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如也,繹如也,以成。”

分析

子語魯大師樂 語:告訴。《論語注疏》云:“於時魯國禮樂崩壞,故孔子以正樂之法語之,使知也。”魯大師:魯國的太師。太師是樂官之長。《周禮》云:“太師,下大夫二人。”天子有兩個太師,諸侯應該只有一個太師。樂:音樂的原理,這里應該是指祭祀、宴會等正式場合的禮樂演奏。《孔子家語》記述此文在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魯后。

樂其可知也 指由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判斷音樂演奏得是否得當。《禮記·樂記》云:“唯君子能知樂,樂正而后可知。知樂則幾于禮也,禮樂皆得,謂之有德。”

始作,翕如也 始作:剛開始演奏。演奏應該是以敲擊編鐘開始。編鐘聲音清越,音樂演奏時以此開始,可以借此使場面安靜下來,吸引大家注意力。翕:指聲音盛大。《論語集解》云:“言五音始奏,翕如,盛也。”《廣韻》云:“翕,盛也。”如也:形容音樂之貌。

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從:通“縱”,放開。錢穆注:“鐘聲既作,八音齊奏,樂聲自此放開。”純如:指人的歌詠聲和樂聲相應和,不雜糅。皦如:指各種樂器的聲音此起彼伏,音節清楚、分明,鐘鼓笙瑟之聲無相奪倫也。繹如:指余音悠長,裊裊不絕。

《論語義疏》云:“正樂初奏,其聲翕習而盛也;又舒縱其聲,其聲則純一而和諧,言不離析、散逸也;雖純如而如一,其音節又明亮皎皎然也;聲相尋續而不斷絕也。奏樂如此,則是正聲一成也。”

【譯解】

孔子告訴魯國太師奏樂的事,說:“音樂是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知曉它的:開始演奏,盛大的樣子;進一步放開,眾音協調一致,音節清晰分明,旋律間續不斷,最后完成。”

【邏輯】

禮樂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國風,音樂盛大代表政治清明,樂聲和諧統一代表民心順服,音色清晰明亮代表價值觀明確、是非分明,旋律間續不斷代表福澤深遠。《禮記·樂記》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探索| 广东省| 皋兰县| 湖口县| 新民市| 卓尼县| 金川县| 广安市| 句容市| 仁布县| 英德市| 水城县| 儋州市| 永泰县| 江阴市| 彭水| 江安县| 正阳县| 罗源县| 盐津县| 南平市| 巴青县| 定结县| 伊川县| 新和县| 木兰县| 河南省| 德清县| 美姑县| 郎溪县| 军事| 武义县| 阜南县| 绥芬河市| 合水县| 丹寨县| 汪清县| 松溪县| 伊川县| 银川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