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不知道為什么就被屏蔽了,我也懶得改。
剛剛看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小說,倒不是小說內容怎么樣好,就是人設比較帶感。整篇文章看下來,就很俗套的一個故事,看得我都疲憊了,后面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比較喜歡的人設,文中卻只用寥寥幾筆帶過,著實令我傷心了。我都在想我要不要換一個寫作軟件去創作,我現在倒是有一些不錯的點子,靈感是初中那會就有的,但是因為我的懶惰,一直沒有把這些靈感寫出來,現在他們好像就是我識海里落了灰的垃圾,任誰也看不出他們曾經閃閃發光。
那天,腦袋里突然有一個靈感。“文字在腦海里腐朽,卻在筆下得到永生。”我不得不承認我的靈感很多來自于其他人的創作,但是那些所謂很好的創作不都得創作出來了才能知道是一個天才嗎。我不是天才,這一點我深刻的清楚,所以文字在我的腦海里腐朽,卻在我的筆下得到永生。后來我想為什么要創造文字,因為文字是自由靈魂地傾述,我的身軀被束縛在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當中,身不由己,我的靈魂卻在文字里得到解脫,所以我說文字是自由靈魂地傾述。
我現在還是有些搞不懂地、的的用法。
區別一:“的”用在名詞前,“地”用在動詞前。區別二:“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代詞)+的+名詞;“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后面的動作,說明“地”后面的動作怎么樣。
在百度上摘抄了一段說明。怪不得我語文成績差,原來是多年以來的基礎太差,所以哪怕標榜自己喜歡文字,卻仍是學不懂語文。這倒也不怪老師,是我多年以來學習的習慣不好,在學習的時候過分敷衍。仍然記得小學語文老師對我的評語,說我過分的心高氣傲。想來也是如此,因為心高氣傲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不會過分的專研,以至于在學習上的潦草。
只能說自食惡果,現在看我的妹妹頗有我當年的風范,只能說或許會重蹈覆轍。我不大喜歡孩子,與父母的關系也不大好,說一句我沒有真心的朋友也不為過。在與妹妹的交流當中,我會很不耐煩,覺得她在打擾我,卻偶爾希望她來打擾我;與老媽鬧掰了以后,我沒有想念過她,談及她也只是有些氣惱的時候,現在她語氣涼薄,我又希望縫合這段關系。
人性是復雜的,我也是。很多時候看不清別人,更難看清自己。
——————
一點點想法
想寫一個架空的世界。初中的時候看了一本不知道什么樣的書,就很想塑造一個具有反差的人設,但是我這個人又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所以我的思想很難跳脫,就容易被禁錮在現實世界當中。我想寫天使,我就想天使應該叫什么名字,天使所處的環境怎么樣,天使的等級排行榜是什么樣的。這些東西在我的腦海里是很空白的,所以我要去做一個基本的背調。于是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我很懶加上對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我不可能花很長時間去做基本的背調,所以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就比如昨天談及上野千鶴子的著作,我有很大的興趣,但是也只看了前幾章,便棄文了。我棄文的理由很簡單,我認為那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研讀的一本書,我需要給她做好筆記,以免讀完整本書以后不知道書中所云何物。加上我現在的時間被分成一瓣又一瓣的,很難真正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其次就是我已經四年沒有好好看過小說以外的經典名著了,對課本的陌生、專業課的不認真都是我寫作路上的一道難關;最后就是我陷入一種娛樂化中,我對手機的著迷程度已經達到,明明手機上一個聯系人都沒有,卻仍是每天起床必打開手機看看,是不是有人找我。但每一次都失望而歸,沒有人,沒有一個人找我。
這也是為什么我想在網上與人吵架的原因之一,我想讓人跟我聊聊天,哪怕是以吵架的形式。會不會有人覺得我現實中是缺朋友的,但其實不是,現實中所有人關系都還不錯,沒有與誰有過爭執。這些關系都不長久,所以我換一個地方就換一堆朋友,也因此沒有朋友。
跑題了
天使和惡魔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搭檔,可以寫的空間很多,就比如天使真的一定善良嗎?惡魔就一定不善良嗎?什么是真正的善良?救一個人還是救大多數人,圣母是善良嗎?很多很有意思的情節在腦海中形成,實在是受限于筆力,無法將那些有意思的情節描述出來。就比如我現在要構思這么一個情節:天使的任務是救這個人,讓他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但是天使救了這個人就會使這個人身邊的人付出代價。那么天使是救還是不救?天使救了這個人,卻要傷害其他人,其他人的生命難道救不重要了嗎?
這需要很好的文字功底去敘述,若是白話說出來,就會呈現出我這樣的效果。但是這個故事真的很吸引人,好的作品值得去打磨,可惜故事卻沒有遇到好的敘述人。這一刻,我真的懊悔小時候沒有學號語文,文字功底差勁到這種地步。(我的普通話甚至沒有到二級,雖然感覺我只是平翹舌不分,但是就是在那三百字的小作文的時候卡殼了。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堪比江郎才盡。真的很丟臉,現在想想都覺得我太厲害了,普通話也不是很差呀(自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