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高駢的末日

四月二十二日,鄭漢章口中的“美好前景”變成了現實。畢師鐸、秦稠的軍隊在號稱繁華為天下第一的揚州城中肆意搶劫,大發橫財。沒人管嗎?當然,城中的最高長官高駢大帥此時如同過河的泥菩薩,正在會見畢師驛、秦稠、鄭漢章等人,對這幫搶劫犯百般討好。高駢下令,畢師驛升任淮南節度副使,反抗軍其余眾將也個個加官晉爵。他還不知道,就連自己的寶座都早被畢師鐸許給他人了。

見面結束,該搶的繼續搶,畢師鐸一點兒沒把高大帥的討好當回事,派人前往宣州,請老朋友秦彥盡快到揚州來上任。

當天晚上,左莫邪都中一個將軍申及,秘密晉見高駢,流淚勸說時運不濟的老帥:“畢師鐸叛軍的人數不多,以至于到現在有些城門都還沒有派兵把守。現在大帥只要帶上幾十名最忠誠的老兵,乘夜從校場大門沖出去,等畢師鐸發現,他也來不及追趕了。只要一出城,集合各地仍然忠于您的軍隊反攻揚州,還能轉禍為福。如果延誤一兩天,新的權力格局確定下來,局勢恢復穩定,那就再也沒有死中求生的機會了。末將也不可能再侍奉大帥左右。”

高駢遲疑了一會兒,拒絕了這個九死一生的建議。申及只能逃走了,高駢的前途只剩下了十死無生。

差不多同時,一個未在史書上留名的人面見畢師鐸,向他提出了一條重要建議:“你發動兵變的原因,不過是呂用之狐假虎威,胡作非為,而高駢空坐在節度使的位子上,跟個木偶差不多,又聾又瞎。所以你的起兵順應民心,被淮南百姓視為除暴安良的義舉?,F在呂用之已經失敗逃走,淮南的軍政秩序正在恢復正常,你該做的,是繼續擁護高駢當淮南的長官,以輔佐的身份控制大局。只要你在內握緊兵權,在外以高駢的名義發號施令,淮南各軍又有誰敢不服從?呂用之一個叛將而已,發出一紙文書即可生擒。高駢如果夠聰明,就會乖乖地當你的傀儡,就算他不夠聰明,也不過是案板上的一塊五花肉,除了任你宰割,還能有什么作為?那時你對外有敬老尊賢的忠義美名,對內則實際控制了淮南,這樣好的機會怎么能拱手讓出?你一旦擁護秦彥當淮南節度使,自己扔掉大義名分,馬上就授人以柄。前天秦稠一進城,馬上派自己的軍隊把守城中倉庫,不讓你的人染指,他們能把你當自己人?而且秦彥有什么威望,他如果當上節度使,廬州的楊行密、壽州的張翱等這些地方實力派,會甘心聽他的號令嗎?我已經可以預見到淮南的大亂即將來臨,而將軍你的功名成敗也不可預測。不過,現在還有機會補救,應該馬上派人阻止秦彥過江,他只要稍有理智,也絕不敢貿然前來,背棄與他的小約定算不了什么,你仍然能以高家忠臣的身份掌控淮南?!?/p>

在下不知道畢師鐸是太傻,還是太講信用,對這一袖珍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以為然,只是在第二天把這件事當成趣聞,侃給鄭漢章聽。鄭漢章大喜說:“這個人可是難得的智囊??!”他馬上派人去請,誰知那個人見畢師鐸不能采納他的建議,秦彥又將到來,擔心大禍臨頭,已經逃得不知去向了。

城中的搶劫活動依然在繼續,因為揚州實在是個值得一搶的地方。

高駢長期擔任鹽鐵使這樣的大唐頂級肥缺,過手的都是銀子。再加上東南各藩鎮進貢朝廷的財物,大多都要在揚州會合,然后再通過大運河轉運長安,憑借這一近水樓臺,高駢和呂用之長久以來肆無忌憚地截留,積累了巨額財富,據說僅各色珠寶珍玩,就多達幾十萬件?,F在,這些全被畢師鐸和秦稠的人洗劫一空了。

