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Jack應該是白人,還是黑人?
- 簡一諾
- 筱競
- 1140字
- 2021-01-21 20:15:13
2021年1月21日,周四
公司前幾年推出了一個新舉措,叫“告訴Jack”,類似熱線電話。
如果員工有什么不滿或投訴,覺得不方便直接向經理反映,可以通過打電話或發郵件的方式,告訴Jack。
實名或匿名都可以。
其實類似的反映渠道一直有,只是之前的名字好像是叫舉報熱線之類。
后來,這項工作的負責人換了。他認為公司的文化應該更人性化,而不是冷冰冰的,所以就改名叫“告訴Jack”了。
宣傳海報上也隨之出現了一位和藹可親、貌似很值得信賴的先生的形象。
應該是想告訴大家:反映問題不要有顧慮,有人會耐心地聽,認真地對待。
這么些年來,不太清楚有多少人通過這個渠道反映過問題,但是“告訴Jack”的海報一直在。
直到今年年中,出了問題。有員工提出海報上的Jack為什么是白人,而不是黑人。
當時正是美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各種游行和抗議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
黑白問題廣泛蔓延,一些著名的化妝品公司甚至下架了自己的美白產品。
那時我們在國內,還有點事不關己、隔岸觀火的心態,沒想到這把火燒到了自己身邊的海報上。
因為我們并不身處BLM運動的中心,也不完全了解美國的黑人人權運動的歷史與艱辛,是很難感同身受產生同理心的。
既然公司里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那說明肯定有員工是積極、熱切地支持這項運動的。
只是,作為亞洲員工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問:Jack為什么不是亞洲人?
或者,女權主義者是否也該問:為什么要告訴男性Jack,而不是女性Jane?
······
公司的高層應該會很頭大吧。全球30多個國家的4萬多名員工,訴求恐怕會五花八門,令人應接不暇;爭論也可能無休無止。
期望達成一致?難。至少短期之內,難。
不知是否因為這些背景的原因,高層開始再度強調包容、多元的公司文化。
其實,我們公司在這方面一直做得很認真,比如:對女性員工的比例以及高管中女性的占比都有具體的數量考核。
不過,包容、多元不能只是對看得見的性別、膚色、種族等差異的包容,那就可能會流于形式與表面化。
更應該強調的是對各種差異的包容,對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達方式等等的包容。
當然,這些方面的多元就很難量化了。而在公司的體制內,量化是重要的,因為可見,可達。
中國員工似乎通常不大發聲,雖然我們在公司是屬于少數族裔。
或許是因為中國員工更注重做實事,而不擅長討論抽象的理論問題,更何況還得用英文談?
或者是因為中國員工更注重集體的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權利?
又或者是中國員工更深諳“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不知道。就此展開專題討論一定很有意思。
至于“告訴Jack”熱線,改成“告訴Sam”如何?Sam可以是女性的Samantha,也可以是男性的Samuel。
可是,海報怎么辦?改回直抒胸臆的“舉報”熱線,再配部電話的插圖?
土是土了點,但是平衡啊,不涉及任何人。當然,也很難說就不會有人再有意見。
包容,多元,說易行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