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舊刊感應匯編序一

此篇以“感應”二字立名,“感”即是因,“應”即是果。其開端四句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發揚因果報應、為善得福、作惡得禍之理,甚簡且明。人茍能明白因果之理,知作惡必得禍殃,則雖強其作惡,心必有所畏而不敢從。知為善必得福祿,則亦心有所求,雖阻其為善而不肯止矣。印光法師曾有言曰:“因果者,世出世間圣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1]也。當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回之事理,欲令天下太平、人民安樂,雖佛祖圣賢齊出,亦未如之何也矣。”[2]

《感應篇》雖出道藏,而注中多引儒書佛經,讀一書而得三教精義,一快事也!匯編乃匯集古今各種注本,詳審抉擇,精益求精,而編輯成書者,故讀匯編一書,已讀盡感應篇注本矣,二快事也!編者手眼,高出等倫,莫與為比,讀者得此良導,心量以之而開拓,福緣以之而廣植,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誠正工夫,修齊要訣,此編已收之過半;佛門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見一斑;道家攝心要義,亦已匯萃此中。四快事也!

故《匯編》不獨為《感應篇》注之王,實為一切善書之王也!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能一線到底讀去,息心靜氣,反復玩味者,體之于中心,見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若復精而求之,則成圣賢,作佛祖,盡在其中矣。人生在世,不克見此書王,沉淪長劫,自拔無由,豈非大不幸事乎?

《感應篇》注解,如此明白,如此詳盡,如此透徹,如此懇切,不啻[3]如耳提面命[4],不啻如大聲疾呼;而悲憫之懷,言隨淚下。有緣讀此,自應回頭,又何疑哉?

編中所載惡報諸人,趨死如鶩,至死不悟者,皆由其一生未曾讀得《感應篇》也!《感應篇》之裨益[5]于人生,豈第為轉禍為福之惟一快捷方式?抑亦為超凡入圣之不二法門也!

此篇凡二百九十三言,所載善惡,小大畢具。普愿大眾勤持此篇,須是時時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來,有無是事,漸漸寡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自然動處是善,觸處是善,自可去苦得樂,有福無禍,有吉無兇也矣!

公元一九五九年五月佛山林俠庵重刊謹[6]

《太上感應篇》以“感應”二字取名,“感”即是因,“應”即是果。其開頭四句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闡揚因果報應、為善得福、作惡得禍的道理,非常簡要明了。人如果能明白因果之理,知道作惡必得禍殃,那么即使勉強他作惡,心中必有所畏懼而不敢從。知道為善必得福祿,那么他心有所求,即使阻止他為善也不肯停止了。印光法師曾經說:“因果是在世出世圣人平治天下,救度眾生最大的方便法門。當今之世,如果不提倡信奉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的事理,那么要使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即使佛祖圣賢一起來到這個世間,也不知道如何拯救眾生了。”

《感應篇》雖然出自道藏,然而在《匯編》注解中,大都引用儒書和佛經,所以讀一書而得到三教精義,這是第一件值得稱快的事!《匯編》匯集古今各種注解,經過詳細審查選擇,精益求精,編輯成書,所以讀了《匯編》,就等于讀盡《感應篇》各種注解,這是第二件值得稱快的事!編者寫作手法與眼光,高出一般作者,無與倫比,讀者得此良導,心量因此而開闊,福德因緣也會因此而廣植,這是第三件值得稱快的事!儒家的至理名言,誠意正心的功夫,修身齊家的要訣,《匯編》已收錄過半;佛門的文字般若,在此也能略見一斑;道家的攝心要義,也已匯萃其中。這是第四件值得稱快的事!

所以《匯編》不只是《感應篇》所有注解之王,實在是一切善書之王!凡是能看到本書的,就是有福之人。若能接連不斷讀完,平心靜氣地反復咀嚼體會,牢牢記在心中,又付諸行動,就是大福之人。若能進一步精益求精,則成圣成賢,作佛作祖,也都在其中了。人生在世,不能見此書中之王,就可能長劫沉淪,沒有方法出離苦海,豈不是天大的不幸?

《感應篇》注解,如此明白,如此詳盡,如此透徹,如此懇切,無異于耳提面命,無異于大聲疾呼;而且悲天憫人的胸懷,可說是聲淚俱下。所以有緣讀到本書的人,自然應當立刻回頭,又有什么再猶豫懷疑的呢?

《匯編》中所記載那些得到惡報的人,如群鶩飛向死亡,甚至臨死還不知道什么原因,這都是因為他一生沒有讀到《感應篇》啊!此書有益于人生,豈止是轉禍為福的惟一捷徑?而且還是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門!

《太上感應篇》一共二百九十三句,所說善惡,大小無遺。普愿大眾勤持此篇,必須時時心中默念,字字反省檢查自己,有無此事?那么惡將漸漸消失。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自然所向之處都是善,自然可以去苦得樂,有福無禍,有吉無兇了!

公元一九五九年五月佛山林俠庵重刊謹

【注釋】

[1]權:對于“實”之語,方便之異名,暫用之而終廢之者。

[2]出自印光大師《廈門流通佛經緣起序》。

[3]不啻(chì):不只,不止,也有“無異于”之義。

[4]耳提面命:不僅當面告訴他,而且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5]裨(bì)益:益處。

[6]此序與無名氏《勸讀感應篇匯編啟》內容重合,故匯于一處,其中“《感應篇》雖出道藏……不二法門也”一段文字為《勸讀感應篇匯編啟》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安福县| 潞西市| 桑植县| 福贡县| 甘肃省| 左贡县| 忻城县| 武胜县| 治县。| 巨野县| 当阳市| 开封县| 辽中县| 莫力| 裕民县| 太白县| 重庆市| 桃源县| 上饶市| 深泽县| 吉林市| 西安市| 阜平县| 河池市| 棋牌| 龙门县| 博野县| 祁东县| 炉霍县| 富蕴县| 芷江| 宝坻区| 衡阳市| 宝鸡市| 台东市| 天门市| 剑阁县| 广汉市| 会同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