▲ 887年,高駢、周寶倒臺后,江淮地區軍閥林立,秦彥、楊行密、錢镠爭霸江淮

可貪財并不是畢師鐸獨有的品質啊,比如留在高郵的張神劍,當他得知親家造反成功,發大財了,眼睛紅得跟兔子眼似的,覺得自己虧大了,悔恨綿綿無絕期。不過仔細想想,情況也許沒那么壞,鄭漢章不是說過嗎?事成之后,金帛、美女是要一起分享的。因此,張神劍派人來見畢師鐸,索要自己那份分紅。

畢師鐸對這位親家見困難就讓、見好處就上的惡劣作風非常不滿,不想給他,就打起了官腔:“我們的新長官秦彥馬上就要上任了,兄弟我也得講原則不是?所以在得到新長官的批準之前,我不能擅自動用國家財產?!?/p>

比起動口不動手的張神劍,最先趕到揚州來分羹的,是一個叫張雄(和張神劍同名同姓的另一個人,為了區別,張神劍只能一直用他的外號了)的小軍閥。

張雄原是感化軍將領,以前因為得罪了節度使時溥,便拉上同伙馮弘鐸,南下穿越淮南,進入周寶的地盤,襲占了秀美富饒的蘇州。可好景不長,不久,他讓周寶的部將徐約趕跑了,率部乘船東逃,流落海上。如今淮南大亂,他再次登陸,率其主力進駐東塘(揚州東郊,幾年前高駢舉辦“夏令營”的地方),另派部將趙暉沿江西上,攻占上元縣,以為根基。

別看上元這個小縣城在大唐的版圖上不見經傳,它的前身可很有名,叫建康,后世更有名,叫南京。這座六朝古都一度是中華大地上最繁華的都市,直到隋滅陳后,被“拆遷大王”楊堅夷為平地了。不過,它險要有利的地理位置是不會拆走的,所以在這個新的亂世,它將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在張雄之后趕到揚州的,是畢師鐸推舉的淮南新老大秦彥。

秦彥這一趟來得很不順利,他在渡長江時,讓張雄的大將趙暉攔腰狠揍了一把。因為秦彥對自己高升淮南節度使缺少心理準備,沒有預先布置,臨渡江時只找到一些木筏來充當交通工具,而張雄的人在海上混久了,擁有不少堅固高大的戰船,雙方裝備水平懸殊。結果,雙方在大江一打照面,秦彥輸得稀里嘩啦,他帶來的三萬大軍竟損失了差不多一半,敗往揚州,然后灰頭土臉地宣誓就任淮南留后。

秦彥進入揚州后兩天,他們的對頭楊行密也趕到了揚州城外。楊行密這次來,排場可比秦彥威風多了,他率數千兵出廬州,先向和州刺史孫端借兵,進至天長,又與呂用之的殘部會合。不僅如此,高郵的張神劍因為沒有拿到預期中的分紅,和畢師鐸翻臉,海陵鎮將高霸借口要忠于老帥高駢,都宣布站在楊行密這邊,使楊行密的兵力增加到一萬七千人,與城中秦彥、畢師鐸的人馬相差不大了。

就這樣,在揚州方圓幾十里地的狹小范圍內,集結了三方數萬大軍,即將對高駢留下的遺產展開激烈爭奪:城外四郊是楊行密、呂用之陣營,他們設立八個軍營將揚州團團圍住,主營在城西大明寺,旗號是“捍衛淮南合法政府,營救高大帥”;城中是秦彥、畢師鐸陣營,他們的旗號是“推翻呂用之的黑暗統治,開創新局面”;只有東塘的張雄露出一臉的無辜,“別瞪俺,俺們是來打醬油的”。

六月中旬,秦彥決定出擊,打破封鎖,他派畢師鐸八千精兵出城,進攻大明寺的楊行密主營。才一交手,大敗,秦稠陣亡,出城的八千人只有兩千人逃回來。這一仗把秦彥和畢師鐸都教乖了好一陣子,他倆龜縮城中,不敢再輕言出戰。

但縮頭烏龜也不是那么好當的啊!揚州是大唐最發達的商業都市,所以揚州人很早就將某經濟學家的理論付諸實施了:糧食生產不是必要的,如果不足,是可以去外地買的,只要咱們不做錯事,別人是不會不賣糧食給咱們的!

