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生于憂患
- 少年能有幾多愁
- 作者阿旭
- 1740字
- 2021-04-07 09:08:00
家里亂極了,神鬼不得安生,從小到大都這樣兒,我在家久了肯定會瘋掉。
再說說我爹,他老實巴交的人又好說話,人家找他幫忙,遞給他一根煙,他丟下飯碗跟人家就走。
我爹很奇怪,樂于助人,喜歡干別人家的活兒,干的時候談笑風生。而自己家的活兒他卻很少干,干的話感覺吃虧,一邊干活一邊抱怨個沒完,像個受了委屈的怨婦,我從不和他合伙兒干活,嚴重影響我的心情。
我爹對家務活兒不管不問,挑大糞的差事由我和我媽來做,地里的活兒跟他沒關系,全是我媽一個人承擔。
我媽心里委屈,常一邊干活一邊指責他,她心中不滿,常發牢騷,我很無辜,為什么我要受她啰嗦的折磨呢?
我媽常掛嘴邊的話是,你爹除了做生意,其他的活兒一律不做,他邋遢,衣服不洗,牙不刷,吃過飯的碗筷扔在桌子上任由它發霉發臭。他是個懶人,自從我嫁給你爹,他在家就躺在床上看電視、抽煙,遺傳了你奶奶貪圖享受優良基因。他跟他老子一點兒都不像,人家在家勤快的很,你奶奶一輩子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你老娘我一輩子受苦的命……
爸媽忙忙碌碌,他們兩個老愛斗嘴,外人“找事兒”,我媽嘮叨,一天到晚“念經”,她討厭別人打擾我們,而他們偏偏這么干,一天至少七八個人進我們家的門……
真煩人,農村這點兒很討厭,一個村里的人互相認識,有些人很賤,屁大的事兒,動不動就麻煩人家。用我媽的話說,他們不要臉,我們家坐落在村子最北面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
十幾年來,讓我最頭疼的一件事莫過于我媽在我耳邊重復著她的“悲慘歷史”——你爺爺奶奶對我們一家人不管不問,他們偏心,你爹不像是他們親生的,他們眼里沒我們一家人,他們和咱們分家后,跟咱們一家人斷了血緣關系,小時候家里窮,你爹常年在外打工賺錢給我買奶粉,你媽我一個人在家照顧你,你不爭氣,徹夜哭個沒完沒了……
你媽吃不上飯,一個一米六八的婦女被一個嬰兒鬧的瘦到皮包骨頭,爺爺奶奶像是死了,一年到頭不踏進我們家門半步,就算我們娘倆餓死了,他們也不會給咱娘倆收尸的……
總之一句話,我媽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如果父母不喜歡他們的兒子也必定不喜歡這個兒子的媳婦和孩子……
將近20年來,受我媽的影響,我對農村婦女的嘴產生了恐懼癥,受不了有人在我耳邊嘮叨,我不敢在農村娶妻生子,想想都后怕!
我有一個心愿,必須要走出農村,遠離農村的各種瑣事!
大學無望,我為此而迷茫了整整一年,蘇潔說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我又重新燃起一絲希望之火。
高一暑假,我吃過飯后,收拾碗筷,躲在屋里,閉門不出,耳朵里塞著10元錢的耳機,看文學書籍、寫書。
我很天真地想,如果考不上大學,努力寫書或許是我走出農村的唯一出路。我常寫作到凌晨,第二天六點準時起床,嚴格要求自己,絕不睡懶覺。
我有一種危機感,高考很可能落榜,然后外出打工幾年后,我爹媽必定逼我相親結婚,然后和他們一樣,在農村過一輩子,賺不到錢,老婆罵我沒出息。
我整個暑假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在將近20多個夜晚,我焦慮到失眠、胸悶氣短,像命不久矣。
夜晚時分,我一次又一次地從床上爬起來,通宵達旦地寫作,寫作進步神速,根據高中故事改編的小說寫到了高一結束。
我對此書充滿信心,它必定改變我的命運。
我小學讀了七年,初中三年,高中一年,歷經十一個暑假,這個暑假是我最壓抑、最焦慮、最充實的一個暑假,也許這就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成長吧?
總有一天,我要長大,在時間的催促下,邁入不同的人生階段,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我提前逼自己成長,想得太多也好,做好準備也罷,我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
上完高一的我成熟了,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長的壓力,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失眠焦慮,我緊緊握住手中之筆,在本子上寫下一章又一章小說,記錄青春的兵荒馬亂。
我是農村的孩子,想要走出農村,只能逼自己一把,別無他法,不在乎寫作是不是正確的方法!
高一假期告終,高二開始了。
校園里再次熱鬧起來,出現了一年前的熟悉的人來人往的畫面,一批意氣風發的高一新生春風滿面地前來報到,邁入新的學業征程,開啟一段新的校園生活,像一年前的我們那般對高中生活充滿期待。他們將在這里度過三年青春,我們已度過了一年,剩余兩年。
我忽然產生了一絲留戀之感,我想起我們502宿舍的那位學長,自宿舍散伙兒后,我見到他的次數屈指可數,他說的對,二高很小也很大,離開宿舍后,大家見面的機會不多了,他畢業了,我不知道他是否金榜題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