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的吸引力源自先天條件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是磁鐵的物理屬性。然而男女到底能不能吸引對方,產生愛情,還要看雙方是否具備愛情吸引的先天條件。所謂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故事之所以能成為流傳千古的愛情佳話,就是因為各自具備吸引對方的先天條件。如果陳圓圓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何以引得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從而改寫歷史,顛覆帝國?如果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不是才貌出眾、聰穎機智,又何以成為世界上所有詩人的情婦﹑世界上所有狂歡者的女主人﹑凱撒大帝的情人?又怎能成就古埃及22年輝煌燦爛的和平史?所以,愛情的吸引力源自先天條件,男人用眼睛戀愛,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心理學家德文德拉·辛格經過研究發現:當女性腰圍與臀圍的比例為0.7時,最令男人心馳神往。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進化生物學家蘭蒂·特霍西爾針對女性的身體對稱性進行了長達十五年的學術研究,結果表明:男性普遍認為,身體對稱性好的異性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女性不得不直面這個鐵錚錚的事實——男女的吸引力源自先天條件。很多時候,那些不經意間到來的愛情,正是被你的先天條件吸引而來的。
為什么會有一見鐘情?為什么《西廂記》里的張生與崔鶯鶯一見面就互生愛慕之心?為什么《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偶遇西湖就定下終身?這類閃電式的愛情頻頻見諸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是劇情需要還是真有其事?愛情的吸引力從何而來?其實就是源于先天條件。
據科學研究發現,男女之所以會互相吸引,是因為在各自的成長過程中,就已經把所向往的愛情對象的情況信息儲存在自己的大腦中,就像電腦硬盤儲存數據一樣。這張“愛之圖”,最初由父母的形象衍化而來,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與補充,年齡越大,“愛之圖”就越具體、越形象,最終形成固定的愛情準則。當與異性接觸時,眼睛就會把捕捉到的有關對方身高、體形、眼神、發色、發型、氣質以及服飾等外表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遞給大腦,并與大腦中的“愛之圖”做比較,兩者越吻合,大腦發出的信號就越強烈。當信號強度達到峰值,愛情的序幕便會在瞬間拉開,人體內的愛情化工廠也就會開足馬力,正式推動人體的行動,從而進入愛的旅程。
所以,愛情的吸引力源自先天條件,這一原則是有充足的科學依據的,不要苛責男人好色、女人愛財,因為這是男女的天性使然。
為什么很多女性求愛不得?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們本身的要求高,多半還因為她們自視才高八斗,自持蘭心蕙質,所以喜歡素面朝天、喜歡隨性穿著,這就讓她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愛情,首先通過眼睛,然后抵達內心。眼睛是“膚淺”的,極少有人能夠無視外表,直抵對方內心。沒有先天條件,就很難吸引異性的目光,別人根本看不到你,又何談讓對方了解到你有趣的內心呢?身邊有一位女友,是公司里著名的“剩女”。有一次,她抱著一箱產品乘電梯,面孔正好被紙箱擋住。后面又進來兩位男同事,沒有認出她來,就肆無忌憚地侃起了公司里的單身女性。聊到她時,其中一位問另一位:“你剛進公司的時候不是跟她一間辦公室嗎?難道沒有考慮過她?”另一位回答道:“哦,她好像太土了點。”提問的一方笑了起來:“難道她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應該好好打扮打扮嗎?”