現在,讓楊行密的大軍一圍,揚州人才發現,有時候買糧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而揚州城中的糧食儲備,少得那樣可憐!盡管揚州人有的是錢,但被圍僅僅二十一天之后,揚州城就已經斷糧,秦彥的軍隊率先開始吃人肉,這一求生技能逐漸推廣到全城。

即使再滅絕人性,以人類漫長的生長周期和低下的長肉效率,人肉也不可能長期作為軍隊主食,秦彥和畢師鐸慌了手腳,四處尋找救命稻草。應該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們找到了兩根。

一根在城外,正是張雄。此時揚州城只有東面還沒有被圍死,因為張雄的軍隊正駐扎在東塘。秦彥把高駢家里搜出來的委任狀,挑了幾個官大的,送給張雄、馮弘鐸當禮物,誠懇地請求,過去的不愉快咱就一筆勾銷了,現在你可要幫幫我,也請資助一點兒糧食。

張雄表示,俺們是維護和平的,仗是不能打的,不過,像援助這么高尚的行為,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零星記下了張雄式的價格:官員用的通天犀腰帶,比較搶手,一條可換稻米五升;錦緞絲棉被,已經濫大街了,一條只可換糠五升。

這比黑市價還黑,但揚州人沒辦法,因為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沒過多久,秦彥、畢師鐸等人剛剛靠搶劫積累起來的不義之財,又通過糧食貿易轉到張雄手中,不過,他們也因此多堅持了幾個月。

秦彥、畢師鐸找到的另一根救命稻草在城內,是一位名叫王奉仙的尼姑。

不知什么原因,秦、畢二人明明親眼見證了高駢是怎么倒的,卻仍然對神鬼之說深信不疑。只不過,他們趕走了呂道士之后,或者是覺得道教不靠譜,或者是他們感到已經得罪了道教的神仙(在下相信是后者),所以出門一轉頭,去求助于道教的競爭對手。

王仙姑的來歷沒有呂仙人那么清楚,但秦、畢二人對她的盲目崇拜和言聽計從,比起高駢對呂仙人毫不遜色。將士的賞罰,每次軍事行動的決策,無不向王仙姑請示之后,再秉承“佛意”執行。

八月二十六日,秦彥、畢師鐸出動軍隊一萬二千人,出揚州西門,對楊行密的圍城部隊發動了一次最大規模的反攻。因為這個黃道吉日,是由法力高強的王仙姑精心推算出來的,所以秦彥、畢師鐸對這次反攻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士氣非常高昂。

楊行密的盟友,如孫端、張神劍、高霸等人的軍隊見來敵強大,各自按兵不動,以觀成敗。楊行密見自己的廬州軍士兵開始有點兒慌了,干脆鉆進大營寢帳,埋頭大睡,以示鎮靜,吩咐手下說:“沒什么大不了的,等敵人靠近了再向我報告?!?/p>

部將李宗禮沒有楊大哥這么沉著,略帶慌張地建議說:“友軍不出動,我軍人少,我們應該堅守大營,不可出戰,慢慢找機會撤退。”另一員大將李濤馬上狠批了李宗禮的失敗主義論調:“老兄,我們可是來討伐叛賊的,怎么能老想著人多人少?而且到了現在這一步,又能往哪里退?我愿為先鋒,保證為大帥破賊!”

楊行密笑笑,吩咐將軍中所有輜重、糧食,以及其他值錢的東西集中到一個營中,派老弱負責保護,伏精兵于兩翼,然后親自帶上一千多人出擊。

畢師鐸、鄭漢章(秦彥本人躲在城中沒出來)見楊行密出營,而且兵不多,覺得機會不可錯過,立即下達了攻擊令,會戰開始。

一經接仗,楊行密招架不住,敗退歸營,接著又棄營而逃。畢師鐸、鄭漢章乘勝一舉沖入楊行密營中,一看,哇,真讓人心花怒放?。I中有不少金銀綢緞,這倒沒什么,比這更多的數量,畢師鐸的人也見過,也搶過,只可惜最近都送給張雄了。更讓人眼饞的是一袋袋大米白面,堆積如山。于是,轟的一下,畢師鐸軍再無軍紀可言,全都把兵器一扔,哄搶起來。

