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思考工具輕松解決各種問題(修訂本)
- (日)岸良裕司 岸良真由子
- 1575字
- 2021-01-13 16:07:49
前言
解決各種問題的超強武器
本書一開頭的繪圖故事《兔子與螽斯》,改編自流傳已久的兩則寓言:《龜兔賽跑》和《螞蟻與螽斯》。奇妙的是,我總覺得比起勝利方的烏龜和螞蟻,失敗方的兔子和螽斯反而更能引起共鳴,應該不只我一個人這么想吧?
我知道,即使是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前進,只要像烏龜一樣努力不懈就能成功;我也懂得,我們應當學習螞蟻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但要像烏龜和螞蟻般腳踏實地、吃苦耐勞,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反而會明知不應該,卻忍不住選擇像兔子一樣偷閑休息一下,像螽斯一樣成天玩樂度日(1)。
只顧眼前的事,不知不覺讓問題不斷累積,這種壞習慣恐怕不只發生在螽斯身上。類似的情況,似乎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
我們在學校里,通過教科書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通過考試一次又一次地解題、答題。然而走上社會之后,我們每天得面對教科書中不曾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用等到別人來提醒“你已經不是個學生”,我們就得硬著頭皮去解決這些教科書不會教的問題,而且連有沒有標準答案都不知道(2)。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
這是一個變化劇烈的時代。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要處理的問題也不停地改變。在這樣的環境下,若要說有什么事可以持續發揮效力、幫得上忙,我想就是讓自己擁有“思考的能力”。
本書所介紹的“培養思考力的三大工具”,是由以色列物理學家高德拉特博士發明,最初是希望讓教育工作者通過這套方法,培養兒童的“思考力”。此方法只需三種工具,而且簡單、好玩又易于實踐。隨著練習的累積,還會讓人越來越愛思考。另外一項優點是,無論大人小孩(3)都適用。日本從2011年起推廣這套學習方法,短短數月后就在職場、家庭、學校等廣泛的環境中,陸續出現成效卓著的案例。其在日本普及速度之快,令世界各國驚嘆。
開發這套學習方法的高德拉特博士生前曾說——
阻礙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直接告知答案,因為這等同于從此剝奪了尋找答案的機會。
我相信,靠自己的邏輯思考找出答案,才是學習的唯一途徑。
比起命令句的“!”,疑問句的“?”更能讓人擁有思考力。
本書依據高德拉特博士留下的教導,設計出許多問題。讓讀者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培養出“思考力”。(4)
學過這套方法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原來思考這么好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變得像益智問答般有趣,并且自然而然地培養出“思考力”。
即使是目前屬于失敗方的兔子和螽斯,也一定能通過改變今后的生活方式,開創光明的前程。在它們為自己開創光明前程的同時,希望各位讀者也能在趣味的問答中一邊培養“思考力”,一邊開創出無限光明的未來(5)。

(1) 大學時代,老是逃學的我每天玩得比螽斯還痛快:和朋友們夜夜笙歌,通宵達旦,到了白天拼命補充睡眠,睡得連兔子也不敢和我比試。結果,我連續念了三年大學一年級,甚至差點被退學,但我當時依舊不改習性。
(2) 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若你努力嘗試解決且表現卓越,這時你找到的答案就有可能編入教科書中。事實上,現實社會可以說是一個創造未來教科書內容的地方。
(3) 教育是為人父母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許多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因而親自教導孩子使用本書介紹的三大工具。在親子一同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孩子在思考方面的可塑性會讓父母大為驚嘆,最重要的是,能夠培養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學習的過程中,親子的感情也會逐漸升溫,我們每年都能聽到這類感人實例。關于制約理論,可參考本書結尾的“專欄二”。
(4) 或許有些讀者會被密密麻麻的注腳嚇到。這種注解又稱為“暴走注解”,在書中寫這些注解是我寫書的一大樂趣,還請各位讀者敞開心胸,多多包涵。
(5) 因這套思考方法而締造成功案例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教學者收獲最多。”想將書中的三大工具運用自如,最快的辦法就是去教身邊的人。一邊教別人使用三大工具,一邊為人解決問題;一邊受人感謝,一邊讓自己學習成長,天底下竟有這般好事,各位讀者不妨也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