電梯事件后,女友開始轉變,開發并利用自己的先天條件,開始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她燙了漂亮的卷發,穿起了嫵媚的長裙,蹬上高跟鞋,一個成熟風韻的漂亮女人“橫空出世”了。她本來就不丑,稍稍打扮就凸顯了輪廓,再加上年齡的優勢,成熟性感又風情萬種。公司上下都很驚訝,誰能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剩女竟然也有“先天優勢”?最搞笑的是,那位曾經嫌她“太土”的男同事居然主動約她吃飯。原來,有時候遇見愛情只是要開發利用好自己的先天條件。
所以,愛情的吸引力源自先天條件是有事實依據的。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當然,如果先天條件不好,后天也可以彌補。正所謂: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
先天條件包括:美貌、身材和智慧。有人說,選美比賽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男人好色。幾乎所有男人都會愛上絕色美女,而忘記美女身體里那顆心靈是否同樣美麗。世俗愛情有非理性的底紋,所以先天條件的第一條,就是美貌。其次,就是身材。男人們都喜歡“魔鬼身材”,到底什么是“魔鬼身材”,不同的男人有不同的看法,但高挑挺拔、性感窈窕,絕對是具有致命誘惑力的先天條件。走在街上,男人的目光,總會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徜徉。試想,一個干癟女、一個肥碩女和一個窈窕女,誰能第一時間吸引男人的目光?當然,對于男人來說,智慧的女人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會讓他們產生了解的欲望,更愿意去親近去征服。花瓶女的吸引力是一時的,智慧女的吸引力是一世的。智慧女性的言行舉止,眼波流轉,都足以吸引對方。沒有智慧的女人,即便是有沉魚落雁、國色天香的美貌,也難以長久地激活男人心中的“愛之圖”。智慧是一種亙古的味道,能夠讓一見鐘情變成天長地久。
如果你正好與他的“愛之圖”契合,那么你的愛情就會從天而降。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就是因為心中的“愛之圖”各不相同。愛情的事情,別著急,月老早已為你牽好紅線,就等你的先天條件修煉到家,迎接你的丘比特神箭的到來。
婚姻是私有制的產物
偉大的導師恩格斯說:“婚姻是私有制的產物”。也就是說,人類在出現私有財產后,為了確保財產能由自己的后代繼承,才不得不讓自己的配偶相對固化,于是產生了婚姻。同樣,一夫一妻制的產生也是基于私有制,與愛情并無太大關聯。
一夫一妻制最初的產生,跟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那時候人類社會生產力低下,絕大多數的男人養活一個老婆、幾個孩子,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兒,通常不會考慮再多娶幾個老婆。再說,娶老婆是為了共同生活和傳宗接代,一個老婆就足以完成這個任務。
一夫一妻制的產生,還與人類的性別比例有一定關系。螞蟻和蜜蜂的性別比例是一只雌性的蟻王和蜂王對應成千上萬只雄性螞蟻和蜜蜂,自然無法遵從一夫一妻制,而人類卻具備這樣的條件。人類若是不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導,那么沒老婆的人將數不勝數。而沒老婆的人通常也不會坐以待斃,荷爾蒙無處宣泄會導致脾氣很壞,甚至會搶別人的老婆,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夫一妻制之所以長時間被予以認可和推行,甚至被統治階級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一夫一妻制的產生,客觀上的確有利于保持愛情的專一,但并不是愛情的專一性導致了一夫一妻制。實際上,人類最初的愛情并不是一對一和排他的。母系社會時,一個女性可以同時跟若干個男性有愛情,甚至組成家庭。同樣,父系社會后,一個男人的愛情也可以同時與若干個妻子分享。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這種一對多的方式能在固定的某個時間段內,保持穩定無事。所以說,是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人類性別比例的自然屬性,使人類最終在一個時期內選擇了一夫一妻制為主導的婚姻模式。
一夫一妻制雖然很早就成了婚姻的主導模式,但事實上幾乎從未被大家嚴格地執行過。多數情況下,占有較多政治、經濟和社會資源,有能力供養多個妻子的人,還是喜歡一夫多妻。即便是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仍然存在一夫多妻制。就目前資料來看,明確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有:塞內加爾、烏干達、斯威士蘭、埃及、蘇丹、埃塞俄比亞、也門、阿聯酋、卡塔爾、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喀麥隆等。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亞和非洲。
