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機教父尼德霍夫的股票投機術
- (美)維克多·尼德霍夫 勞蕾爾·肯納
- 2381字
- 2021-01-14 16:25:04
本書框架
本書的第一部分仔細剖析了常見的錯誤、謬論和宣傳技巧,它們誘導投資者誤入歧途,成為割肉流血的羔羊。
第一章:被思維病毒控制的羊群
每個人都知道,只要美聯儲主席表示擔心股價太高,就會在市場上引發完全無法預料的爆炸性后果。艾倫·格林斯潘在1996年12月5日的“非理性繁榮”講話,就引發了這樣一連串悲慘的事件,我們將在第1章詳細講述他這次演講導致的所有后果,包括人們對科技發展、經濟增長和牛市的不信任。
第二章:股價真的由上市公司盈利決定嗎
正如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指出的一樣,在科學發展中,常常會有越來越多的情況與當時流行的理論相沖突。19世紀末期,實驗不斷發現原子核自然衰減的證據,牛頓力學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當今的流行說法,認為股價是由上市公司的盈利或者市盈率決定的。我們對這種流傳最廣的估值體系進行了驗證,提供了一些看穿媒體報道、分析報告和公司宣傳的方法,幫助讀者抵制錯誤交易方式的誘惑。
第三章:趨勢真的是朋友嗎
市場劇烈下行會引發恐懼和擔心。誰若能預測到市場何時上升,便能贏得無數的財富和力量。所以也就不必奇怪,市場中存在有關動量的神話,充斥了各種控制這種巨大力量的英雄事跡,以此來緩解投資者的焦慮,給他們以希望,并讓他們繼續沿著錯誤的方向前進,卻沒有機會進步。我們運用科學方式對這些技術崇拜及其核心秘訣——“趨勢是你的朋友”——進行了分析,最終發現,很遺憾,趨勢并不是你的朋友。
第四章:熊市迷信與認知失調
一位作家,怎樣才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堅持錯誤,還能在財經新聞界保持最大影響力?我們采訪了阿蘭·阿貝爾森一探究竟,結果發現,在1990年代的大牛市期間,他在《巴倫周刊》上發表的幾百篇每周評論文章,沒有一丁點兒樂觀的暗示。
第五章: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在講故事
在古希臘,最難以接受的罪惡是狂妄,以及權力的傲慢。維克多的父親阿蒂·尼德霍夫曾撰寫文章,深刻洞察了狂妄對司法系統的損害。我們試圖進一步深入他的分析,研究狂妄在市場中的后果。
第六章:戳穿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神話
古人有他們信奉的神靈和英雄,現代社會中也有我們崇拜的人。在古希臘的黃金時代,科學思維第一次得以確立,一些思考者開始質疑對神的敬畏和供奉。多多發問總是件好事。當今社會崇拜的一代名人格雷厄姆,便是本章的主角。
第七章:計算機撰寫出的財經新聞
天才數學家阿蘭·圖靈曾說,如果一臺電腦能夠蒙蔽人,讓人把它誤認為一個人,或許就可以說它是智能的。反過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程序,讓電腦復制一個人的發言,我們可以說這個人并不智能。只需一個有限的數據庫,裝入一些錯誤觀點和平庸的基金經理的言論,電腦就可以寫出當今很多財經新聞。我們解釋了其中原因,并展示了我們撰寫財經新聞的專利程序。
第二部分:股票實戰投機術
第二部分提供了一些理性決策的基礎內容。在市場中,生存是第一位的,我們的策略是,讓讀者在享受汗水澆灌的果實之前先活下來。這個策略源于對國際象棋的思考,象棋是一千年來最天才的游戲之一,它需要敏銳思考才能得出最好的策略。
第八章:如何避免偽相關
在投資戰爭中取勝的主要工具很簡單,一個小孩就能理解,那就是散點圖。通過描繪兩個事物的聯合值,投資者可以確定這兩者之間是否相關,相關度如何。用這個技巧幾乎可以理解股市的所有信息。我們將逐步解釋這一工具,并展示如何用它來分析利率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第九章:未來股市的收益
在20世紀,主要發達國家的股市復合收益率達到了創紀錄的1500000%。這是倫敦商學院三位研究者得出的驚人結論,他們整理了全世界范圍102年的股價數據庫,寫出了一本《投資收益百年史》,我們認為這是當今世上最好的投資書。在他們的數據庫基礎上,我們改進長期“買入—持有”策略,提煉出了幾個系統,本章就介紹了這些系統。
第十章:房地產周期與股市
固定不可移動的房產,看起來像是波動不已的股市的最佳替代品。然而作為小投資者參與大規模房地產投資的主要渠道,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長期收益還不如股市。學習有關不動產和商業周期的規律,或許可以帶來巨大收益。
第十一章:能量轉換定律與股票投資
在預測看似不斷變化的世界時,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則非常有用。我們以維克多小女兒基拉的一天為引,進行了一場市場實驗,將能量看作資金,講述了市場熱力學。
第十二章:體育競技比賽策略與投資策略
維克多在各種網球、壁球比賽中得到過數不清的冠軍,在2001年建立的壁球名人堂中,他被列為頂級球員。他分享了一些在球場和市場上都很有用的策略,包括在比賽前、比賽中和比賽后的策略。
第十三章:股票中討價還價的藝術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愿意接受的價格。投資者不應該不好意思斤斤計較,以便多在市場上得到一點利潤。
第十四章: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取投機利潤
人們對維克多第一本書的批評,主要是認為其中有太多的大道理,卻沒有任何能幫助人們賺錢的東西。開始寫專欄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每天都在火線沖鋒,每天都要想出一些建議來。在我們開始點評個股交易之后,我們的專欄讀者增加了10%。令人高興的是,盡管我們為服務讀者所投入的遠不只金錢和時間,但幫助他們選股對我們也不無裨益,我們可以借此檢驗股票的賺錢效率。
第十五章:看懂財務報表關鍵指標,識破上市公司騙局
不斷進化的“盈利控制”技巧,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變得并不真實。我們揭示了怎樣從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中挖掘信息,了解一家公司更真實的財務健康情況。股票回購、分紅、庫存、應收賬款、繳稅情況等,都有助于辨別真相與捏造的情況。
第十六章:結語
在本章,我們回答了讀者最常問的四個問題。我們解釋了我們自己在交易中是否使用某些技術指標,有哪些書可以推薦給投機者,為什么我們對艾倫·格林斯潘出言不遜。我們還透露了讓我們樂此不疲、不斷學習的秘密武器:我們通過專欄結識的一大群投資者和聰明人。我們每天都通過電子郵件與他們交流,討論市場哲學與投資策略。我們從上萬封郵件中選取了幾封放在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