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到可以彼此相愛的人
為什么很多人在走入婚姻后,會覺得苦惱、不幸福?為什么明明愛著對方,可內(nèi)心卻總感到空蕩蕩,沒有著落?其實,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對方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所以,怎樣才能找到可以彼此相愛的人呢?
在戀愛初期就要明確自己的愛情需求,想清楚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是什么樣子,再決定愛還是不愛,這樣才能夠給愛一個良好的根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愛情需求選擇戀愛對象,彼此找到契合點,那么,婚姻就是雙贏的,就能夠幸福長久。
所謂愛,就是關(guān)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這是最基本的愛情需求,也是必須滿足的愛的形式。當(dāng)然也不排除其他形式,畢竟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jīng)歷不同,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愛情需求。
如果從小缺少家庭的溫暖,那么在愛情里,你的需求就一定是親情式溫暖。這個時候,即便對方的其他條件看起來與你很不般配,但只要對方給你的溫暖是最大化的,那么你就會將愛情寄托到對方身上。
如果你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那么,在愛情里,你的需求可能更多的就是金錢。這種需求看起來過于勢利、過于世俗,但對于個人而言卻是正常的,因為其安全感就來自婚姻帶來的物質(zhì)保障。
當(dāng)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愛情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比如浪漫、柔情、驚喜、新潮、時尚等。不過,普通的浪漫是偶爾的鮮花、禮物和燭光晚餐,而真正的浪漫,是兩個人發(fā)自心底的舉案齊眉、朝朝暮暮、纏綿悱惻。
總之,先搞清楚自己的愛情需求,才能夠明確自己的愛情方向,才能夠選對自己的愛情對象。愛情沒有標(biāo)準(zhǔn),婚姻沒有范本,別人的好愛情,放在你身上,不一定能讓你心滿意足。別人的幸福婚姻,放在你身上,也不一定算得上美滿。
看過上世紀(jì)80年代那部老電影《人生》的朋友,肯定對高加林有印象,我身邊就有一個現(xiàn)實版的高加林。在上大學(xué)之前,這位男性朋友就和村支書的女兒秋云談了戀愛,后來上了大學(xué),他又和系主任的女兒馮丹藍牽起了小手。雖然秋云找了他幾次,他的父母也責(zé)怪了他好久,但他還是執(zhí)意和秋云分手。再后來,依靠馮丹藍的父親,他得以留校做了老師。可沒想到,馮丹藍后來喜歡上了一個銀行白領(lǐng),和他分手了。再后來,為了能夠在大城市立足,出人頭地,買房買車,他便把戀愛對象定位為:有錢有勢家庭的獨生女兒。朋友們說他攀附權(quán)貴,可他卻堅持自己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他說自己生來就是窮人的兒子,如今是一個窮教師,依靠自己很難改變當(dāng)下的生活狀態(tài),而且自己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在上學(xué),父母又都是農(nóng)民,除了從土地里刨出糧食,沒有其他的經(jīng)濟來源。所以,他是家里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經(jīng)濟支柱,他沒有心情也沒有資格去談風(fēng)輕云淡的愛情。他能做的,就是通過愛情這步棋,讓自己能夠生活得更好,掙更多的錢,可以支持兩個弟弟和父母的生活。
這個社會越來越現(xiàn)實,年輕人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大學(xué)生剛畢業(yè),就被拋進了求職的大軍,一個人在異鄉(xiāng)漂泊,住在簡陋的出租屋,拿著微薄的薪水,身邊沒有親人朋友,有的只有一個名字——“蟻族”。這個時候,出于對脫離生活困境的渴望,他們中的不少人有了通過婚姻改變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無關(guān)對錯,只是個人的愛情需求而已。只希望,大家在找到自己需要的愛情后,能夠持之以恒,珍惜愛情。
愛情的終極需求,就是婚姻的穩(wěn)定。俗話說,一個蘿卜一個坑,愛情就是要找到適合你的那個坑,然后安定下來。不管求的是什么,最終都需要一個安定的家,一份安定的婚姻。每個人之所以需求愛情,尋求婚姻,無非是為了有一個安定的小窩,一盞為自己亮著的燈,一頓家常的飯菜,一個相視而笑的愛人。所以,不管是金錢、權(quán)勢、溫暖、溫存,所有的中間需求,最終都是為了達到安定的手段。
父母反對的婚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在我國古代,自由戀愛是一個被嚴令禁止的話題和行為。愛情和婚姻,只能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凡敢大逆不道拒絕包辦婚姻、自由戀愛者,輕則被鎖入深閨,重則游街示眾掛破鞋沉豬籠。中國古代經(jīng)典愛情作品,比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無不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青年男女對自由戀愛的憧憬。一直到近代,“五四”運動之后,城鎮(zhèn)進步青年接受了西方新思潮的影響,才正式開始追求自由戀愛。然而當(dāng)時的自由戀愛,還只是中國青年的美好憧憬,要想真正實現(xiàn)自由戀愛,還要面對來自家庭、社會、親友的重重阻撓和非議。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4月13日,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誕生,同年5月1日,《婚姻法》開始實施,自由戀愛才被正式倡導(dǎo)。《婚姻法》反對當(dāng)時普遍存在的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制度,確立了一夫一妻制。雖然在《婚姻法》出臺后,人們的愛情、擇偶、婚姻觀念并沒有隨著新政策的出臺而迅速發(fā)生變化,但自由戀愛自主婚姻已經(jīng)得到了法律的認可,而自由戀愛也逐漸成為新中國青年男女的戀愛主旋律。
