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對呂布深為喜愛和信任,一開始收他為義子,并提拔他擔任騎都尉。
后來,董卓又遷呂布為中郎將,封他為都亭侯。
把呂布當作自己的貼身侍衛(wèi),不管走到哪里,呂布總是形影不離,負責保護董卓的生命安全。
當然,我也一樣,是個保鏢。
不過我和他不一樣,呂布的人品問題很大,論武力倒是能與關二叔張三叔相比,卻難以與父親對敵,之后他也想過去找其他侍女甚至是董卓小妾,但都被我阻止了。
之后,我認識了一位叫做蔡邕(yōng)的書法家。
靈帝去世的時候,董卓任司空,專擅朝政,聽說了蔡邕的名氣,于是征召他,蔡邕推說有病不能去。
結果董卓大怒,罵道:“我有滅人三族的權力,蔡邕就算驕傲,也是不過轉足之間的事而已。”
之后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應命,被任命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同事又被舉為高第,歷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三天之內,遍歷三臺。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一次偶然讓我們相見,因為我也喜歡讀書,而蔡邕少年時便已經博學多聞,師從太傅胡廣,喜歡文學、數(shù)術、天文,還擅長音樂。
我也跟他學習了不少知識,其間還有一次隨他回了老家學習,他并未收我為徒,但我卻以師事之。
這次我也見到了他的女兒,蔡琰,字昭姬。
蔡琰生于熹平三年三月十七,今年十九歲,年長我四歲,三年前嫁與衛(wèi)仲道,衛(wèi)仲道建寧三年生人,當時虛歲二十歲,可成婚當天,樂極生悲,衛(wèi)仲道大病,不久后便病逝,同年,蔡琰遭到婆婆的欺負,說她命里克夫,是個災星,便趕她出門,她也只好回到家中。
對于這種事,我是不信的,便提出為她算上一卦,蔡邕吃驚于我會算卦,問我何時學的,我便說是當初有一高人傳我的,那人不僅傳我卜卦算命,還傳了我《太公兵法》,也就是《六韜》,以及《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蔡邕問:“你可知他姓名?”
我答:“在下不知,那人只說‘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隨后便騰云而走!”
蔡邕大驚,然而,此乃謊言,我其實是跟算命先生學來的,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加上我有所改良,蔡邕自然看不出真假。
此時卦像已出,我說:“小姐吉人天相,有旺夫之相,只是那衛(wèi)仲道命薄福淺,無福消受!”
蔡邕父女大喜,此事便就此了結。
初平三年四月,我能明顯感覺到呂布的心情正在發(fā)生變化,當初他強暴任霍,事到如今居然跟我說他有些害怕被發(fā)現(xiàn),平時因為一些小事董卓就會對我們兩個投擲手戟,也就是那種二尺長的短戟,是一種投擲武器。
這天傍晚,呂布的心慌亂不已,說要去找好友王允商量一下。
我們一起來到了王允的家里,呂布當面說了這件事。
結果王云說出了一件讓我們更加吃驚的事情。
前幾天,王允先后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yè)、執(zhí)金吾士孫瑞等人多次商議誅殺董卓的事情。
此時,士孫大人從屏風后走了出來,跟我們說起了這個計劃。
我萬萬沒想到,我居然會和司徒王允王子師、尚書仆射士孫瑞士孫君榮,以及董卓的親信呂布呂奉先共同密謀誅殺董卓。
最后他們決定以這場下了兩個多月雨作為借口,登臺拜神,并借登臺拜神為名,除掉董卓。
王允要求呂布充當內應,但是,呂布并不同意,他說:“奈何如同父子一樣!”
王允聽了,便說:“你姓呂,他姓董,又不是骨肉親情。況且董卓現(xiàn)在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國賊,你難道還認他作父親嗎?他向你擲刀戟的時候,把你當兒子看待嗎?”
在王允的敦促下,呂布最終答應了。
“可是……”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會猶豫殺那個惡魔,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一想到董卓,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董白的臉。
王允看我猶豫不決,便問:“劉升,莫不是你有什么放不下的?”
我愣了一下,隨后想了想,就把我的想法說了出來:“是有兩個人放心不下。”
王允一聽,笑著說:“莫不是心上之人?”