除一夫多妻制外,還有一妻多夫制。此種婚姻形式即一女子同時可與數個男子有合法婚姻關系,亦為社會文化所允許。推行此種婚姻制度的國家和民族極為少有。一妻多夫制與一夫多妻制都被認為是目前人類婚姻的例外形式,并不是普遍流行的。一妻多夫的主要形式有:有血緣關系的幾個兄弟共娶一妻,一般由長子出面迎娶,形成兄弟共妻的事實;朋友共妻,這種婚俗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和中亞一帶,其形式多為依次同居,不是聯合同居,所生子女依序各歸其夫,或歸母親所指定的父親。多夫制除起源于群婚這一婚姻形式因素外,發展到現代,還有重要的經濟因素。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結婚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結婚。
張愛玲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在花樣的年紀愛上了胡蘭成,在送予他的照片后面題了一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如此喜歡,以至于愛得卑微,然而最后,張愛玲還是放棄了花心的胡蘭成。張愛玲是聰明的,她懂得,只有放棄這個不該愛的男人,才能愛得更有尊嚴,才會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為什么世間總有類似的愛情悲劇?為什么同是婚姻中的人,命運卻天差地別?在愛情世界里,有的女人選擇當公主,有的女人選擇當第三者;有的女人選擇被男人寵,有的女人選擇寵男人;有的男人選擇寵女人,有的男人選擇被女人寵。之所以有這樣千差萬別的愛情,只是因為各自的選擇不同。選擇了什么樣的愛人,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如果選擇了善良、真誠、負責的愛人,就可以降低受到傷害的概率。但如果選擇了那些不該愛的人,也就等于選擇了痛苦和悲傷。是舉家和睦、兒孫滿堂,還是傷痕累累,全都取決于自己的選擇。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結婚,不睜大眼睛看清楚,就算不上對自己負責。所以,在愛之前,我們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究竟哪些人不適合結婚。
第一種不適合結婚的人:多情的人。多情的人天生浪漫,會寫一首首優美的情詩,能唱一曲曲深情的情歌。多情之人對哪個異性都好,天生浪蕩花心。就像《倚天屠龍記》里的張無忌,經常蹙著眉頭,滿眼含情,好一個多情男子。然而,愛上他的每個女人基本都不得“善果”。成瘋成魔的周芷若,做了“圣女”的小昭,若不是趙敏霸道強勢,恐也難笑到最后。然而,趙敏畢竟是趙敏,聰明絕頂、機關算盡的她,非常人可比。所以,千萬別以為,他對你細致入微、關懷備至,就是對你情有獨鐘、愛不釋手。而多情的女人對哪個男人都一往情深,然而最終也難免落得“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局面。因此,多情之人不要愛。
第二種不適合結婚的人:逃避婚姻責任的人。時代越來越進步,觀點越來越前衛,許多人打著愛情的幌子,在圍墻外翹首以盼,誓死堅守自己所謂的愛情,卻不肯走進圍城之內,號稱自己是不婚主義者。事實上,這就是不愿承擔婚姻的責任,不愿意過柴米油鹽、平淡如水的家庭生活。這樣的人不適合結婚,即便是結了婚,也很難真的承擔起為人妻、為人夫的責任,很難和另一半同甘共苦,一起拼搏和奮斗。這樣的人別說不適合結婚,連戀愛都不適合,因為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虛情假意。
第三種不適合結婚的人:長不大的人。都說妻子是丈夫的第二個母親,再堅強的人也會有“小孩”一面的時候,因為妻子的懷抱都有母親的味道。然而,一直“小孩”、一直長不大的男人目的性未免太過明顯:不是為了找老婆,完全是在找“媽媽”嘛!經常動不動就摟著你哭,鬧脾氣要你哄,占有欲強,就像你是他的專屬玩具……這算什么?如果女人不想一結婚就做“奶媽”,不想一生勞心費力,就快點打發“小朋友”離開吧!長不大的男人雖然看起來很陽光,卻是未曾經歷風雨的“少年兒童”,除了一日三餐,天塌下來也不過問,遇事往老婆身上推,啥事都讓老婆來扛,讓女人操心一輩子。也有的女人習慣小鳥依人,時時刻刻需要被丈夫寵上天,公主病十足。人們常說“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是丈夫給的”,但女人也要自強自立,不能事事沒主見,遇事就退縮,自私狹隘多疑。沒長大的男生和女生,除非迅速長大,否則不適合結婚。