時至今日,自由戀愛已經(jīng)成為青年男女的婚姻首選,父母之命不但不再是戀愛的束縛,就連父母的建議,兒女們都很少采納了。很多青年人為了標(biāo)榜個性、張揚自我,排斥父母的意見,拒絕聽取父母的規(guī)勸。但事實上,父母真正反對的愛情,還是要三思而后行。
中國的古訓(xùn)是祖祖輩輩經(jīng)驗的結(jié)晶,不聽老人言的確很容易吃虧在眼前。不要說,即使這場愛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也要給你一個犯錯的機會,因為你心甘情愿去犯錯。人生的路就像那直行的鐵軌,一旦出軌,就難免翻車。對于女人來說,愛情的劫難是最大的劫難,婚姻影響著女人的一生,別說你有思想、有追求;別說你又新潮、又另類;更別說你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jīng)擁有。很多愛情的道理,你還不懂;很多人生的磨難,你還未曾經(jīng)歷。就算你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成熟,不過也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已。女人難為誰都可以,但別難為自己,也別難為父母,因為你要對自己負責(zé),因為父母看得比你清楚、比你長遠。
首先,不要說父母不理解你,不從你的角度去考慮愛情。
你的人生經(jīng)歷,比你的父母至少少了二十年,雖然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可他們四五十年的人生感悟,總比你二十多年的人生體驗要豐富得多。而且,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疼你最愛你的人,他們肯定會從你的角度去考慮愛情。如果你覺得他們不理解你,那不過是因為你過于幼稚;如果你覺得他們沒有從你的角度去考慮愛情,那不過是因為他們不舍得把自己生養(yǎng)了二十余年的女兒,輕易交給一個男人。
其次,不要動不動就說你的父母勢利,只看重物質(zhì)的條件。
你不是楊貴妃,也不是趙飛燕,更不是郭晶晶,所以,你的父母并不指望有人開著奔馳、寶馬來接你,送來別墅、美鉆迎娶你。在父母們心中,女兒的幸福,無非就是嫁個好人、衣食無憂、生活小康、平平安安。或許真正世俗的并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你在渴望王子的到來,王子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豪華的宮殿、富貴的生活,這難道不更世俗嗎?
再次,不要中了“自由戀愛”的毒,不要為了彰顯個性而反對父母。
你自由戀愛的對象,真的比父母給你選定的男人好嗎?未必吧。不要為了“自由戀愛”而堅持戀愛,否則,就真的中了“自由戀愛”的毒。父母介紹的男人,經(jīng)過他們的篩選,肯定符合初步條件。雖然父母的條件和你的條件不同,但有些基礎(chǔ)條件還是具備的,比如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相似的生活背景和相近的收入水平,這些條件是愛情穩(wěn)定的基礎(chǔ),是生活幸福的保障。不要為了追求“自由戀愛”而故意摒棄這些條件,故意反對父母的意見,否則,你就陷入了反對父母的誤區(qū)。
父母反對,一定有他們反對的原因,雖然在短期內(nèi),你可能覺得他們的意見是錯誤和片面的,可經(jīng)過時間的磨礪,你終會理解他們的選擇。要知道,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女人最容易被愛情沖昏頭腦,父母就是你的愛情取經(jīng)路上,一直保護你的、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他們一直在努力保護單純的你,使你不被妖魔的障眼法所蠱惑。所以,父母反對的婚姻,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如何面對“結(jié)婚恐懼癥”
和相愛的人攜手踏上紅毯,一起走進婚姻的殿堂,是愛情里最幸福的場景。然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特別是都市里的年輕男女,卻拒絕結(jié)婚。因為他們患了“結(jié)婚恐懼癥”,面對即將到來的婚姻,他們極其不安,惶恐不已,甚至還會臨陣脫逃。重慶有一對戀人,婚期已選好,婚房、家具都已備齊,雙方家長也皆大歡喜,可就因為男方突如其來的結(jié)婚恐懼癥,兩人將領(lǐng)取結(jié)婚證的日期一推再推,推了7次都沒有領(lǐng)證。最后,女方忍無可忍,揮刀亂砍新房中的家具,男方伸手奪刀時,被刀刃劃斷了右手的3根肌腱。最后,男方解釋了恐婚的原因:“我從來就沒有想過不結(jié)婚,更沒有想過不和她結(jié)婚。只是每次到要結(jié)婚的時候,就覺得心里緊張、坐立不安。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并不想離開她。”男方的恐婚,讓女方從憤怒到癲狂,最終釀成了揮刀砍傷戀人的慘劇。為什么會患上“結(jié)婚恐懼癥”,他們到底在害怕什么?當(dāng)你的他,患了“結(jié)婚恐懼癥”,你又該怎么辦?
