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14年(公元618年)3月,李密率領瓦崗軍30萬成功地占領了金墉城,直逼東都洛陽的上春門洛陽危急。此時,隋朝的大半江山都被農民起義軍和叛軍控制在手中,隋朝已經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態。隋煬帝楊廣也無心再處理政務,同時楊廣覺得江都揚州不太安全,準備遷往南邊的丹陽作為新的都城,楊廣禁衛軍里的將士們都是關中人,他們都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得知楊廣要繼續往南邊的丹陽遷都時大家都在暗地里謀劃逃回家鄉的事情。
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成功地勸說武賁郎將司馬德戡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召集大家起事造反,殺死隋煬帝楊廣,接著宇文智及又和司馬德戡等人成功勸說了膽小怕事的右屯衛將軍、宇文智及的大哥宇文化及作為他們叛軍的首領。這時的楊廣在蕭后的寢宮里也感覺自己可能要大禍臨頭,活不了幾天了。因為楊廣年輕時長得非常英俊瀟灑,所以楊廣于是拿著一面銅鏡嘆氣地說道:“朕這么好看的頭顱,不知道誰會來砍它?”。一旁的蕭后聽到后,立刻嚇了一跳,然后驚慌又恐懼地問楊廣:“皇上,你為什么這樣說?”楊廣強裝起笑容地回答蕭后:“人的這一生,貴賤苦樂是輪流交替進行的,所以頭被砍不算什么,有什么可傷心的[1]。”
3月10日的晚上,司馬德戡率領禁衛軍從江都的玄武門進入皇宮,通議大夫裴虔通和另外一位武賁郎將元禮等人直接來到宮中成功抓捕了楊廣和蕭皇后等人,楊廣還責問叛軍:“朕犯了什么罪,你們要這樣對待朕?”
叛軍們回答楊廣說:“皇上,你年年征戰,游山玩水,荒淫無道,大興土木,聽信奸臣的讒言,不聽忠臣的諫言,導致天下大亂,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中,痛苦不堪還說你沒有罪,這些難道不是皇上你的罪過嗎?”
楊廣說:“朕確實對不起天下,但是你們跟朕享盡天下的榮華富貴,對你們不薄嗎?今晚的的事情,領頭的是誰?”
叛軍回答:“天下的所有人都對皇上的統治怨聲載道,所以今晚何止是一個人帶頭。”
趙王楊杲是楊廣的愛子,只有11歲,他看到叛軍這樣對待自己的父皇,嚇得嚎啕大哭起來,哭聲惹惱了叛軍,裴虔通就直接把楊杲殘忍的殺害了。楊廣想喝毒酒自殺,叛軍們不同意,楊廣從自己的衣服結下一條白色的練巾,想給自己留一個全尸,于是宇文化及命令禁衛軍校尉令狐行達和其他士兵一起用這條白色的練巾把楊廣勒死在內室,時年49歲,許多隋朝的皇室宗親和外戚也叛軍殺死。宇文化及因為和隋文帝楊堅的三子、秦王楊俊的兒子楊浩有非常不錯的關系,所以楊浩被宇文化及等人立為傀儡皇帝,宇文化及封自己為大丞相[2],只存在38年的隋王朝從此宣告滅亡。
這場兵變結束后,蕭后命宮女拆下床板做成一副棺材,暫時把楊廣的尸體裝殮起來,不久,宇文化及把楊廣安葬于吳公臺下。唐貞觀5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皇帝的禮儀把楊廣改葬于雷塘(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境內)。蕭后后來輾轉流落到東突厥處羅可汗那里,一直到唐貞觀4年(公元630年)蕭后才被唐太宗李世民迎回長安,唐貞觀21年(公元647年),蕭后去世,享年81歲,李世民以皇后的禮儀和楊廣一起安葬于揚州的雷塘。關于蕭后是怎樣流落到東突厥境內,最后又是怎樣被李世民迎回長安,會在以后的章節中提到。
