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信陽府羅山縣,依舊是那處集市,依舊是那處公告欄。如同剃發令公布的那日一樣,今日也是眾多百姓及士子聚集在這里。
公告欄上,一張告示“易服令”格外顯眼。
“前些日子,秦石在官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正朝》的文章,他的觀點很鮮明,認為如今的大清是中華之正統王朝了,那南明則是割據一方的諸侯,遲早會被大清所滅。如此,當世之人,應當遵從大清律令,這其中就包括剃發易服!先前只是剃發令,如今出了易服令!果不其然,這秦石算是徹徹底底得成了清狗,做了漢家賊子!”
“這易服令上說了,遵從滿人習俗,漢家之人,盡須改換衣冠。同時,官府將組織制衣工場,選拔針線活嫻熟的女子去做工,發放酬勞。工場制出的成衣,將以最低市場價售賣給普通大眾,為了促使百姓在限期內完成改換衣冠,特地請旨朝廷,免除本地百姓一年的賦稅!”
“這與此前的購發之策,大同小異,但又總覺得有所不同。剃發令執行得時候,已經出了顧家的事情,這種事情最好不要出現在易服令期間。說實在的,不就是換一身衣服嘛!”
公告欄前,有不少的士子圍在那議論著易服令的事情。此前,秦石屠盡顧家十三口的事情,已經被整個信陽府的人所知道,故而當很多人看到這一條易服令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趕緊照著做。
“不過,這倒也好,免除信陽府百姓一年的賦稅,這可給我們減少了多大的麻煩!想當初,明皇在位的時候,也沒有說會特意免除哪一地方的賦稅。而今,秦石與黃閣,這兩個漢人,竟然能夠請旨,為我們免稅,不就是以后穿滿人的衣服嘛,這有什么不可的呢!”
“天下大勢,殊途同歸,盡為一統,大清縱然是滿人的天下,可我漢家兒郎,到頭來也變不成滿人。就算我這一身的外衣,這一頭的長辮子,與滿人相似,可若是我心中有漢人二字,我便一生一世都是漢家兒郎,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眾人之中,傳出了一句慷慨激昂的話語,聽上去令人非常振奮。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那個人,士子眼神中,滿是復雜之色,普通百姓,則是一臉迷茫。
“去查查,這人是誰,竟會有如此見識!”
公告欄前,那人說出的言論立刻被不遠處的秦石所捕捉到。不管別人如何咒罵秦石,也不管自家父母如何被剃發令所連累,秦石心中都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自己從始至終都是漢家兒郎,縱然身體發膚,衣冠鞋帽如何改變,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說得更直白一點,剃發易服,只能改變漢家兒郎的外貌,卻改變不了漢家兒郎的內心。
當然,后世大清的科舉奴化措施,就又是另外一番情況了。
在秦石看來,那人的這一番話,可以堪稱公告欄前眾人所說的最明白的了。因此,此人的見識,讓秦石明白,是個可以結交或者說為自己所用的人。
“是,大人,小的這就去查!”
望著下人去查證的背影,秦石嘴角向上微微揚了起來。
今日頒布的易服令,是他向多爾袞建議下實施的。當然,范圍只有信陽府。不然的話,免除賦稅一年這一項,豈不是要把大清給抽干?
之所以會有免除賦稅一年的情況,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信陽府距離戰亂前線太近,或者說這里已經成了大清南明的交界府縣。這里百姓,本身供養兵馬就有困難,再加上賦稅,恐怕要比別的地方艱難許多。
因此,在秦石的游說之下,才會免除賦稅一年的。當然,秦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易服令在信陽府能夠沒有遇到太大的反抗,就可以被推行下去。
免除賦稅,是一向利好政策,而開設官府工場制衣,則有點類似秦石前世國營衣服廠一樣,制衣面料、衣服銷售,其格局,遠遠不是普通布店、衣店所能比的。
用一句話簡單概括,秦石所提出的工場,其實有著統制統銷和統購統賣的性質。最為關鍵的是,秦石宣布一條要招募女子為工的措施。這對于富家來說,或許沒有什么,但是對于那些貧苦百姓來說,卻是有利可圖。
原因很簡單,這是官辦工場,遠非那些富家所辦工場可比的。至少在酬勞這方面,官家能夠有所保證。
更何況,信陽府這么大,制衣工場需要的人手極多,這就意味著從此獲利的不是一家兩家的事情,而是上千家。哪怕將來易服令到了期限,制衣工場也依舊能運作下去,畢竟平日里百姓們也要穿衣服。
秦石之所以能夠確保百姓們免除賦稅一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在于官府成立的制衣工場。只要是銷售盈利,除卻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以外,其余全部入賬官府銀庫。如此一來,完全可以利用盈利,來抵消百姓們的賦稅。
信陽府人口那么多,易服令一經發出,必定能夠帶動整個信陽府地區紡織產業的發展。如此,這也算是黃閣的治理政績。當然,這種想法一旦得到實現,秦石也能在多爾袞那里掛上號,畢竟是他建議這么做的。
“啟稟大人,那人是確山縣的一名學子,名叫李承進。”
下人很快就給秦石帶來了回話,確山縣就在羅山縣旁邊,與羅山縣一同受到信陽府的管轄。
“我知道了!”
秦石聞言,神色微動,他現如今是信陽府的學政,對于李承進,他倒是有點別的想法。
“大人,知府大人叫我通知您一聲,下午去與他商量一些事情!”
“此事,我明白了!”
秦石點了點頭,便是離開了集市。
當初,秦石全家被屠,雖然好不能確定兇手到底是誰,但秦石心中早已有了猜測。除了應天府顧家,別無他人。
要說秦石沒有什么報復想法,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如今,官辦制衣工場的成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打垮顧家在信陽府的產業——衣店,甚至是將其連根拔除。
黃閣叫自己去,十之八九是要制定具體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