患上結(jié)婚恐懼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個:
原因一,擔(dān)心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埂?
當(dāng)下,很多媒體、電視、電影及社會輿論,都對婚姻的可靠性、持久性和幸福性進行了嚴肅而苛刻的審視,以至于很多戀愛中的人都對婚姻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感。特別是年輕男女,他們未曾經(jīng)歷婚姻,也不愿為婚姻而改變,所以,在面對婚姻時,他們難免會將媒體宣傳中的婚姻挫折與自己的未來對號入座,對婚姻產(chǎn)生抗拒和恐懼情緒。
原因二,認為婚姻是自由的枷鎖。
錢鐘書在《圍城》中說,“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nèi)的人想出去”。在這個崇尚自由的時代,很多人標(biāo)榜個性,害怕被束縛,認為婚姻是自由的枷鎖,因此拒絕結(jié)婚,拒絕做孩奴。這樣的人往往隨性瀟灑,喜歡通宵泡吧,睡懶覺,聚眾狂歡。所以,他們害怕婚后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害怕婚姻的約束和孩子的哭泣,甚至害怕再也不能和異性隨意搭訕,不能和“狐朋狗友”一起瘋狂,所以,他們拒絕結(jié)婚。
原因三,擔(dān)心婚后的傷害與離棄。
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曾看到過父母或親人之間的愛情糾葛和相互傷害;也有些人,在曾經(jīng)的愛情里,有過被傷害、被背叛的經(jīng)歷。所以,他們害怕結(jié)婚后,會遭遇背叛和傷害。“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對婚姻美好的向往,可如果心中已經(jīng)布滿傷痕,又如何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婚姻面前充滿自信、充滿憧憬?恐婚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畏懼婚姻只是因為害怕受傷。
如果你的他已經(jīng)患了“結(jié)婚恐懼癥”,別著急別憤怒,別哭泣別流淚,也別懷疑對方對你的愛。從醫(yī)學(xué)角度分析,當(dāng)“結(jié)婚恐懼癥”嚴重到一定程度,必然會表現(xiàn)出煩躁、易怒、偏執(zhí),甚至沉默寡言、孤僻冷淡的癥狀,所以“結(jié)婚恐懼癥”不僅會影響到你們的愛情,也會影響到對方的健康。對此,專家們研究出了治療“結(jié)婚恐懼癥”的科學(xué)方法,即從身體與精神兩方面進行治療,消除恐懼。比如,利用按摩來緩解壓力,多聽舒緩情緒的音樂,通過心理輔導(dǎo)進行治療。但心病還需心藥醫(yī),作為戀人的你,是最貼身最及時的良藥,只有你,才能快速消除對方的結(jié)婚恐懼癥。
對于如何消除“結(jié)婚恐懼癥”有以下幾個方法。
消除“結(jié)婚恐懼癥”的方法一:拉對方共同體驗未來的幸福。
結(jié)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兩個相愛的人,歷經(jīng)種種磨難,終于走到了幸福之城。就差一個儀式,就能推開幸福的城門,擁有幸福的天堂。所以,要想讓在城門前踟躕不前的對方邁出關(guān)鍵性的一步,就要讓對方看見城內(nèi)的美好和幸福。你可以拉對方一同拜訪一對幸福的夫妻;同看一部婚姻佳片;一起去幼兒園接親戚的孩子;還可以邀對方和你們?nèi)乙黄饸g度中秋佳節(jié)。總之,讓對方看見婚后的幸福,才能讓對方消除對婚姻的恐懼,激發(fā)起對婚姻的向往。
消除“婚姻恐懼癥”的方法二:培養(yǎng)家庭責(zé)任感。
自由成性的人大多缺少家庭責(zé)任感。要培養(yǎng)家庭意識,激發(fā)家庭責(zé)任感,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自己和對方的父母為家庭付出了多少,為孩子付出了多少。中國有句老話,“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只有充分意識到父母對家庭的付出,對孩子的付出,才會珍惜得來不易的生活,才會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責(zé)任,從而心甘情愿去承擔(dān)未來家庭的責(zé)任,不再拒絕結(jié)婚。
消除“婚姻恐懼癥”的方法三:建立對婚姻的信心。
要想不再懼怕婚姻,就要對婚姻的幸福和美滿充滿信心,也就是對愛情的持久和忠誠充滿信心,這就需要通過雙方不斷地努力和付出,讓彼此感受到愛不是一時沖動,經(jīng)得起柴米油鹽和歲月的侵蝕。讓你們的愛情“軟著陸”,給他做飯洗衣,幫他照顧父母,讓他體會到你的賢淑踏實;男孩把工資卡交給女孩,給她尊重理解,和她一起做家務(wù)讓她感受到你的忠誠和寵愛。只有這樣,彼此才會放下恐懼,安心結(jié)婚。
建立親密關(guān)系有方法
建立親密關(guān)系有方法,方法是什么?
