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部地區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青塘鎮謝村村村委訪談

受訪者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46歲

籍貫: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青塘鎮謝村村

婚姻狀況:已婚

文化程度:大專

村委職位:黨支部書記

訪談地址: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青塘鎮謝村村便民服務站

訪談時間:2019年1月27日17:00

前幾天,因為“精準扶貧”縣際交叉檢查的原因村委一直很忙,今天,即使是周日,村委干部仍然在加班加點完善、整改文件,基層著實辛苦。我在村委幫忙的這幾天,得到過一些宣傳單頁、年終總結等一手資料,也斷斷續續問過幾個問題,今天才有時間坐下來正式進行訪談,以下是訪談記錄:


訪談員:書記,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配合我訪談,我想了解一下咱們村的基本村情,比如說男女比例、主要特產、經濟來源及歷史人文等,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嗎?

受訪者:可以,我們村區域面積11.2萬平方千米,共有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815戶,3536人,男女比例6∶4。耕地面積1779畝,山地面積22000畝。主要發展臍橙、烤煙、水稻制種、生豬、白蓮、雞鴨魚鵝等產業,這也是我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我們這里有毛澤東舊居、蘇維埃政府遺址等紅色故居,僅我們謝村就有200多名登記在冊的紅軍革命烈士,我去找一下我們的英烈譜(說完就去檔案室翻找文件)。

訪談員:好的,這個我們待會再仔細看,先大概了解下農民工情況吧,比如說有多少人在外打工,主要流向是哪里?

受訪者:我們村有1000多名青壯年在外打工,贛州、福建、上海、廣東、北京等地都有,主要是北上廣一線城市。在機磚廠或者電子廠做普工、水電工之類的苦力活居多。當然也有幾十個在外面開工廠、開公司的。

訪談員:那您知道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情況嗎?

受訪者:大都是在外面打工十年八年后再回來自己創業,有的搞果業開發,有的開個體工商店,還有自己辦小企業的,大概有八九十個人。

訪談員:那您知道有農民工返鄉創業失敗的情況嗎?

受訪者:這種在外面就業回來的一般都會成功,因為其不僅學到了一套經驗流程而且目標明確、見識廣,學到的東西多,成功的概率也就大。

訪談員:那有外地人來我們這里創業的嗎?效益如何?

受訪者:有,像水稻制種和烤煙就是外地人引進來的;至于效益嘛,這個都是靠管理,管得好就賺錢,管不好的話要么保本要么虧本,什么都要靠“專”和“精”兩個字。

訪談員:嗯,像這種引進產業是他們自己管理還是我們村委管理?

受訪者:他們自己管理,我們參與。

訪談員:那為了支持農民工創業,我們這邊有什么扶持政策嗎?

受訪者:這個要看情況,比如開店,個體戶只要信譽良好都可以采用政府貼息貸款融資方式,貧困戶也有貧困戶貸款,單戶最高貸款額度為8萬元,我們是非常支持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我們鎮是著名的富硒小鎮,蔬菜基地土壤屬于富硒地,種出來的菜也是富硒蔬菜。我們在社崗跟河背有兩個共計500畝左右的基地,大概有50個大棚,10畝一個大棚,1戶或者3戶、5戶人家可以認領一個棚。我們請了山東蔬菜專家過來統一指導種辣椒,統一管理、統一租賃、統一流轉、統一銷售,就是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只需要認領,派人去勞動就行。

訪談員:這個大棚蔬菜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參與嗎?還是說需要競標?

受訪者:主要看報名人數,現在好多人報名,但是不一定都能成功認領。有些人只是聽到了,頭腦發熱就報名了,真正想做的時候就會感覺很為難,覺得這個賺不了錢、好難、沒意思……所以,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賺錢的層面,卻沒有認識到實踐過程的艱難性。像去年有七八個人報名,但真正認領的只有兩個人,30畝一個,每畝補助兩萬塊。

訪談員:這些政策是否遇到過特殊情況,您覺得需要改進嗎?

