方面則呈現不同程度的集中控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收入差距的擴大,后者也帶來了某些方面的收入分配不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