在許多女人眼里,戀愛就是偶然的邂逅、浪漫的驚喜、纏綿的擁抱、無法抑制的思念、刻骨銘心的海誓山盟……通俗點說,就是瓊瑤小說里的風(fēng)花雪月、纏綿悱惻、死去活來,甚至驚天動地。反映到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拍拖、牽手、游玩、纏綿,最后成就王子與公主的幸福生活。然而,婚姻真的就是這樣嗎?
因電影《斷背山》而結(jié)緣的屏幕情侶希斯·萊杰與米歇爾·威廉姆斯,在片場愛得格外火熱。影片拍攝結(jié)束后,二人喜結(jié)良緣。然而,當(dāng)二人回歸平淡瑣碎的生活,為人父母,在柴米油鹽中碰撞摩擦?xí)r,卻因為無法忍受對方的個性,走上了分道揚鑣的愛情末路。被稱為“美國甜心”的美國巨星詹妮弗·安妮斯頓和被稱為“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的美國影壇明星布拉德·皮特,曾經(jīng)是好萊塢公認的“金童玉女”。然而,美好的愛情總是如流星般短暫;如今,兩人早已各奔東西,皮特也成了別人的丈夫、孩子的父親。談及這段童話般的婚姻時,安妮斯頓這樣說:“很不幸,我們生活在一個任性的時代里,夫妻一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糟糕,過不下去了’!”
確實很糟糕。大家都以為戀愛很浪漫、甜蜜,高于生活,甚至高于一切。其實,當(dāng)兩個相戀的人走到一起,步入婚姻的時候,戀愛就已經(jīng)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戀愛是披著童話外衣的生活,而未來注定少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戀愛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婚姻也不是童話故事。
把戀愛當(dāng)成一種生活方式,不直面婚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無數(shù)個“為什么”。即:為什么你和我不同?為什么你不能早點睡覺?為什么你上完廁所總是忘記沖馬桶?為什么你擠牙膏總是從中間擠?為什么你早上總喜歡賴床?為什么你睡覺前總是懶得洗腳?為什么你睡覺打呼嚕?為什么你不讓我穿我喜歡的透視裝?……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所有的“為什么”橫亙在婚姻中,把戀愛的甜蜜分割得支離破碎?為什么要這樣?
很多戀愛的人,在真正進入婚姻之后,都難免會問“為什么”,而這許許多多的為什么,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這,就是婚姻。戀愛之前,生活是一個人的事,結(jié)婚之后,生活就成了兩個人的事。兩個人的世界遠比一個人的世界復(fù)雜得多,雙方的生活習(xí)慣、性格差異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凸顯,矛盾注定無可避免。
那么,面對如此眾多又糟糕透頂?shù)摹盀槭裁础保H密關(guān)系該如何繼續(xù)?有方法!
多一些體貼,少一些自我;多一點溝通,少一點抱怨;多一分理解,少一份挑剔。戀愛是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工廠里一個模子制造出來的模型,所以你為什么要對方按照你的想法,生活在你的愛情模式里?
