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在農村的孩子,一定會走很多路,但是只是那么幾條不變的短途。或者是兒時玩鬧的村子小街道,或者是上學的時候經過的鄉野小路,又或者是長大后農忙的田間地頭。路是人們過往曾經的經過,路是人們未來交流的通道,路還是夢想起飛的跑道
小時候記得在韓家營住著,而且一直沒有出過那個山溝。村子里玩伴有很多,除了幾個同齡大的朋友外,家里還有阿貓阿狗和一匹馬。那時的記憶里沒有什么特別的煩惱,煩惱的就是小貓任由朋友玩鬧,而看門狗卻逮誰咬誰,真的是一個讓我憂一個讓我怕!憂貓咪被小朋友們戳鬧,怕狗狗把好伙伴們咬傷。最終我的顧慮還是一件件發生,貓兒不知何時生病離去,狗兒掙脫繩索咬傷鄰居。因為怕人得了狂犬病,賠了不少錢給人家看病,狗狗也被鄉親們抓去不知丟掉何處。記憶里,只有那匹馬在我上學前沒有離開過。而馬兒在我上學前,只和我親近過一次。那次是在村子里的小學,我手拿著玩具騎著馬兒害怕極了,但是大隊的一個有照相機的伯伯還給我拍了幾張照片。照片里的馬兒自然本分,而我一手抓著馬兒的鬃毛一手拿著玩具夠著親人,臉色發青嘴里大喊著害怕!從那以后再也沒見過那匹馬兒,很快我就搬了家到隔壁賈家營。至此開始步履不停于兩個營子之間,沒錯,我到了上學的年紀,而且必須回到韓家營先上學前班。這條路來回一走就是六年,除了寒暑假外,不是在去學校的路上就是在回家的路上。
在這期間里,從來沒有出過這兩個村子,而漸漸長大的人是向往外邊的世界的事物。于是經常在放學后到瓦窯口這個山頭上,只為看一看遠方的風景和崎嶇不平的路。在山坡上可以看到韓家營通向南方的一條土路,這條路一直淹沒在樹林之間。
小學畢業時,走過一次這條路,當時是一輛汽車帶著我們這些學生,到鄉里的學校考試升初中。雖然路過了曾經期盼已久的風景,但是根本辨別不了方向,所以對這條路的記憶并不深刻。考試的成績不錯,輕松的步入了鄉中的大門檻。從此家人給我配了一輛自行車,我和幾個小伙伴每一個星期往返一次,這條土路接著柏油路不遠也不近,這一走又晃過三年的光陰。自行車還壞了一輛,而書包也沾了光,一同被換成了新的。從土路到柏油路不遠,但是費時費力,柏油路到學校有點遠,卻并沒有費太多力,只是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的路程而已。而這時候的自己,又在向往著柏油路延伸的遠方,雖然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么地方!
路上行人匆匆而過,我們同樣是其中一個。但是我們都有著自己的一個小心思,希望自己能夠走的更遠,看到更加多彩的山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