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歷史文化視野中的茅臺酒廠

茅臺酒釀造的發展歷史

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

茅臺古鎮一帶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產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這便是醬香型白酒茅臺酒的前身。黔北一帶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于釀酒,前人把這一帶稱為“酒鄉”,而“酒鄉”中又以仁懷市茅臺鎮的酒最為甘洌,謂之“茅臺燒”或“茅臺春”。

茅臺鎮開設正規釀酒作坊始于何時尚無明確考證,但是據茅臺鎮現存最早的明代《鄔氏族譜》扉頁所繪家族住址地形圖的標注,其中有釀酒作坊。這份族譜所載的鄔氏是明代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隨李化龍平定動亂后定居茅臺的,這說明茅臺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釀酒的正規作坊。茅臺酒獨特的回沙工藝在這個時候基本形成。

茅臺最早的釀酒坊名稱據考察是“大和燒房”,這個信息是從茅臺楊柳灣一尊建于清嘉慶八年(1803年)的化字爐上所鑄的捐款名單上而獲得,名單中有“大和燒房”字樣。其實茅臺酒在清代已相當有名,道光年間已遠銷滇、黔、川、湘。然而咸豐年間由于戰亂,生產一度中斷。清同治元年(1862年)茅臺酒坊在舊址上開始重建,這以后的發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燒房”,最先開設的是成義燒房,其次是榮和燒房與恒興燒房。成義燒房的前身是成裕燒房,于同治元年開設,創始人華聯輝。華聯輝祖籍江西臨川,始祖于康熙年間來貴州經商,之后定居遵義。華聯輝主要經營鹽業,中過舉人,曾聞茅臺出好酒,于是決定設坊烤酒,經其三代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起初,年產茅臺酒1750千克,名叫“回沙茅酒”,華聯輝之子華之鴻接辦之初,釀酒仍只是其附帶業務,直至茅臺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之后才引起華氏的重視,年產量擴大到8500~9000千克。1936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相繼通車,給茅臺酒的外銷創造了條件。1944年華聯輝之孫華問渠擴大規模,窖坑增加到18個,年產量高達21000千克,其酒俗稱“華茅”。

榮太和燒房于光緒五年(1879年)設立,后更名為榮和燒房。其本為幾家合伙經營,幾經周折后,1949年榮和燒房的經營權落到王秉乾之手。這家燒房當時有窖坑4個,年生產能力達12000多千克,但由于管理不善,后來其年產量僅有5000千克左右,其酒俗稱“王茅”。

恒興燒房前身為衡昌燒房,是由貴陽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臺開辦,后因周秉衡從事鴉片生意破產,其酒房流動資金被挪用還債,導致生產停滯,直到1938年同民族資本家賴永初合伙組成“大興實業公司”。賴出資八萬銀圓,周以酒房作價入股,擴大生產規模。后賴用各種辦法迫使周把衡昌燒房賣給自己,并于1941年更名為恒興燒房,到1947年,該燒房年產酒量達32500千克。賴利用其在外地的商號擴大了酒的銷路,其酒俗稱“賴茅”。抗日戰爭勝利后,賴永初已躋身政界,當上了貴陽市參議員,曾任貴州省銀行、重慶大川銀行經理等職務。

古茅臺一帶所產的酒在西漢時期就作為貢品供皇帝飲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其產銷規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間開修赤水河航道,茅臺成為川鹽運黔的集散地。到道光年間茅臺地區商賈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對酒的需求與日俱增,從而刺激了釀造業的發展和釀酒技術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詩人鄭珍所說“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當時酒的獨特工藝已基本形成。

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在舊金山舉行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成義、榮和(華茅和王茅)兩家燒房的酒作為名優特產送展,當時農商部對這兩家的酒未加區分,一概以“茅臺造酒公司”的名義送出,統稱“茅臺酒”。展會上茅臺酒以其特有的優點征服了各國的評酒專家,被譽為世界名酒,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并稱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從此蜚聲中外。獲獎后王茅和華茅為國際金獎的所屬爭執不下,縣府無法裁決,官司打到省府。1918年由貴州省公署下文調處:兩家均有權使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字樣,獎牌由仁懷縣府保存。華、王兩家為慶祝這次大獎,各自封壇入窖存酒,在1996年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召開80周年之際,國酒人推出了80年陳釀茅臺酒,其至高無上的品位堪稱國酒之尊。