戀愛是一種生活方式,而要想把婚姻經(jīng)營好,就要理解你愛的那個人。理解對方的生活習(xí)慣、行為方式、思維模式、身體狀況乃至人生理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清愛情與婚姻的不同,才能心平氣和地對待婚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與難題,而不是動不動就叫嚷“糟糕,過不下去了!”婚姻中,對方經(jīng)常會打破你的原則,改變你的習(xí)慣,成為你的例外,然后在歲月流逝,不知不覺中,對方變成你的原則,成為你的習(xí)慣,這就是婚姻。
把婚姻當(dāng)成一種生活方式吧。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看電視劇、電影和文學(xué)作品?因為那里面描繪的愛情,高于生活、美于生活,所以千萬別把小說里的愛情搬進生活。對每個人來說,活著就要生活,婚姻就是一日三餐朝夕相處,即使是再美好的、再轟轟烈烈的戀愛,都要回歸平淡的生活。學(xué)會感受婚姻中的愛情,才是愛的真諦。傍晚,當(dāng)你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家,看見對方在廚房里笨拙地、“大刀闊斧”地為你準(zhǔn)備晚餐時,你的心中怎能不愛意洶涌?周末,當(dāng)你沉浸在一本愛情小說里,抬眼看見身邊的愛人,正在電腦前,和游戲里的好友一起“奮力廝殺”,秋日里煦暖的陽光照在地毯上。偶爾吵架,他什么也不說,悶悶地站在一旁,你從背后摟住他的腰,他回身將你擁抱;深夜,當(dāng)你從噩夢中驚醒,抓住身邊那只強有力的手臂,心中頓覺安穩(wěn)踏實,然后又沉沉睡去。這些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就是愛情的味道,就是真實的婚姻。
愛情是什么?也許,它曾經(jīng)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激烈紛爭愛的人,可最終它還是要落入凡間,和愛的人一起,朝朝暮暮,生活在塵世。
所以,把婚姻當(dāng)成一種生活方式吧,用熾熱的心去感受生活。幸福是細水長流的生活,是天長地久的溫情。在每一個清晨,給對方一個甜蜜的吻;在每一個夜晚,給對方一個深情的擁抱;在冰箱上,貼上你想說的甜言蜜語;在周末的夜晚,給對方一個意外的禮物。婚姻就是生活方式,只要用心生活,幸福無處不在。
情感DNA,左右著我們的婚姻
有些人結(jié)婚,希望找和父親或母親相似的人;有些人卻發(fā)誓,堅決不要找像父母那樣的人共度一生;也有些人抱怨:“為什么我做不到,父親就可以做到?”于是努力用父親的方式,去對待自己心愛的人;還有些人惱怒“我怎么這樣?”因為母親就是這樣的,受夠了母親的“這樣”,卻無法拒絕自己也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另一半。其實,這是你的情感DNA在作祟。
情感DNA,從生物學(xué)角度來講,是指人體遺傳基因上的一段“無形”的DNA片段。它來源于父母,是父母情感DNA的重組結(jié)合體。你會喜歡什么樣的人,和愛的人怎么相處,在愛情里會得到怎樣的幸福,都深受它的影響。所以,你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情感DNA的“表達”。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成年的我們竟然和自己的母親有著那么多相似的地方,無論你喜不喜歡她,都會在某一瞬間,發(fā)覺自己成了她,或者是說話的口氣,或者是思考的方式。哪怕年幼時你曾經(jīng)在心底里對自己說過千遍萬遍:我一定不要像母親這樣。然而成年后,你也一樣會和她相似,驚人的相似。因為,耳濡目染的生活,血脈相傳的性格,讓你繼承了她的情感基因。
安瀾畢業(yè)后參加工作,住在單位的集體宿舍里,4個人一套房子,共用一個廚房和衛(wèi)生間。關(guān)于公共衛(wèi)生的問題,發(fā)生過很多爭執(zhí),最后,幾乎都是安瀾來收拾的。不是因為安瀾喜歡打掃衛(wèi)生,而是她見不得邋遢的環(huán)境。后來,幾個人商量好,一致推選安瀾做宿舍長,大家搭伙吃飯,由安瀾買菜做飯,然后她們3個平攤安瀾的伙食費。因為她們覺得安瀾做事踏實,會做飯,料理生活是一把好手。再后來,那3個女孩相繼有了男朋友,每個女伴的男朋友來訪,都請安瀾主廚,男孩子們看見安瀾在廚房做飯的樣子,都會嘖嘖贊嘆,說誰要是娶了安瀾,定是有福氣的人,因為安瀾廚藝一流,做飯干凈利索。可安瀾一直沒有戀愛,因為她不想成為母親那樣的人,一輩子天天圍著鍋臺轉(zhuǎn),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自己卻沒有絲毫的事業(yè)和人生樂趣。
26歲的時候,安瀾遇到了心愛的男友東來。戀愛后,安瀾詫異地發(fā)現(xiàn),在兩個人的生活里,她真的和母親如出一轍,不是她沒有事業(yè)心,也不是她沒有自己的人生樂趣,而是因為,安瀾習(xí)慣了一個干凈的環(huán)境,喜歡做一頓香噴噴的飯菜,看著心愛的人胃口大開、風(fēng)卷殘云地吃自己做的飯菜,這讓安瀾感到欣慰而滿足。當(dāng)然,安瀾并不承認自己是圍著鍋臺轉(zhuǎn)的女人,因為她能夠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做一個很好的家庭主婦,并且以此為樂。