受訪者:政策很多而且大部分也很好,但是落地的時候因人、因村情、因地方不同,很多政策實施得并不是太理想。比如搞光伏發電產業,我們這邊的老百姓積極性并不高,一是不肯搞,二是光伏發電這個產業投資雖然不算大,但是這個效益時間太久回報太低,要八到十年才能回來,老百姓就不愿意去做。

訪談員:這個光伏發電具體是什么情況呢?

受訪者:光伏發電就是太陽能發電,這個上面有政策,每一戶可以安裝5kV,困難群體可以融資3.5萬左右的錢,貼息貸款,但是好多人不去搞,因為這個效益回報周期很長。

訪談員:那我們村里自己有搞嗎?

受訪者:我們村委自己有搞,搞了個大的。訪談員:那您覺得這個效益怎么樣?

受訪者:這個是扶貧資金貸款的100萬塊錢,大概去年到現在也就花了10萬塊錢,這10萬塊錢,其實回報很低,100萬塊錢單利息就不少了,還要管理,所以回報的周期很長,這是一個方面。當然,上面的政策初心很好,但落地生根的時候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我覺得政策應該因地、因區域用不同的辦法去對待,不能千篇一律全國一個政策,比如江西和廣東福建兩地有一定的經濟差距,某個政策對于廣東福建地區的村民來說,可能無足輕重,而對于江西地區的村民來說,可能平臺相對又太高,就像烏鴉喝水——望塵莫及。所以,我們的政策應“因地制宜”,所有的錢應該用到關鍵之處,分清輕重緩急,不能一蹴而就。

訪談員:嗯,是的,一個政策從頒布到實施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像我們這種高校調研員下基層去了解實際情況,我們所有調研結果會反饋給國家相關部門,希望能對國家政策層面產生積極影響。接下來我想了解一下土地流轉的問題,因為剛剛您講的制種、臍橙、水稻制種等都會涉及土地流轉這個問題。

受訪者:我們黨的十九大提出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土地所有權是國家的,但是這個使用權永遠是農民的,這個政策不會變。土地流轉因村、因小組不同而不同,比如上下大坪、稠田角四個小組可以統一流轉,其他小組不可以流轉,一年300~400元/畝的租金。比如制種烤煙,或是栽某種東西可以一起流給一個老板來帶領大家一起搞,即“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反正虧了是老板的,賺了是農民的,農民就是賺工資和流轉費。

訪談員:那流程一般是怎樣的呢?

受訪者:一般都是把小組所有成員聚集起來開會,假設我們這個小組總共有45畝地,第一步,我們先確認每家每戶的土地大小;第二步,確認簽字;第三步,共同商議這45畝地今年或者兩到三年中準備租給哪個老板來發展哪種產業;第四步,商議大概租金數目;第五步,確認大家是否同意參與,然后簽字確認。

訪談員:每個小組的成員挺多的,他們的田地是在一個地塊嗎?

受訪者:一般不在一個地方。

訪談員:那豈不是很分散嗎?

受訪者:我們一般是四個小組一起搞,一起開會,單獨一個小組是搞不了的,因為實際情況是小組成員的地都是東西南北很分散的。

訪談員:那有沒有某一個小組的某一個人或者是某幾個小組的好幾個人不想流轉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怎么辦呢?

受訪者:這個不是流轉,一般是轉租1到3年,也不會很長,流轉一般是10年、20年或是30年,很長的時間,但是我們這個是短時間轉租。

訪談員:那您覺得我們村在治理方面有特別難搞的事情嗎?

受訪者:有,首先村民思想比較傳統保守,很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比如說制種,用機械好一點,但是很多村民聽不進去,覺得用牛搞了一輩子,沒必要用機械,不能接受新事物。

訪談員:那這個大型機械的購買,是大家湊錢嗎?

