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定諤的貓:改變物理學的50個實驗
- (英)亞當·哈特-戴維斯
- 1434字
- 2021-01-12 10:45:58
1581
研究人員:
羅伯特·諾曼
研究領域:
地球科學
實驗結論:
自由漂浮的羅盤指針會深深扎進水里,指向極點
磁北極在哪里?
追逐羅盤指針
在海上漂泊了近二十年后,羅伯特·諾曼在英國倫敦附近定居下來,成了一名設備制造商。他的工作主要是制造羅盤,因為羅盤是水手最重要的導航設備。諾曼用鐵來打造羅盤的指針,然后利用天然磁石(一種名叫“磁鐵礦”的石頭)對指針進行磁化。
諾曼相當了解磁偏角現象——羅盤的指針并不總是指向正北方——不過很快他又發現,除了水平偏角以外,羅盤指針還會往下沉,或者用他的話來說,“下傾”,于是諾曼決定深入探查其中的奧秘。

諾曼注意到,哪怕是質量最好的羅盤指針也無法保持平衡,哪怕支點的位置非常精確,指針的北端依然會微微下傾,因此他不得不在指針南端添加配重。有一天,諾曼制作了一套相當精密的指針和支點,結果卻發現指針斜得厲害。為了減輕指針傾斜的程度,他決定把它截短一點。諾曼在筆記中寫道:
“結果我把指針截得太短了,辛辛苦苦做好的東西立即變成了一堆廢品,我感覺怒火中燒,于是我下定決心,非得弄明白這件事不可。”
諾曼決定制作一件工具——今天我們稱之為“磁傾儀”——來探究這種現象,不過首先他想搞清楚指針北極下傾的原因:僅僅是出于磁場的影響,還是指針北端從磁石里吸收了什么“笨重的物質”?
第一個羅盤
-
諾曼在天平的一端放了幾塊鐵,然后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了一些鉛塊,使天平保持平衡。接下來,他用磁石將鐵磁化后重新放回盤子里,并記錄了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你會發現,鐵在磁化前后的重量完全相同。此外,如果羅盤指針北端從磁石里吸收了什么物質,那么它的南端理應出現同樣的變化,二者相抵消,指針北端不應該下傾才對。

酒杯實驗
-
現在,你可以找一段大約2英寸(約5厘米)長的鐵絲或鋼絲,然后把一個軟木塞穿在上面。木塞的大小足以帶著鐵絲漂浮在水面上。
接下來,你應該找個比較深的玻璃杯,如果沒有,碗、水杯或者其他容器也行。在容器里裝滿清水,然后把它放到平穩無風的地方。完成這一步以后,請小心地切削穿在鐵絲上的軟木塞,讓它剛好能夠帶著鐵絲懸浮在水面下大約兩三英寸的地方,既不下沉也不上浮,同時木塞兩頭露出的鐵絲也在水面下保持平衡,就像一根完美支撐的杠桿。
換句話說,把軟木塞穿在鐵絲上以后,諾曼小心地切削木塞,讓它正好能夠帶著鐵絲漂浮在水面上。當然,他自己的筆記中寫的是“懸浮在水面下方”,但這顯然不可能做到,所以我們不妨認為,在他的實驗中,水差不多剛好淹沒了軟木塞和鐵絲。
接下來,諾曼取出水中的鐵絲,用天然磁石將它磁化后再放回水里。“……你會看見鐵絲繞自己的中點旋轉,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前面描述過的下傾……”
水中的指針可以自由地在三個維度上運動,清晰地指出磁力最強的方向。水提供了理想的實驗環境,機械裝置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它們的摩擦力太大。
測量緯度
-
諾曼希望能夠制造一種儀器,利用磁針傾斜的角度直接測量緯度。因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假設,離北極越近,磁針下沉的角度——或者說下傾的程度——就越大,二者之間很可能是穩定的線性關系。不幸的是,事情沒有這么簡單,不過諾曼的確造出了精密的磁傾儀。
接下來,諾曼開始思考天然磁石的磁場:“當然,我個人認為,如果這種特性(磁力)能夠通過某種方式轉化為人類肉眼可見的實體,那么它應該是球形的,圍繞在磁石外面……”
這個想法真的很棒,但諾曼最后還是和正確的結論失之交臂。直到幾年以后,威廉·吉爾伯特才發現,地球本身就是一塊巨型磁鐵,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所以羅盤指針才會下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