宇文化及把楊浩立為傀儡皇帝,并自封為大丞相后,宇文智及又封為左仆射,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準備率領禁衛軍10多萬人回關中,后來宇文化及等人與李密的瓦崗軍展開交戰,王世充趁他們交戰時占領洛陽,大肆鏟除異己,從此王世充在洛陽開始獨攬大權,5月,王世充得知楊廣被殺害的消息,于是王世充和段達等人立楊廣的孫子越王楊侗為傀儡皇帝,年號皇泰,世稱“皇泰主”,楊侗封王世充為鄭國公,不久,李淵逼隋恭帝楊侑禪位給自己,唐朝建立,年號武德,是為唐高祖。
王世充只從立越王楊侗為皇帝后,就開始囂張跋扈、獨斷專行,逐漸控制了整個朝堂,皇泰主楊侗想借李密之手盡快除掉王世充,隨即派遣使者冊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和魏國公。李密為了避免和宇文化及的大軍,以及和王世充的大軍的同時展開交戰的不利局面,同意接受了楊侗的冊封,7月,李密率領瓦崗軍往東去對戰宇文化及的大軍。李密先是大罵宇文化及的為人,并且引經據典,宇文化及聽后無話可說,過了好久宇文化及大怒地說道:“我和你是說砍殺的事情,你為何要對我咬文嚼字?”接著李密知道宇文化及大軍里的糧食快要消耗完后,就先派人騙宇文化及要和他結盟,并且要送糧食給他的軍隊,這樣就能使宇文化及大軍的士氣變得非常低落。宇文化及不知道這是李密的計策,就盼著李密來送糧食,后來宇文化及知道這是李密的計策后,就非常憤怒,和李密在衛州(古代州的名字,在今天河南省的豫北地區境內)的童山腳下展開決戰,兩軍從早上一直打到晚上,雙方都有重大的傷亡,李密被宇文化及的大軍射傷后帶領瓦崗軍撤到汲縣(今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去休整,但是瓦崗軍還是取得一些勝利,宇文化及的部下陳智略、張童仁分別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投降了瓦崗軍,而宇文化及10多萬人的大軍只剩下不足2萬人的殘兵敗將,宇文化及只好帶著這不足2萬人的人馬撤離到魏縣(今河北省邯鄲市魏縣),然后宇文化及用毒酒毒死了傀儡皇帝楊浩,接著宇文化及自己稱帝,建立了許國,宇文化及立長子宇文承基為太子,二弟宇文智及被冊封為齊王。武德2年(公元619年),宇文化及的軍隊遭到唐朝的右翊衛大將軍、淮安郡王李神通率領的唐軍和夏王竇建德率領的夏軍的兩面夾擊,最后宇文化及和他兩個兒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以及二弟宇文智及一起被夏王竇建德活捉并殺害。
宇文士及因事先對江都兵變并不知情,所以沒有參與到這場政變當中,妻子南陽公主出家為尼后,武德2年(公元619年),宇文士及和封德彝一起前往長安投奔了李淵,后來跟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并且娶了一位唐朝的公主,成為唐朝的駙馬。貞觀16年(公元642年),宇文士及去世,宇文士及被唐太宗李世民追封為左衛大將軍,陪葬昭陵。
李密的瓦崗軍經過宇文化及等人較量后,實力已經變得大不如以前了,并且這時的李密開始變得驕傲自大起來,瓦崗軍的內部已經變得眾叛親離。后來李密的瓦崗軍與王世充的大軍在邙山(今河南省洛陽市的北部)腳下展開決戰后,李密的瓦崗軍被王世充打得大敗,秦瓊、羅士信、程咬金、裴仁基、裴行儼、牛進達等人被王世充俘虜,單雄信等人也投降了王世充。武德元年(公元618年)9月,李密和王伯當等人帶著瓦崗軍2萬人的殘兵敗將投奔了李淵[3],瓦崗軍也就不復存在了。
注:[1](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三秦出版社,第271頁。
[2](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三秦出版社,第272—276頁。
[3](唐)魏征:《隋書·列傳第三十五·李密》,掌閱公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