第四種不適合結婚的人:認為物質利益高于一切的人。只愛錢的男人和女人很容易辨認,有些人雖然沒什么錢,卻愿意為對方傾其所有;而有些多金男女,有錢卻不舍得為對方花一分,這種人就是只愛錢的人。這樣的人不僅是“葛朗臺”,而且或許壓根兒就不愛你,因為,這樣的人只愛錢。在婚姻中,如果有一方一切以物質利益為重,就難免出現李甲為了一己私利轉賣杜十娘,導致杜十娘心灰意冷,怒沉百寶箱,投河自盡的悲劇。杜十娘的貞烈讓我們贊嘆,可她最初不也是期盼著能夠脫離苦海,和李甲幸福一生嗎?所以,為了避免成為悲劇愛情的主角,放棄只愛錢的人,找一個愿意和你一起拼搏,為兩個人的家庭共同奮斗一生的好對象結婚吧。
也許在愛情開始的時候,我們還看不清對方的真面目,辨不清對方到底是不是不該愛的人,沒關系,日子久了,狐貍尾巴總會露出來的。別說這些人雖然不適合結婚,卻也有惹人眷戀的地方;也別說你雖然看清了對方的真實面目,卻舍不得離開。放棄是痛苦的,就算情到深處難自拔,對方已經成了你難以割舍的心頭肉,為了以后,也要勇敢將自己心頭這份不該繼續的愛情割舍。因為婚姻不是一朝一夕,是一輩子,要選擇對的那個人,才能一輩子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美國作家約翰·格雷有本書,在全球銷售量超過14000萬本,書名叫《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書中,有一個關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從前,火星人擺弄著望遠鏡,發現了美麗的金星人,一瞬間,他有了觸電的感覺,這或許就是愛情。于是,火星人發明了時空旅行機,毫不猶豫地飛向了金星人。如火星人所愿,金星人接受了他,他們相愛了。有一天,幸福甜蜜的他們突發奇想,決定去地球看看,于是他們開始了地球之旅。地球很美,他們非常喜歡,然而地球上的氣體卻很奇怪,因為他們在地球上待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淡忘一些事情。比如,他們忘了當初在一起是各自心甘情愿的選擇,還忘了彼此來自不同的星球,有著不同的特征和屬性。于是,在某一天早上,他們對彼此的記憶徹底消失了,從那一刻起,火星人和金星人——也就是男人和女人,陷入了永遠的矛盾和沖突中。這個故事本身的確有點八卦,可八卦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男人和女人,彼此真的就像來自火星和金星一樣,具有巨大的差異。
首先,從生理方面講,男女之間天生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根據新西蘭百科排名網的最新研究顯示,通過從健康狀況、衰老速度、最佳生育年齡和對疼痛的感受等方面進行比較發現,男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女人的人體六大系統比男人的更為脆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性別差異項目負責人瑪麗安·萊卡托博士指出:在很多疾病上,男女的表現都不一樣。女性的免疫系統情況大起大落,她們雖然比男人長壽,卻更容易患上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多發性硬皮病以及致命性心臟系統疾病。雖然女性第一次患心臟病的年齡通常要比男人晚10年,可女性一旦患上心臟系統疾病,特別是心血管性心臟病,往往是致命的。在運動系統方面,女人的韌帶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傷后也更難恢復。韌帶在月經期間及月經結束后一周最為脆弱,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和月經結束后一周,應少做踢毽子等要求反應快、準確性高的運動,以及跳舞、打球等需左右挪移的運動,還要盡量避免提重物。女性的神經系統也十分脆弱,更易患抑郁癥。進入更年期后,女人患癡呆的可能性也比同齡男性大。在消化系統方面,男女唾液中的化學成分是不同的。吃同樣的食物,女人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女性患慢性便秘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患腸道疾病的概率是男性的兩倍。因此,女性晚飯最好選擇米粥、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并把晚飯時間提前半小時至1小時;在骨骼系統方面,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發生骨骼萎縮,所以,女性應當把補鈣作為畢生的營養功課,平時多食用牛奶、雞蛋、豆制品等高鈣食物,上午10時至11時多曬太陽,常做跳繩、跑步等承重運動,刺激骨質代謝,實現補鈣功效。即便是在患病后,女人吃的藥也比男人多,全世界女性所消耗的藥品,占世界藥品總消耗量的2/3。藥物對女性產生副作用的概率,也比男性高一倍。
其次,從心理方面講,由于大腦結構的不同,男女的心理差異也很大。男性大腦比女性大腦普遍重100克、多出4%的腦細胞,所以他們的平均智商比女性高3~4分,他們對事物的判斷和對情感的依賴也和女人有很大的差別。
