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心理學漫畫Ⅱ4:審美力
- 讀客小學生閱讀研究社·心理組
- 749字
- 2021-01-18 17:46:26
1 美沒有標準答案
爸爸常常跟小飛說要提高自己的審美力,可小飛其實一直不明白什么是美。沒辦法,他只能繼續請教爸爸。爸爸問小飛:“你覺得自己帥嗎?”小飛說:“我覺得自己很帥呀,可別人不一定覺得?!卑职志透嬖V他,帥就是美的一種。小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過,他覺得如果按爸爸的說法,美就純粹是想象出來而不是真實存在的。
糾正訓練與總結
1 錯誤認識:認為美就是“好看”
小結:“好看”只是視覺上比較直觀的美,是美的一種,但美不等于“好看”,它還包括“好聽”“好聞”,以及我們喜歡的所有感官觸覺。所以,我們通常用“喜歡”來表達美的意思。
2 錯誤認識:認為美一定對應著丑
小結:關于美,小伙伴容易陷入二元對立,比如“不覺得美,那一定是覺得丑”;又比如“他不是好人,那一定是壞人”。二元對立的審美容易讓我們偏激,在審美判斷上,并不只有美丑、好壞這樣簡單的對應關系。
3 美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價值觀
小結:人有好看與不好看之分,也有好人與壞人之分,即使同一個人也有優點和缺點之分,這些都是我們判斷一個人美不美的因素。所以說,美是一種廣泛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不只包含好看與否,還包含是非對錯等。
和心理學博士聊聊天
美究竟是什么呢?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筆下,有兩位大學者探討過這個問題,并得出各種答案,如漂亮的小姑娘、黃金、恰當、有用、善良、視覺和聽覺的快感等,都可以算作“美”。所以,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提出:美不是孤立的,而存在于關系中,包括事物內部的關系、事物與外部的關系,以及它與人的關系。隨著這些關系的變化,美也在不停變化。
當代分析美學主張,通過分析“美”這個詞的日常用法來探討它。他們認為,“美”不是用來描述事物,而是用來表達情感并喚起某種反應的。如果同學們想知道“美”到底是什么,不妨想想,我們日常是如何使用“美”這個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