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創業故事:創業鋪就脫貧致富路
- 操家齊
- 3452字
- 2021-01-27 15:09:31
在廣州開工廠的魏叔
受訪者基本情況
性別:男
年齡:36歲
籍貫:江西省安遠縣鶴子鎮大輋村
婚姻狀況:已婚
文化程度:初中
打工時間:2002—2012年
創業類型:外地創業——加工業
創業地點:廣東省廣州市
訪談地點: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孔田鎮太平村
安遠縣地處江西省贛州市南部,是贛南18個縣里唯一沒有通火車的地方,前幾年還被稱作“三無縣”——無火車、無高速、無國道。安遠縣還是贛南采茶戲的發源地,中國臍橙之鄉,中國楹聯之鄉……臍橙遠銷歐美,楹聯文化頗受贊譽,然而,盡管擁有那么多光環,安遠縣仍然被評為了全國重點扶貧縣。在這綠水青山里,最不缺的就是旅游資源,一堂生動地展示家鄉風采的大學語文課上,安遠特色讓我的同學們眼前一亮,然而,在了解完交通后大家都望而卻步。觀音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神話動人,地勢宏偉,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前來膜拜,然而,路況堪憂,投資者卻也都止步了……山里人生存大多兩種選擇,一是留守種養,二是外出打工,創業的比較少。今天的這個采訪對象則是比較有路數的創業者之一。
由于在外地廠里工作,工作時間結束得比較晚,所以受訪者回老家比較遲,在大年三十晚上才有時間接受我的采訪。這天晚上,天氣還不太冷,受訪者也是大輋村的移民,現在居住在孔田鎮,離我家不遠。吸取了前面的教訓,我在去他家之前先打了一個電話,確認了他在家我才出發。我是一個人騎車去的他家里,一路上我都在想,大年三十去人家家里打擾,會不會不好?人家那么忙我還使勁打電話,會不會很沒有禮貌?想著想著就到受訪者家里了,到他家以后長輩們都很熱情,一下子就打消了我這一路上的顧慮。在訪談過程中,受訪者的父親還來問候我們,給我講了講他以前在圩上演講的故事,很幽默。由于生意忙,受訪者去年剛結婚,小孩才出生不到兩個月。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友善。
訪談員:叔叔今年多少歲?
受訪者:我1983年出生,今年36歲了(我們這邊都是講虛歲的)。
訪談員:在開廠之前有打過工嗎?從事什么工作呢?
受訪者:大概18歲的時候就去打工了,先是在福建做了一年,幫人家割松油;19歲到28歲這期間就一直在廣州了,幫人家做絲印,從學徒做到自己成了師傅,工資越來越高。學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訪談員:那您是怎么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呢?為什么要選擇創業這條路呢?
受訪者:這主要是人的一種上進心吧,為了個人、家庭、生活,趁著年輕就想著要去闖一闖,想要追求更好的。
訪談員:從您開始創業到現在這個過程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呢?
受訪者:首先是親朋好友的支持,在精神方面,也在資金上面支持我,最開始工廠的啟動資金是16萬元,我們本金有12萬元,問親戚朋友借了4萬元,親戚朋友借的不用還利息的。然后我和一個合伙人從零起步,招工,找廠址,拉訂單。做了大概3年的樣子就分開了,我做我的他做他的。
訪談員:訂單是從哪里來呢?
受訪者:首先就是自己要能跑;其次就是因為我一直是從事這個行業的,所以比較熟悉,有一些老朋友幫襯;最后,有一些同行朋友們,他們有時候趕不完的訂單會分一些給我,算是互相幫忙。其實每個行業都會有它的市場,多走走行業的行業鏈上下兩邊,就比如說化妝品公司,還有吹瓶廠什么的。多發名片,多交一些朋友,對接訂單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訪談員:這期間遇到過哪些困難呢?
受訪者:最怕的就是招不到工,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經常拉到了訂單可是人手卻不夠了;還有環保這一塊,環保證一直都辦不下來;資金上面也遇見過一些困難,有時候客戶的款打不過來,這邊就要發工資了,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發工資;還有時候,把貨做壞了,能返工的返工,實在不能返的就要賠貨款了。印象最深刻的那次,當時我們的絲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吹瓶廠那邊的瓶子沒有通過化妝品公司的檢驗,我們的工資又是吹瓶廠支付,可由于化妝品公司沒給吹瓶廠打錢,所以我們的工資也被卡死了。
訪談員:那有沒有遇見過把貨發過去,對方帶著貨款消失的情況?
