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客戶:只在有魚的地方釣魚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如果選擇了一款缺乏前景的產品進行銷售,那么自己的前途也會像這款產品一樣走向黯淡。選擇產品固然重要,但選對客戶更重要。有些時候一件產品看似毫無價值,只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合適的客戶。要想找到合適的客戶,銷售人員就必須要去對的地方,因為在有魚的地方才能釣魚。
在有魚的地方釣魚,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大家是為了釣魚而來,若是沒有魚,還談什么釣魚呢?但是有些時候,你并不知道釣魚的地方是否真的有魚,“有魚”有時也可能是一種假象,等待了許久也沒有動靜。
某銀行的信用卡銷售人員考察了一棟辦公樓,他認為這棟辦公樓里公司密集,在這上班的一定都是白領,推廣信用卡一定會非常容易。因此,他每天都會趁午休時間去推廣信用卡,但沒有想到的是,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他居然一個客戶都沒有找到。
回到公司以后,他萬分沮喪,向一位前輩詢問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前輩聽了他的遭遇后,笑著對他說:“這個錯誤不僅你犯過,很多人都犯過。去沒有魚的地方釣魚,怎么會有收獲呢?你為什么覺得那棟辦公樓里會有很多人辦理信用卡呢?”
他回答道:“那棟辦公樓里有很多公司,肯定有不少喜歡追趕潮流的年輕人。他們有一定的收入保障,生活開銷又很大,再加上現在正是畢業季,新入職的年輕白領不正好是最合適的客戶人選嗎?”
前輩語重心長地說:“表面看起來是這樣,似乎有很多潛在客戶,但如果你仔細了解一下就會發現,那里的潛在客戶并沒有多少。那棟辦公樓里雖然有很多家公司,但是規模都不大,效益也不怎么好。在那里工作的年輕人以剛畢業的大學生居多,目前的工作大都是他們的第一份工作,而且工作時間不會長久。他們的經濟狀況不穩定,鮮有辦理信用卡的想法。你找錯地方了。”
這名銷售人員犯了一個典型的錯誤:在沒有魚的地方釣魚。很多地方看似有魚,其實并沒有。要確定一個地方究竟有魚還是沒有魚,適合不適合釣魚,需要做的功課很多,不能僅僅靠著自己的分析和想象去執行,那樣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釣魚要選對地方,判斷哪里有魚,哪里沒有魚,是有一定技巧的,選擇客戶也一樣。
第一步,判斷產品的基本定位。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定位,面向不同的用戶群。例如,保健品銷售人員不能去大學城附近這種年輕人聚集的地方找客戶,一些新奇產品的銷售人員不適合去老年人比較多的小區找客戶。這一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
第二步,不要想當然,水里有沒有魚是看不出來的。當你得知了自己所銷售產品的定位,并且圈定了一些目標客戶以后,就應該開始做一些排查工作了。有人說,水里有沒有魚總要自己試過才知道。排查工作本身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再花費幾天時間親自去嘗試,才知道水里沒有魚,那么你的時間成本就大大提高了。
我們采用的排查方法要以觀察、詢問為主。身邊的同事、了解該地區的人,甚至是小區保安、大廈管理員都可以成為我們打探情報的對象。如果我們得到肯定的回答,就值得一試;如果我們得到的答案模棱兩可,那么可以淺嘗輒止;如果直接得到了否定的回答,那么我們應該慶幸還沒有親自去嘗試。
第三步,找到池塘里最有可能上鉤的那條魚。很多銷售人員為了保證效率,經常會采用廣撒網的方式,一次性聯絡大量的客戶。這種做法并不能保證效率,有些時候專攻幾個客戶才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廣撒網,同時聯絡大量的客戶,花在每個客戶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就非常少,這樣就很難判斷出到底哪條才是最有可能上鉤的魚。我們不妨將客戶劃分成不同的批次,一次專攻幾個客戶。一旦有成功的,那就說明我們將會擁有更多的潛在客戶。
客戶的贊賞是最好的廣告,只要成功獲得一名客戶,那么獲得其他客戶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前期不必廣撒網,到后面你的網會自然而然地變大。你不可能去了解所有的客戶,不可能知道所有客戶中到底誰有需求,誰沒有需求。但是,你的客戶在購買了產品以后,很可能出于好意會將你的產品推薦給他認為有需求的人。讓客戶幫你推廣,效率會更高。
選對了客戶,你的付出和努力才有回報。選錯了客戶,即便你付出再多,最終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