DNA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無論再怎么排斥自己的父母,最終還是無法拒絕父母的情感DNA。追求戀人的方法,和愛人相處的方式,就連處理爭端的思路和將來教育子女的方法,我們的都可能和父母當(dāng)年的態(tài)度一模一樣。誰叫我們是他們的孩子呢?來自父母的情感DNA,左右著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
當(dāng)然,這種左右,使我們與他們的行為等并不會完全一致。遺傳基因分為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顯性基因遺傳的概率相對較大。我們所遺傳的父母的情感DNA也一樣,顯性的概率比隱性的概率大得多。父母DNA的“顯性”表達一般顯現(xiàn)為:女兒的戀父情結(jié)、兒子的戀母情結(jié),即想找一個像父親或像母親那樣的戀人,自己也愿意成為母親或者父親那樣的人。“隱性”表達則表現(xiàn)為:不想與像父母那樣的人在一起,要成為與父母完全相反的人。當(dāng)然,也有些兒女“不完全”表達父母的情感DNA,即在基因重組后出現(xiàn)基因變異,在成長過程中吸收父母的優(yōu)點,摒棄他們的缺點,堅持做自己,這是最好的情感DNA的重組。
人的性格的形成,有先天因素作用,也有后天影響。情感DNA同樣也有先天的遺傳和后天的變異之分。如果周邊的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大相徑庭,那么戀愛中的女人,其情感DNA的表現(xiàn)形式,會因為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抵消”部分情感DNA的遺傳影響。同時,人們所接受的教育,所讀的書,所看的電影,甚至旅行等都會引起情感DNA的部分變異。最能夠引起情感DNA變異的,是我們所經(jīng)歷的愛情,在戀愛、分手、再戀愛、結(jié)婚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幸福的。這種最適合我們的,不一定符合遺傳情感DNA的模式,但卻是最適合我們自己的情感模式。
價值觀的差異是婚姻的巨大隱患
什么是價值觀?從哲學(xué)的角度講,價值觀就是人們根據(jù)個人的需要與事物有用性之間的特定關(guān)系而逐步形成的,斷定客觀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biāo)準(zhǔn)。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人生選擇和人生道路,都有著重要的導(dǎo)向作用。在婚姻中,兩個人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兩個人相處的融洽度。
Ailsa是一只性情溫和的母貓,但命運無常,她竟然愛上了村里英俊的男子Cary。面對Cary,Ailsa茶不思飯不想,完全超過了其他人類對Cary的愛。于是,她乞求愛神將她變成美麗的女孩,這樣她就有機會獲得Cary的愛。愛神成全了她,她終于得到了Cary的愛。但愛神為了考驗她,在新婚當(dāng)夜,往他們的臥室里放了一只老鼠。Ailsa終究還是無法逃脫命運的悲劇,老鼠引發(fā)了她的獸性,當(dāng)她咆哮著撲向老鼠的時候,Cary對她的愛也隨之灰飛煙滅。這就是價值觀給愛情帶來隱患的體現(xiàn)。貓的價值觀和人的價值觀注定不同,價值觀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很難改變。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價值觀不會隨著愛情的降臨而發(fā)生改變,所以,它注定是婚姻里潛在的巨大隱患。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通過社會化過程培養(yǎng)起來的,其中家庭、學(xué)校等環(huán)境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個人價值觀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使人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式,是不易改變的。通俗地說,價值觀就是一個人對周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它包括個人對成就、審美、利他、自主、創(chuàng)造、情緒、健康、誠實、正義、知識、愛情、忠誠、道德、外貌、愉悅、權(quán)利、宗教、信仰、技能、財富和智慧的綜合看法。試想,戀愛中的兩個人,因為經(jīng)歷中的社會化培養(yǎng)不同,必然存在價值觀的差異,這種差異越小,兩個人在對待周圍的客觀事物的看法上的分歧就越小,越容易和諧相處;這種差異越大,分歧就越大,越容易發(fā)生沖突。