受訪者:有有有,每年都有這樣的,年年都有幾萬塊飛走。今年就有差不多3萬塊錢沒收到,電話關機的和電話不接的,也有些欠錢的人會接電話,但是他說沒錢你也沒什么辦法,一般這樣的賬都是要不回來的。其實不止我們,每個行業都會有這樣那樣要不到的賬,也都挺正常的。
訪談員:有得到政府的什么幫助嗎?
受訪者:這個沒有,因為我這算是私人企業,還沒牽扯到政府。
訪談員:您覺得您創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受訪者:我這都還在創業,不能算是成功了,不過我能走到現在這一步最主要的也是因為自己的一種上進心,敢闖敢做;其次就是自己前期積累的經驗了,我還在打工的時候,從一個月300塊錢工資的普工做到技術人員再到管理人員,一直都在這個行業,做了也差不多快10年了,學到的東西自然比較多,這些年的生意也還算順手。
訪談員:您覺得當今創業行情如何?
受訪者:我們這一行行情是越來越不好,一直在走下坡路,不過這幾年大家的生意都很差,主要原因就是環保問題,大家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那些裝化妝品的玻璃瓶子都是可以回收的,就造成了這幾年的絲印生意越來越難做。
訪談員:您了解當地政府對農民工創業有哪些扶持政策嗎?
受訪者:沒有,因為一直是在外地發展的。像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工廠數都數不過來,政策哪里顧及得到。
訪談員:您覺得自己的項目要進一步發展,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樣的支持呢?
受訪者:廣州的工廠我是沒什么想的了,不過我想在老家開發一個帶點旅游性質的生態園,種一些水果,像桃子、梨什么的,一年四季來旅游的人都有水果吃的那種。地方已經選好了,現在開始兩邊發展,老家動手開發投資,廣州那邊先繼續營業。可能等生態園步入正軌以后就會慢慢把廣州的生意放掉,回老家發展。因為現在我們南鄉(安遠縣南邊所有鄉鎮合稱)的旅游業是比較受重視的,生態園剛好可以蹭一下三百山和東升圍這幾年的熱度,希望政府在資金和審批方面能有優惠政策,貸款利息不要太高,額度能大一些,期限能夠寬一點,畢竟這也是對生態的充分利用。
訪談員手記
東升圍,地處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鎮崗鄉老圍村境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大的客家方形圍屋。東升圍始建于清道光時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由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圍內懸掛有清朝皇帝御賜的牌匾。
安遠三百山位于江西省安遠縣東南部邊境,是安遠縣東南邊境諸山峰的合稱。東鄰尋烏縣,地跨欣山、鳳山、鎮崗、三百山、高云山五鄉。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處,屬武夷山脈東段北坡余脈交錯地帶,是長江水系之貢江與珠江水系之東江的分水嶺。三百山是東江的發源地,是香港同胞飲用水的源頭,也是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特殊意義的旅游勝地。三百山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發現,1985年被安遠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5月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5年7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6月被全國保護母親河工作領導小組命名為“首批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生態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9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絲印,即絲網印刷,是將絲織物、合成纖維織物或金屬絲網繃在網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學制版的方法制作絲網印版。現代絲網印刷技術,則是利用感光材料通過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絲網印版(使絲網印版上圖文部分的絲網孔為通孔,而非圖文部分的絲網孔被堵住)。印刷時通過刮板的擠壓,使油墨通過圖文部分的網孔轉移到承印物上,形成與原稿一樣的圖文。絲網印刷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簡易且成本低廉,適應性強。絲網印刷應用范圍廣,常見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畫、招貼畫、名片、裝幀封面、商品標牌以及印染紡織品等。而就環保方面而言,絲印則是重污染工藝。其制版過程產生顯影液,使用的油墨則產生油墨桶,清理時則產生清洗廢水或廢抹布。
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受訪者是一個胸中有理想,做事有計劃,對未來有抱負的人,他一心撲在事業上,35歲才成家,成家后事業和家庭能夠一碗水端平。盡管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走的每一步都好像有條不紊,盡在籌謀之中,訪談過程中,他談起從前的事云淡風輕,講起以后的計劃躊躇滿志,躍躍欲試。
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最后都將回到家鄉,但是,他們回到家鄉后將從事什么工作?是種田?抑或是在家里找一份工,繼續在打工路上苦挨?
以我之拙見,大山旅游業正炙手可熱,鄉村公路建設也已經成熟,況且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年農民工應該多如受訪者魏畢辰這般胸懷故鄉,有遠見。在新時代依靠故鄉,在故鄉走出一條別具一格的致富路,將家鄉所擁有的最寶貴的綠水青山、清新空氣告訴世人,不吝惜于同城市人一起分享!
(訪談員:江西農業大學 魏釔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