受訪者:這個購買農機有補貼,像大的公司、大的合作社基本不用掏錢。思想陳舊,生產方式比較單一,新技術很難引進來。如果我們強行去弄,他們就會很生氣,說我們干部胡作非為等,所以這是制約我們村發展的一個瓶頸——新的東西接觸不了,舊的東西一直延續下來。還有就是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參與創業、就業積極性不高,自我發展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嚴重,這些都很影響我們村的發展。

訪談員:了解了,再次感謝您接受今天的采訪。目前,我們學校有個百村調查的項目,想找一百個有特色的村授牌觀察,如果您有意愿成為觀察員的話,我跟我們老師說,具體責任、義務我們老師后期會和您電話溝通,但是能不能成為百村中的一村,要看最后的評估。希望我們村能較以前在工作研究或者其他方面有大的突破。

受訪者:可以,只要是好的東西,對我們整村發展有幫助的,我都愿意接受。

訪談員:好的,我需要了解的暫時就是這些,后期有什么遺漏的再聯系您。

受訪者:可以。

訪談員手記

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次回鄉與村委一個禮拜的短暫相處,使我深刻地理解了基層的辛苦,雖然依舊會有村民質疑的聲音,但是不可否認,基層干部確實是在為人民干實事。謝村村設黨總支部一個,黨小組4個、黨員68人,村“兩委”干部7人,其中女干部1人(即婦女主任),大專學歷2人,高中學歷4人、初中學歷1人,平均年齡45周歲以下。從村干部結構及平均年齡來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尤其是高學歷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團隊偏中老年化,缺乏年輕活力,學歷素質有待提高,農村治理水平偏低;青壯年勞動力基本在小年左右“返鄉”,正月初六左右集體“返城”,留守農村的皆為“996138”“99”指老年人,“61”指兒童,“38”指婦女。團隊,整體村民文化素質偏低,本該建設美麗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卻最終熬成了“客”, “傷離別,離別雖然在眼前”。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不離別又能賺錢?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訪談員: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謝清玲)

附件:文中提到的大棚蔬菜報名通知,僅供參考

關于開展青塘鎮2019年大棚蔬菜基地經營主體意向報名的通知

各位鄉親:

2018年我鎮打造建設了300畝社崗高標準大棚蔬菜基地,全部由政府主導,農戶自主經營,有11戶經營主體,基地全部種植辣椒,市場反應良好,目前批發價為2.5元/斤,預計畝產可達1.5萬斤以上。

為做強大棚蔬菜產業,帶動更多農戶致富,2019年我鎮擬在河背村東湖組、社崗村王下組、磨盤組、孫屋村土圍組規劃打造千畝連片大棚蔬菜基地,模式及扶持政策參照社崗大棚蔬菜基地,即“七統一分”:統一基地規劃、統一建設大棚、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分戶經營(每戶控制在10畝左右)。扶持政策參照《關于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的實施意見》(寧辦發〔2018〕13號)文件精神。資金獎補:每畝高標準鋼架大棚由市、縣兩級政府共補助2萬元。信貸支持:符合貸款條件的種植戶每畝獲得銀行貸款2萬元,縣財政給予貼息3年。技術支持:統一聘請山東蔬菜專家提供技術服務,政府每年補貼工資5萬元。基礎設施支持:政府統一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歡迎各位到社崗蔬菜基地實地考察了解,也可到鎮政府和各村委會詳詢(鎮政府陳×× 135××××3379,李×× 134××××8098;社崗合作社負責人種植戶黃×× 187××××6967)。有意向的農戶請元宵節前到各村村委會報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佛学| 永春县| 监利县| 阜平县| 阿合奇县| 射洪县| 辉南县| 易门县| 吴江市| 白水县| 资溪县| 紫金县| 沅江市| 乐东| 安吉县| 柳河县| 中西区| 南开区| 巴彦县| 得荣县| 军事| 思南县| 来宾市| 东阳市| 乐亭县| 白朗县| 高安市| 定安县| 康平县| 金溪县| 湄潭县| 阳曲县| 望城县| 北流市| 汉沽区| 儋州市| 左贡县| 郴州市| 宁海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