“心上人?應該……不會吧……”
我不知道我對董白的什么感情,雖說我前世致力研究魔法和神術,在旅行的途中也遇到過很多可愛的女孩子,但若說心上人,那是一個都沒有,換言之我根本就沒談過戀愛,至于董白,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感覺。
“無妨,屆時我會自己去尋那二人,不必管我。”
王允見此,只好說:“好吧。”
第二天,士孫瑞見到了董卓,并說出了登臺拜神這件事。
董卓同意了,并且決定即日搭建祭臺。
五月二十二日,一切準備就緒,正好之前圣上大病,如今大病初愈,朝中文武大臣都集會于未央殿,恭賀天子龍體康復。
而呂布,則借此機會,事先安排同郡騎都尉李肅等人帶領十多名親兵,換上衛(wèi)士的裝束隱蔽在宮殿側門的兩邊。
董卓剛到側門,便遭到李肅等人的突襲,董卓獎狀,慌忙向呂布呼救。
此時呂布正襟危坐,大聲道:“我們是奏詔討殺亂臣賊子,你死有余辜!”
絕望中的董卓雖然奮力反抗,但已無濟于事,被呂布與眾人當場擊殺!
董卓死后,王允下令誅連其三族!
此令一出,我徹底慌了,連忙騎上快馬跑進了郿鄔,一路闖了進去,正好遇到了董白。
董白問:“劉升!發(fā)生什么事了?你這么著急就闖了進來?”
“沒時間解釋了!”我彎腰抓住了她的手臂,將其放置在我的身前,又跑了進去叫了幾聲任霍姑娘,又將任霍放到我身后,教她抱緊我的腰。
此時已經聽到了前院的一陣慘叫與士兵的怒喝。
我急忙駕馬從后門逃脫,找了條無人的巷子,順利回到了我的府上。
我將她二人放下馬,董白又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說:“相國被呂布所殺,司徒王允下令要誅滅其三族,你二人且在此安歇,我去看看!”
隨后,我又駕馬跑向了郿鄔,趕到時發(fā)現(xiàn)士兵們正要離開,領頭者便是士孫瑞,我追上了他,問道:“士孫大人,您這是?”
士孫瑞笑道:“劉升?你跑哪兒去了?哈哈哈哈!董卓已死,司徒大人下令誅滅其三族,方才已被我殺光了!哈哈哈哈!”
“原來如此,哈哈哈哈!”
我也跟著笑了幾聲,之后我們一同回去,衛(wèi)寒問我去干嘛了,我只說沒什么。
董卓死了,滿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興高采烈地歡呼著。
長安百姓們高興得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國賊被誅。
董卓的尸體,被暴尸東市,守尸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而皇帝則在長安的宮中大擺筵宴,呂布任職奮武將軍,假節(jié),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其他人也紛紛受賞,因為我也在謀殺董卓的名單里,所以也混了一個騎都尉。
另外,還有一個小插曲,皇帝見了我之后,得知我也姓劉,便問我是哪一支的后人。
我說:“稟陛下,微臣是中山靖王之后!”
皇帝連忙叫人去拿族譜查驗。
那太監(jiān)拿來族譜查清了之后,便當眾朗讀:“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劉勝生劉貞、劉貞生劉昂、劉昂生劉祿、劉祿生劉戀、劉戀生劉英、劉英生劉建、劉建生劉哀華、劉哀華生劉憲、劉憲生劉雄、劉雄生劉弘、劉弘生劉備、劉備獨子劉升,劉升乃是漢景帝第十四代世孫,與陛下同輩!”
皇帝聽了,笑著說:“好!既然與吾同輩,那便是吾之兄弟,不知你何年生人?今年幾何?”
我說:“微臣光和元年三月廿七生人,現(xiàn)今十五歲!”
皇帝聽后,有些吃驚地說:“哦?吾乃是光和四年四月初二生人,你比吾年長四歲,吾理應敬你為兄!來!賜座!讓皇兄與我同桌而食!”
就這樣,我與劉協(xié)同桌而食,也聊了不少東西,期間,我向劉協(xié)請求,釋放蔡邕,劉協(xié)便向王允詢問蔡邕。
王允說:“董卓乃國之大賊,險些傾覆漢室。蔡邕作為臣子,理應一同憤恨,但卻想著自己禮遇,遺忘操守!如今上天誅殺有罪之人,蔡邕卻反而為董卓而傷痛,豈不是和他一同作為逆賊嗎?”
對此,我表示我反駁:“自董卓進京,上任司空,專擅朝政,聽聞蔡邕名氣,想要征召他,蔡邕推說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是不得已只好應命,雖說受到了董卓看重,但卻并非是只想著自己的禮遇忘記操守之人,更不是逆賊。陛下,如今董賊已死,不如赦免他人,一來,彰顯陛下皇恩浩蕩;二來,這些人被免除一死,定然歸心于陛下,忠心不二;三來,自桓靈以來,宦官當政,又有權臣霸占朝綱,現(xiàn)如今,理應收服人心,才能真正還政于陛下。此乃百利無一害之事,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