女人比男人愛看小說,會跟著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英國心理學家西蒙·伯龍·科恩根據長期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女人擁有情感化大腦,男人擁有機械化大腦。這就注定女性更容易設身處地感受他人的處境,而男性就表現得更為理性,不太能理解人;女人心思細密,男人粗枝大葉。男人習慣先講結果,很快抓住重點,馬上解決;女人則習慣強調過程,凡事從頭說起,最后才歸納出事情的結果及原因。男人認為女人必須可愛,女人認為男人必須可靠。男人愛看曲線臉蛋,女人愛聽甜言蜜語。男人認為世上值得愛的女人很多,女人認為世上值得愛的男人只有一個。男人常常糊涂一世,但熱戀時聰明絕頂;女人常常精明一生,但熱戀時卻智商掉線。男人喜歡一腳踏兩船,女人喜歡兩腳踏一船。男人到處張揚女人愛他的過程,女人細心珍藏男人愛她的細節。
總之,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就注定在婚姻中,要求彼此要尊重差異、相互寬容。男人與女人的差異就是火星人與金星人的差異,然而,這種差異并不是不可調和的。男女有別,古來有之。戀愛中,一定要意識到彼此的差異,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這樣,很多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婚姻中的問題,是世間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如果你能處理好自己的婚姻,相信你就一定能夠幸福一生。
門當戶對的婚姻沒有錯
在婚姻里,有一個快被大家嚼爛了的詞,那就是“門當戶對”。其實在最初的時候,門當戶對講的本是兩件擺在大門處的裝飾物。“門當”是大門前的兩個石墩,用來鎮宅裝飾,穩固門面;“戶對”則是置于門楣上方或兩側的圓柱形(六角形)的木雕(石雕)。門當的大小,戶對的多少,又因主人身份而各有不同。官家、大戶人家的府邸一般有四個戶對,尋常百姓皆為兩個戶對,皇親貴族的當然就更多一些。也因此,古代人家在嫁娶兒女之前,常常會暗中觀察一下對方門前的“門當”“戶對”,也因此逐漸演變成了現今社會中衡量男女雙方家世背景的常用語。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排斥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但其能從古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倘若一個山野女子,自小在深山里砍柴度日,不識一字;而一個官家子弟,自小念四書五經,三綱五常,這樣的兩個人若結為夫婦,何來琴瑟合鳴、夫唱婦隨呢?
換成現在的話,門當戶對就是結婚的男女雙方,彼此的家庭背景、文化素養、經濟能力、生活習慣要盡可能相近些。這樣,兩個人在以后的共同生活里,磨合的時間會大大地縮短,雙方的融洽度也會大大提高,幸福指數自然會更高。
她與他是在網上相識的,兩個人剛認識時,她就知道彼此間的差距很大。她出生在城市里,家境殷實,受過良好的教育,父母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公眾人物。作為家里的獨生女,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嬌小姐一個。而他出生在大山深處,沒讀過幾天書,下過煤窯討過飯,面朝黃土背朝天,唯一算得上時尚的就是當下的工作,在淘寶上開了個小店,專門賣自家地里長出的花生、黃豆、大棗。她愛他的淳樸、真誠、木訥、熱情,他愛她的高雅、天真、純潔、執著。后來呢?她和他結婚了,不顧一切反對走到了一起。她是嬌柔的,他是高大的,貌似還算般配。
然而,等真正過起日子來,卻般配不起來了。她之前聽到的所有“勸誡”,似乎都變成了現實。他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睡覺前不喜歡刷牙洗臉洗腳,連上廁所都常常忘記沖水。他的爸爸媽媽跟隨他一起住進了她父母為她買的房子里,結果農村來的老頭老太太閑不住,天天出門撿垃圾,不僅把屋里堆得像廢品收購站,還讓小區里熟悉她家情況的街坊四鄰都笑掉了大牙;他陪她去看芭蕾舞劇,在座位上睡著了的鼾聲令周圍人側目;他陪她去商場購物,和店員聊得起勁,把她扔到了一邊;她的朋友很多,之前每周都來她家做客,自從她結婚后,朋友們來的越來越少,不為別的,就因為朋友們和他無話可說,面對他父母做的飯菜無法下咽……
就這樣,這場原本轟轟烈烈的愛情,變成了絆腳石,二人爭吵成了家常便飯。她開始以淚洗面,他開始想要回自己的老家。
中國有句老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出身相同、背景相同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找到共同語言,過起日子來更容易過到一塊兒去。美女和野獸的故事大家都愛看,灰姑娘的故事令無數女孩心動。然而,美女真的和野獸一起生活在叢林里,吃生肉、穿樹皮、風吹日曬,還能美么?而灰姑娘成為公主之后,就一定能受得了皇宮、貴族的各種規矩,能適應日日小心翼翼的生活么?所以,童話不過是童話,是麻痹人們心靈的精神鴉片而已。
所以,門當戶對的愛情更靠譜。在結婚前,請彼此都睜大眼,看清楚愛情里另一方的背景,確認彼此是否門當戶對!