這時,兩翼伏兵突然殺出,剛剛“敗退”的楊行密也反身殺回,畢師鐸、鄭漢章大敗,全軍解體。揚州附近是水鄉,河流溝渠眾多,秦、畢兩軍的敗兵逃命心切,慌不擇路,跳進溝渠,不及上岸,又被后跳的士兵踐踏擠壓,結果周圍的每一條水道,都填滿潰敗的秦、畢的敗兵尸體。那些僥幸生還的,也不想進城去餓肚子,不是投降,就是把兵甲一扔,四散逃命了,最后,畢師鐸和鄭漢章兩員大將都是單身逃回城中的。

敗了?敗了!

秦彥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咱明明是按照王仙姑指示的吉時用兵,怎么還會失敗呢?尋思來尋思去,秦彥突然恍然大悟,對了,高駢修仙已經好多年了,估計已經成為個中高手,肯定是他在暗中施法,干擾了王仙姑高強的法力,害得我們打敗仗。

為了求證自己的判斷,秦彥、畢師鐸再次找來王仙姑指點迷津。王仙姑掐指一算,算出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上天注定,揚州地面有大災。只有死一個大人物,之后才能否極泰來?!甭牭竭@個結論,秦彥和畢師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對無言。這兩人的表現都很謙虛,誰也沒爭搶“大人物”這個高貴的身份。對了,揚州城中除了咱們倆,不是還有一個大人物嗎?高大帥啊,可不是咱們兄弟忘恩負義,誰讓上天要你死呢?咱兄弟也是愛莫能助,不能違背天意?。?/p>

自畢師鐸進城的這幾個月來,高大帥的處境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先是被迫搬出了自己的節度使衙門,讓給新主人秦彥,在叛軍押解下住進城南的驛站。在驛站,高駢做了最后一次掙扎,用黃金賄賂看押他的士兵,但這件事很快讓畢師鐸知道了。于是,高駢全家數百口人又被強制遷出驛站,關進一個道觀。這是高駢過去修仙時常到的地方,環境幽靜,不易受打擾,換句話說,也便于秦彥、畢師鐸切斷高駢與外界的一切聯系。

道觀之中,食物很快吃完了,秦彥給他的供應時有時無,高駢的左右隨從、親屬,先是劈了觀里的木雕神像來煮皮帶吃,既而皮帶吃完,開始吃餓死者的尸首,最后甚至相互謀殺,瓜分人肉。死去的人變成了食物,還活著的人也失去了一切希望,在絕望中默默地等待著死亡。終于,他們等到了。

九月四日,秦彥派部將劉匡時闖進道觀,將高駢和他的兄弟姐妹、兒子女兒、外甥侄兒等,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處決,然后挖了個大坑,將尸體全部塞進去,就地掩埋。

早先,高駢修道,自覺成績斐然,升仙在望,曾在一次家宴上,很有自信地對兒子們說:“我可不會像那些俗人一樣,死在四片木板(指棺材)中?!爆F在,劉匡時殺高駢之后,將他的尸體裹在舊毛氈里,塞進土坑掩埋,果然沒用到棺材。高駢如果有靈,大概會這樣說吧:“我猜中了前頭,可沒猜中這結局……”

三年前,他的侄兒高澞說過:“您如果繼續放縱呂用之胡來,我們高家歷代勛門,遲早將化為齏粉!”十三年前,成都突將營那位不知名的女子曾在死前詛咒:“終有一天,要讓你高駢像我們今天一樣被全家屠殺!讓你像我們今天一樣受盡冤屈和污辱!讓你像我們今天一樣只剩下驚慌恐懼和無助!”

現在,都應驗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姜堰市| 临清市| 镇安县| 葵青区| 琼中| 庐江县| 安义县| 无为县| 新乐市| 棋牌| 梁平县| 嵊泗县| 黑山县| 泽州县| 渑池县| 刚察县| 政和县| 隆回县| 遂溪县| 安徽省| 南宫市| 丰顺县| 顺平县| 海淀区| 嵊州市| 若尔盖县| 铅山县| 房山区| 剑川县| 外汇| 绵竹市| 西昌市| 全州县| 巨鹿县| 开化县| 建平县| 饶河县| 布拖县| 广汉市|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