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曹操建虎豹騎兵團

1.曹操、袁紹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歷史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時代,隨后涌現出一批豪杰人物。曹操和袁紹就在其中,他倆小時候是同學,后來都在外戚何進手下當值。要說袁紹還是曹操入仕的貴人,只是后來為爭天下才成了對手。

袁紹勢力是曹操在河北強大的對手之一。易京之戰,袁紹統一了河北,再無后顧之憂,且兼并公孫瓚的軍隊,實力大增,意欲南下爭天下。官渡之戰,袁紹大敗后一病不起。袁紹病死之后,他的勢力在曹操的打擊下遭到慘敗,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嚇得投靠了烏桓。

烏桓,中國古代民族之一。《漢書·地理志》云:“上谷至遼東,地廣民希,數被胡寇,俗與趙、代相類,有魚鹽、棗栗之饒。北隙烏丸、夫余,東賈真番之利。”東漢為了保持正常貿易,在沿邊設立胡市及進行監督保護的護烏桓校尉。護烏桓校尉所屬的上谷寧城(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區以南,宣化區西北寧遠堡一帶)為重要胡市,并修筑南北兩部質館,收留烏桓與鮮卑人質,以保證互市的正常進行。為了穩定邊境,從東漢光武帝永平十五年到東晉建武之年的200年間,在現在的寧遠堡兼職任職的護烏桓校尉就有23任。護烏桓校尉初期是以軍事執掌為主,后來主要掌管烏桓、鮮卑部落的安撫、賞賜、管理互市貿易以及護烏桓、鮮卑大人朝貢天子、納貢質子等事項,使其為漢偵候、守邊。護烏桓校尉的設置為穩定漢朝政權起了很大作用,有效促進北方地區貿易,帶動了經濟發展,使人煙稀少的翠屏山(今張家口東西太平山)、翠屏口(今張家口大境門)以南的寧川地區日益繁榮,加快了民族大融合,使北邊與內地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東漢末年,烏桓趁天下大亂向內地侵擾,今張家口一帶成為烏桓的統治地區。

烏桓時期,張家口地區是比較發達的。烏桓以畜牧業為主,史稱其“俗喜騎射,弋獵禽獸為事。隨水草放牧,居無常處。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畜牧業頗發達,馬、牛、羊甚多,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烏桓主要以牛馬等牲畜求市,交易量相當大。而烏桓換回的除“精金良鐵”外,還有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如糧食、布、帛、繒,以及其他“珍貨”。

據考古,烏桓墓葬出土的鐵斧、鐵錛、鐵鋤等農具,有些還鑄有漢字。說明這些農具大多來自中原漢族地區,為烏桓部眾發展農業提供了一定條件。但在塞外,特別是張北以北,他們仍以畜牧為主。

烏桓手工業也有一定發展,其中較為重要的有鑄銅、冶鐵、制陶、紡織等。大多控制在部落大人手中。王沈在《魏書》中稱,烏桓“大人能作弓矢鞍勒,鍛金鐵為兵器,能刺韋作文繡、織縷氈”。說明大人控制了軍器等重要手工業的生產。

軍事上,烏桓突騎西漢時久已聞名。烏桓突騎和烏桓宿衛是從烏桓兵中精選出來的,不僅脫離了原來的邑落,而且也脫離了烏桓社會,這是引起烏桓邑落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冷兵器時代,沒有哪一個兵種的重要性可以和騎兵相提并論。無論是機動性、突擊性、戰斗力,其他兵種都難以望其項背。可以說,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是一個古代軍事強國的標配。其作戰功能和現代戰爭中的戰斗機類似。

烏桓從未平凡。眾所周知,烏桓是袁紹的堅固后盾,于是烏桓成為曹操的心腹之患。

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和袁紹實力懸殊。曹操一直不敢下決心和袁紹打,但是當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擺在曹操桌案上的時候,曹操下定了決心。官渡之戰,雖險但并不是最大的危機。曹操最大的危機其實是北征烏桓,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挑戰。勞師遠征,山高路險,錯走一步就會導致全軍覆滅。曹操那時己53歲,決定北伐烏桓,是為征討以烏桓為依托的袁氏兄弟。

曹操擔心袁氏利用烏桓東山再起。烏桓在袁紹時期雙方就已結盟、和親。烏桓首領還得到袁紹的冊封。袁紹依靠烏桓的勢力達到了兼并公孫瓚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鏟除袁紹殘余勢力最有利的時機,自然就是雙方的聯合尚處在萌芽狀態時。曹操北征烏桓,勢在必行。

建安十一年,曹操計劃著要追殺袁尚、袁熙,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勾結三郡烏桓。曹操于是遠征烏桓,殺了三個烏桓首領,對逃往遼東的袁氏乘勝追擊。遼東公孫康為避禍事,設計將袁尚、袁熙騙至府中斬首,將二人首級獻與曹操。袁氏一族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惠安县| 娄烦县| 金华市| 客服| 湘潭县| 江川县| 英山县| 元谋县| 保亭| 邢台县| 汽车| 太保市| 新竹市| 黎平县| 鹿邑县| 太和县| 洪泽县| 彭阳县| 蒲江县| 南康市| 广元市| 南城县| 怀集县| 石渠县| 四子王旗| 台江县| 兰考县| 江西省| 全州县| 永年县| 同德县| 年辖:市辖区| 仁化县| 英山县| 德清县| 宝坻区| 当雄县| 赤壁市| 武山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