婚前財產公證,公證的是財產還是愛情
婚前財產公證,是婚前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簡稱,指公證機關對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就各自婚前財產和債務的范圍、權利的歸屬問題所達成的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婚前財產公證是我國在近幾年新開辦的一項公證業務,它有助于明確夫妻雙方婚前財產的數量、范圍、價值和產權歸屬,是解決婚姻、財產糾紛的可靠的法律依據,對于穩定家庭關系和財產關系,預防婚姻糾紛,保護夫妻雙方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結婚是一件很神圣很美好的事情,可當愛情與財產糾纏在一起,婚姻就會變得模糊不清、迷霧重重。于是,婚前財產公證,被越來越多的情侶當成了婚前的必要程序。好萊塢當紅男星羅素·克洛與妻子丹妮爾·斯潘塞在婚前就簽訂了協議,協議書上明確規定,如果夫婦倆在婚后3年內不幸離婚,羅素最少要分給妻子1500萬美元的財產。既然婚前財產公證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那么,婚前財產公證到底有沒有必要,到底是不是婚前的必要程序?
事實上,婚前財產公證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保護兩個人的財產,減少不必要的糾紛,也可能傷及感情,影響雙方的關系。婚前財產公證,因為涉及金錢,特別是離婚時的財產分配,可能會讓雙方產生距離感。但婚前財產公證是在雙方平等自愿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也可能會讓雙方感受到公平公正。真正的愛情,與金錢無關,所以婚前財產公證,在公證財產的同時,也公證了愛情。
首先,婚前財產公證避免了婚姻的功利性。
或許,對于結婚前財產相對較少的一方而言,婚前財產公證,確有傷自尊之嫌。但對于結婚前財產相對較多的一方來說,婚前財產公證,卻可以有效地保證婚姻的純潔性,避免婚姻的功利性。至少,有了婚前財產公證,愛情就不再是唯利是圖的貪心之人用來牟取物質利益的手段。
其次,婚前財產公證解決了離婚的莫測性缺陷問題。
結婚的時候,誰不期盼相守一生一世?然而,世事難料,誰也不敢保證兩個人真的能夠相伴一生。如果真的走到了盡頭,卻像流行天后麥當娜和著名導演蓋·里奇分手時一樣,為了上億的家產反目成仇,對簿公堂,那樣著實讓人心傷。所以,為了避免離婚時發生財產糾紛,做好婚前財產公證極其必要。
再次,婚前財產公證證明了他對你的深情。
愛情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然而,又有多少男人敢用自己的全部身家來證明愛情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身家3億美元的嘻哈大亨JAY-Z對妻子碧昂絲愛意十足,因為他在婚前協議中這樣寫道:如果兩人在兩年內離婚,JAY-Z賠償妻子碧昂絲1000萬美元;如果兩人在兩年后離婚,JAY-Z不僅要給妻子1000萬美元的賠償金,還要拿出1000萬美元幫助碧昂絲購置房屋。在這份婚前財產協議中,各項條款都對碧昂絲極其有利。由此可見,婚前財產公證,在某些方面可以證明他對你的深情。
所以,婚前財產公證雖然會讓雙方產生距離感,但卻能夠讓即將結婚的雙方把愛情看得更透徹更明晰,把婚姻看得更單純更直白。所以,如果你真心愛他(她),就拉他(她)和你一起去做婚前財產公證,讓愛情因此變得更純粹,幸福也更穩妥。
縱觀世界各地的婚姻觀
不同國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婚姻觀,外國人的婚姻觀也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絕對自由開放。不妨讓我們來看一看世界各地的婚姻觀。