如今的愛情,越來越多元化。在這里,我們不討論各種愛情模式的是非對錯,但正確的價值觀的確可以導(dǎo)向正確的婚戀觀,可以引導(dǎo)幸福的一生。縱觀大千世界,有人愛情至上,有人攀附權(quán)貴,有人不顧倫理,有人追求柏拉圖式愛情,還有的盲目追求性愛……這種由于價值觀偏頗所導(dǎo)致的畸形婚戀觀,必將成為未來婚姻生活的巨大隱患,影響人一生的幸福。
什么樣的價值觀決定了什么樣的愛情觀;什么樣的愛情觀決定了什么樣的選擇;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婚姻和命運。婚姻影響女人的一生,縱覽從古至今的愛情悲喜劇,可以總結(jié)出一點,即價值觀的趨同,會使愛情更加甜蜜穩(wěn)定,會使婚姻更加牢固美滿。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情和婚姻里的兩個人,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矛盾,這是正常的,只要基本的價值觀大致相似,就可以確保雙方在磨合過程中心往一塊兒想,勁兒往一塊兒使。通過不斷的接觸和了解,達到認識、行動上的合拍,從而營造出和諧美滿的愛情和婚姻。
從訂婚到結(jié)婚,究竟有多遠
訂婚,即男女訂立婚約,是一種契約行為。依照我國民間習(xí)俗,結(jié)婚前先有訂婚儀式,即訂立婚約、交換禮物或立媒妁之言等。但依照中國現(xiàn)行法律,訂婚并不是結(jié)婚前必備的程序,不經(jīng)訂婚的婚姻,不失其婚姻的效力。同時,依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已經(jīng)訂了婚約,但未經(jīng)對方同意,單方面拒絕履行婚約的一方,即構(gòu)成“婚約違反”,必須承擔(dān)損失賠償責(zé)任。另一方可就此提出金錢損失賠償,還可就此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訂婚與結(jié)婚,是進入婚姻的兩扇門。這兩扇門之間,擁有無限的可能。從訂婚到結(jié)婚,有一個充滿期待的過程,拉開了一場幸福婚姻的序幕,也是一段變幻莫測的時光。美國著名演員兼制片人詹妮弗·安妮斯頓,就是一個被“施了魔法”的女人,她在訂婚與結(jié)婚的兩道門之間,來來回回,就是闖不進婚姻之門。她的每段感情,幾乎都是在傳出訂婚日期后不久,就遭遇分手。訂婚就像正式演出前的彩排,總有一些節(jié)目被“拿下”,不是所有的訂婚,都可以順利地走進婚姻。那么,從訂婚到結(jié)婚,究竟有多遠?
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長短,取決于你和他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如何。
如果雙方都已經(jīng)做好擔(dān)任妻子或丈夫角色的準(zhǔn)備,那么,從訂婚到結(jié)婚,只差朝夕。如果你對婚姻還心存疑慮,他對家庭還憂心忡忡,那么,訂婚和結(jié)婚的兩道門之間,恐怕還有很長的距離。
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取決于你和他愛情的最終考核成績。
訂婚之后、結(jié)婚之前,對于你和他來說,都是值得珍惜的,是屬于各自的、最后一段的考核時間。這段時間的考核成績,直接影響到你們是否能夠順利走入婚姻之門。如果訂婚之后,他從每天一個電話,變成了一周一次電話,從喋喋不休地噓寒問暖,變成了煩躁不安地敷衍了事,那么,你就有必要主動延長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以便將最后這次考核進行到底。
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還取決于雙方家庭情況。
如果你們的結(jié)合,被雙方父母看好、祝福,那么,雙方家長就會全力促成你們的婚姻。有了雙方父母的出謀劃策,籌劃婚禮,確定日期,那么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就有可能變得很短很短。
好好利用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這段距離吧,也許,它將是你今生最后的單身時光。
利用這個機會,實現(xiàn)單身生活中一直想實現(xiàn)卻未曾實現(xiàn)的夢想。比如只身去旅游、去支教、去遠方的親戚家小住、去曾經(jīng)的母校看看。進入婚姻生活之后,你的時間將變成兩個人的時間,單身時的夢想恐怕再也沒機會去實現(xiàn)。
利用這個機會,好好保養(yǎng)自己,爭取在未來的婚禮上做最美的新娘。瘦身、美容、排毒、養(yǎng)顏,這些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xiàn)的。利用從訂婚到結(jié)婚的這段時間,好好保養(yǎng)自己,爭取在未來的婚禮上展現(xiàn)最完美的自己。
不要抱怨從訂婚到結(jié)婚還有一段叵測的距離。中國有句老話,好事多磨,是你的逃不掉,不是你的強求不來。越是來之不易的幸福,越是讓人倍加珍惜。所以,不管訂婚到結(jié)婚的距離有多遠,都盡可能地讓自己保持快樂,保持活力,為了迎接那個盛大而難忘的婚禮,耐心等待吧!