1951年、1952年地方政府通過購買、合并的方法把成義、榮和、恒興三家燒房合而為一,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從此茅臺酒廠不斷發展壯大,雖幾經波折仍艱難前進,1977年,總產量達763噸,銷售387.8噸,達歷史最高水平。

茅臺鎮,這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傳奇古鎮,醞釀著一代又一代的神奇傳說。茅臺酒就是那名揚中外、香飄九州的酒林至尊,不知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我國這個有著深厚酒文化積淀的東方文明古國里,茅臺鎮以其特別的歷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眾多的歷代名人,甚至成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圣地。

茅臺酒以其至高無上的品位和國色天香的品質令眾人傾倒,特別是近年茅臺集團推出的陳年窖酒,堪稱酒中極品,填補了中國極品酒的空白。愛酒和熱衷于酒文化的人為能斟上一杯50年、80年茅臺陳釀而感到無比榮耀,并津津樂道。

圖1-2 20世紀50年代的茅臺酒廠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茅臺酒同樣挑起了將民族品牌發揚光大的歷史重任,并已在華夏人們心中樹立起了一個神圣而又堅毅的豐碑。茅臺酒在國人心中的認知度和忠誠度牢不可破,贏得了中國馳名商標第一名的盛譽。茅臺集團為感謝和回報國人的厚愛,一直秉承勵精圖治、永攀巔峰的精神,逐漸把茅臺酒廠建設成酒類行業中的佼佼者,現已擁有總資產26.45億元,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國家一級企業、全國白酒行業唯一榮獲“國家企業管理最高獎——金馬獎”的企業。在繼“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奪取金獎之后,又多次獨攬國內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之冠、14次榮獲國際金獎。萬般榮耀集于一身,王者風范顯露無遺。

1978年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茅臺酒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相繼開發出43度、38度、33度茅臺酒鄉級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口味。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引導了酒廠向公司體制轉變,1997年1月,茅臺酒廠成立了有限責任公司(集團),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1999年,茅臺酒廠集團公司實現股份化,成立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由20世紀60年代大學畢業就來酒廠工作的季克良同志出任公司董事長。在白酒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茅臺集團1999年銷售總額達12.06億元,實現利稅6.38億元、利潤3.01億元,并繼續朝著建設規模效益型和多元化生產的現代企業道路闊步前進。

圖1-3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茅臺酒廠資料照片

目前,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茅臺酒年生產量已突破30000噸。43度、38度、33度茅臺酒拓展了茅臺酒家族低度酒的發展空間,先后推出的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滿足了中低檔消費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陳年茅臺酒,填補了我國極品酒、年份酒、陳年老窖的空白,在國內獨創年代梯級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檔、極品三大系列100多個規格品種,全方位躋身市場,從而占據了白酒市場制高點,稱雄于中國極品酒市場。

2014年茅臺酒廠集團公司白酒產量同比增長4.86%,白酒銷量同比增長2.29%。其中,截至2014年12月20日,茅臺酒銷量增長9.8%,銷售收入增長5.3%;茅臺系列酒銷售收入近10億元,同比下降50%;習酒銷售收入15.8億元,同比下降40%多。2014年茅臺酒廠集團公司企業總資產達828.85億元。

圖1-4 現今的茅臺酒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什邡市| 潜山县| 安庆市| 大名县| 盐津县| 康保县| 滁州市| 伊通| 阿城市| 阳江市| 石门县| 睢宁县| 牡丹江市| 延津县| 姚安县| 宜川县| 龙里县| 巴彦淖尔市| 黔西县| 怀仁县| 嘉荫县| 二连浩特市| 石狮市| 龙南县| 阳泉市| 江阴市| 高淳县| 巢湖市| 建湖县| 灵丘县| 渭源县| 沈丘县| 彰武县| 新津县| 瑞安市| 健康| 桓仁| 镇坪县| 沭阳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