很多人都認為美國人比較開放,殊不知美國人結婚后非常注重自己的小家庭,非常注重夫妻關系的質量,夫妻感情是大于一切的。從大多美國電影中也都能看出家庭的重要性,電影《速度與激情》說的最頻繁的臺詞就是“we are family”(“我們是一家人”)。美國電影中,理想的一家人,是住在有草坪的房子,生兩三個孩子,養幾只狗。一家人經常周末去旅行,父母經常參加孩子在學校的活動,鼓勵孩子克服困難。美國夫妻和雙方的父母關系一般都很弱,很少住在一起,孩子一般都是夫妻自己帶,所以較少有婆媳矛盾和雙方家庭之間的摩擦。
美國的婚姻觀是以夫妻關系為核心,雖然孩子也很重要,但孩子并不是婚姻的核心。這與基督教的理念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夫妻攜手一生,是唯一相伴的伙伴,子女有其自己的人生。
美國人對“24歲就應該結婚”“30歲之前必須結婚”的觀念沒有太大的執著。中國人更注重成家立業的傳統,什么時候上學,什么時候工作,什么時候結婚生小孩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表。錯過時間沒有完成相應的任務就會很恐慌,就像考試交了張白卷一樣。美國人絕對不會有這種想法,美國因為是個移民國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美國有很多35歲、40歲依然單身的人,也有很多在這個年齡段剛訂婚的人,離婚了有一個青春期的兒子或女兒的也比比皆是,這樣形形色色的人組成了美國這個復雜的社會。
歐洲人的婚姻觀和愛情觀也與中國人的不同,他們對愛情的要求不是車和房,而是在人群中遇見他(她)并心心相印地走到一起。
歐洲人雖不在意婚姻制度,但北歐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全球排行中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盛產童話故事的丹麥。在他們的觀念里,愛情是發生在精神領域的事情,主要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喜愛和相聚交流的渴望。
在歐洲發達國家,很多情侶都喜歡同居,不喜歡結婚。同居是受法律保護的,叫“partnership”。例如兩個人一起供房子,就被視為partnership關系,女方的權利受到政府保護。很多情侶有長達十幾年的partnership,就是不結婚;也有的十幾年下來終于確定對方是自己要過一輩子的人。
歐洲的女權主義更明顯和強烈,約會的時候,女方會要求AA制。女生做什么都積極主動,如果你看到女人換輪胎,扛行李,請不要驚訝。這里沒有女人撒嬌,都是女漢子。相比之下,歐洲男人更顧家,經常有男人負責帶孩子。
對于歐洲人來說,結婚完全是兩個人自己的決定,和中國很不一樣。對中國人而言,帶戀人和家長見面是個很重要的事兒。而在歐洲家庭里,父母不會干涉成年子女的婚姻戀愛,即使子女選擇的配偶不是父母喜歡的類型,也不會棒打鴛鴦。這些父母尊重孩子對婚姻形式的意愿和選擇,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干涉別人的生活。
日本人的婚姻觀如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不想結婚的態度,從近些年的日劇《不結婚》《東京單身男子》《我無法戀愛的理由》《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等中,可見一斑。他們恨不得借日劇之名把不結婚的心情昭告天下。
不想結婚的人多了,日本又出了一種新概念結婚觀——“自婚”:我宣誓我將與我自己結婚。這個名詞最早見于歐美國家,現傳于日本。目前“自婚”在一定意義上只是一種形式,尚沒有一個國家的法律將其納入婚姻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