愛情是此時此地,婚姻是從此以后
想必大家在最初戀愛的時候都曾這樣想過,“我是和他談戀愛,又不是和他爸媽談戀愛。只要他對我好就行了。”愛情的確是兩個人的事情,此時此地兩個人相親相愛就可以了,可婚姻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婚姻意味著從此以后,你要和他生活在一起,和他生活圈子里所有的人生活在一起。
記得《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石光榮有很多窮親戚,他們隔三岔五地來找石光榮,并且一來就住在石光榮家里,惹得石光榮老伴滿心煩惱。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跟彼此的親戚朋友沒有太多關(guān)系,可真結(jié)了婚,成了對方的家人,愛情就不是兩個人的愛情了,是兩家人一起生活。
讓我們先來看看此時此地的愛情宣言。
此時此地,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會愛你一萬年”。
誠然,承諾是美麗的,他的愛也是真誠的,可這份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就像一個不加催化劑的化學(xué)反應(yīng)一樣單純,可如果添加了催化劑呢?不同的催化劑會有不同的反應(yīng)結(jié)果。這個世界上除了你之外,還有對他更好的女人,那就是他的母親;也有對自己更好的男人,那就是自己的父親。所以,不要簡單選擇這個單純的化學(xué)反應(yīng),要考慮催化劑的因素。就像那個古老的難題,“如果我和你的母親同時掉到了水里,你會先救誰?”也許熱戀中的你會希望他說先救你,可如果有一天有一個如你今天一樣年輕美貌的女子也這樣問你的兒子呢?
此時此地,我們常說的第二句話就是“我會不顧一切地愛你”。
其實,所謂的不顧一切,就意味著還沒有考慮一切。如果出了問題,他還會把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你么?而且,如果他的至愛親朋真的出了問題,比如他們不喜歡你,要求你和他們一起遠赴他鄉(xiāng),你希望他留在你身邊還是希望他“盡孝要趁早”?那如果遇到問題的是你呢?
此時此地,我們還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我父母說了,只要我喜歡,他們就同意”。那么,說了就代表他的父母能真正接納你么?他的家庭環(huán)境如何?他的父母有什么特別的生活習(xí)慣,比如民族差異或者南北地域?qū)е碌牟町悾@些都可能成為隱藏的矛盾。所以,要趁早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和問題,如果等到生米做成熟飯才發(fā)現(xiàn)矛盾,那么你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了。
此時此地,還會有這樣的愛情宣言,“我們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不和父母一起住”。
實際上,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并不意味著不和父母交往,不意味著不和彼此的親戚朋友交往,所以矛盾并不會因為不生活在一起而免除,只是隱藏得更深罷了。即便你和他生活在和彼此父母完全不相干的另一個城市,也必須承擔(dān)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zé)任。或者,他可能還有這樣那樣的人需要你們共同來關(guān)心和照顧,這些問題最好都能夠提前搞清楚,做好充足的心理準(zhǔn)備。
此時此地的最后一條常見的愛情宣言就是“我會照顧你一輩子”。
沒錯,他現(xiàn)在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以后也永遠健康,家族病、遺傳病都可能在中年以后出現(xiàn)。此時此刻你可能覺得“我愛他,無論疾病和災(zāi)難,我都會一生一世與他相伴。”然而,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就不一定會這么浪漫地想了,畢竟現(xiàn)實殘酷,當(dāng)你在操勞中日漸疲憊時,可不要后悔最初的選擇呀!
所以,在“此時此地”的愛情里,一定要遵守以下三個規(guī)則:
規(guī)則一:此時此地要嚴格要求,認真考慮,睜大眼睛,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因素。都說物以類聚,如果他的親朋好友都非善類,那么你就該好好想想他是否值得你托付終生。
規(guī)則二:此時此地對他的親友要和善友好,不要漠然冷淡,這樣才有利于獲得他們的信任,為你們的以后打好基礎(chǔ)。
規(guī)則三:文化和生活差異過大時,各種人際矛盾就會突現(xiàn),不要輕視這些人際矛盾,他們有可能成為你們最終分手的導(dǎo)火索。
如果進入了“從此以后”,你就要恪守以下三個原則:
原則一:如果你和他的家人或者朋友們無法和平相處,不妨避其鋒芒,暫時回避。比如回娘家或者獨自外出旅游,以示無聲的抗議。同時在你外出過程中,認真思考,獨自反省。
原則二:有些矛盾如果一時難以解決,就不要硬碰硬,時間會化解一切矛盾。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多付出一些寬容和忍耐,把這些看作愛情的一部分安然接受,寬以待人,像貓頭鷹一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原則三: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隔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難以打破,換個角度替對方考慮,也許你會平和許多。同時,你也可以婉轉(zhuǎn)地把你對對方的意見表達出來,適時適當(dāng)?shù)嘏c對方溝通;如果你的溝通無效,還可以動員你的愛人去幫助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