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父母總喜歡找一個稱心的姑娘當兒媳婦,女方父母則總熱衷于找一個如意的男孩當女婿。
雖然說都是稱心和如意的標準,但角度不同,則理念也不同。
男方父母的角度是怎么順眼怎么來,簡單的很。
女方父母的理念則是潑出去的水還是水,不能一潑了之——我們把水潑過去了,你們那邊不要求是水源充足風水寶地,起碼也得是綠水長流吧?要是干涸的沙漠,我們才不會把水潑出去呢!
雖然說現在都是自由戀愛,但是真正到談婚論嫁的時候,父母的意見則是至關重要。
男女雙方兩個人在一起時想怎么談就怎么談,此事無外乎就是風和月,很是簡單純粹。
但是,一提到見家長的日程,這風和月的事,就一下子變得不那么簡單純粹和浪漫美好了。
尤其對于走上社會通過相親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來說,這種純粹和浪漫的空間更是少得可憐的很。
不過,從最初相親的初衷來看,這種可憐是顯而易見的。
不言自明,從第一天相親開始,男男女女都是奔著組建家庭的目的而去的,所以耍流氓的時間哪有?
轉眼之間,到了中秋佳節,身體好轉的趙旭終于迎來了多年來重要的一關——接受宋月皎父母的檢閱。
“小趙是吧?”宋母笑呵呵地問趙旭。
“嗯,趙旭,大娘好。”趙旭微微躬身,拘謹地回應。
“大娘?好久不聽這個叫法了。”宋母似乎對這個稱呼有點懷舊。
“媽,你們老家的。”宋月皎有點興奮。
宋母瞪了宋月皎一眼,“去看看你爸爸飯做的咋樣了。”
宋月皎吐了吐舌頭,訕訕離開。
宋母接著問:“小趙,你老家哪的?”
“渝北農村的。”趙旭老實回答。
“哦,那地方現在咋樣?好多年沒回去了。”
“大娘,也是我們那里的人嗎?”趙旭小心問道。
“嗯,算是吧,小時候在那里住過一段時間。”宋母不愿多說,接著問,“你家里都還有誰,說說看。”
“家里還有一個兄弟,沒出來,在打工。”趙旭說。
“哦,成家了嗎?我聽說你那邊的農村彩禮挺重的。”宋母對趙旭老家了解的還不少。
趙旭不敢隱瞞什么,“嗯,還沒成家。”
“那你父母負擔還不小。你父母上面還有老的嗎?”
“上面還有一個八十歲奶奶健在。”
“哦。”宋母沒有多說什么,轉而又問,“聽皎皎說你在高中教書?”
“嗯,剛教學一年多。”
“哦,平時爸媽來找過你嗎?”
“沒,……”趙旭欲言又止,最后決定不再多說。
宋母看在眼里,問:“為什么不邀請父母來市里轉轉呢?”
“邀請了,他們不來。”
“你應該多邀請一下,讓老人們出來也開開眼界,畢竟老家的人輕易不出遠門,你說是不是,小趙?”
趙旭點頭回應,只是不作表達。
宋母世事洞明,問:“你爸媽是不是怕給你舔亂增加你的負擔,所以對于你的邀請一推再推來著?”
“大娘,你說的真不錯,我爸媽就是顧慮這,害怕我花錢,所以說什么也不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