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理財與理財目標

1.1.1 基本概念

個人理財又稱個人財務規劃(Financial Planning),是指如何制定合理利用財務資源、實現個人人生目標的程序,是在對個人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根據個人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結合預定目標運用諸如儲蓄、保險、證券、外匯、收藏、住房投資等多種手段管理資產和負債,合理安排資金,從而在個人風險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實現資產增值的最大化的過程。

狹義的個人理財是針對整個一生而不是某個階段的規劃,它包括個人生命周期每個階段的資產、負債分析,現金流量預算和管理,個人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投資目標確立與實現,職業生涯規劃,子女養育及教育規劃,居住規劃,退休計劃,個人稅務籌劃及遺產規劃等多個方面。

廣義的個人理財是在人生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從財務的角度審視和安排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從知道掙錢、用錢購物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小到購買油鹽醬醋、節電節水,大到投資辦廠、購車買房。從這個角度來說,理財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個人收入像一條河,財富是你的水庫,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開源節流,希望以最少的支出換來最多的回報。可以說,人的一生都在理財并在理財中度過。

理財規劃是指有意識地對財富進行管理的活動,其涵蓋的范圍包括平時對現金的儲蓄和消費計劃、節儉開支、擁有一張信用卡、去銀行儲蓄和信貸、購買保險、準備養老金、準備子女教育金、進行各項投資、房產購買等。理財規劃師(Financial Planner)是為客戶提供全面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士。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標準》,理財規劃師是指運用理財規劃的原理、技術和方法,針對個人、家庭以及中小企業、機構的理財目標,提供綜合性理財咨詢服務的人員。理財規劃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因此要求理財規劃師能全面掌握各種金融工具及相關法律法規,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切實可行的理財方案,同時在對方案的不斷修正中,滿足客戶長期的、不斷變化的財務需求。從理財規劃師的角度來說,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某方面的或綜合性的財務方案。它主要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現代意義的個人理財,不同于單純的儲蓄或投資,它不僅包括財富的積累,而且還囊括了財富的保障和安排。財富保障的核心是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是當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出現了意外,或個人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如惡性通貨膨脹、匯率大幅降低等問題時,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受到嚴重的影響。

1.1.2 理財分類

1.實施主體

從理財實施的主體看,理財可以分為個人(家庭)理財和機構(公司、企業、政府、其他組織)理財兩大類。

個人理財和機構理財都是以現有的資金投入相對的理財產品,進而按預期收益率獲得資金增長的一種方式,但兩者存在較多的不同點。從目標來看,個人理財是為了進行終身的財務安排,提高個人生活質量;而機構理財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從風險承擔能力來看,個人理財時通常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而機構理財通常將盈利性放在第一位,兼顧安全性;從依據的法規來看,個人理財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等,而機構理財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從主要內容來看,個人理財涉及保險規劃、稅收規劃、遺產規劃等,而機構理財主要涉及預算、籌資、投資等方面。個人理財與機構理財的區別如表1-1所示。

表1-1 個人理財與機構理財的區別

2.實施目標

從理財的目標來看,理財可以分為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生活理財是指通過設計一個將其整個生命周期考慮在內的終身生活及財務計劃,對未來的職業選擇、子女及自身的教育、購房、保險、醫療、企業年金和養老、遺產及事業繼承,以及生活中個人所面對的各方面的事宜進行妥善安排,在不斷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即使到年老體弱以及收入銳減的時候,也能保持自己所設定的生活水平,最終實現終身的財務安全、自主、自由和自在。投資理財是指在生活目標得到滿足以后,追求投資于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工具、黃金、外匯、不動產以及藝術品等各種投資工具時的最優回報,加速個人、家庭資產的成長,從而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

1.1.3 理財目標

要實現一個理財目標,做一個理財規劃,需要思考以下內容:第一,自己擁有的資產及收入情況;第二,明確可以實現的理財目標;第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第四,實現理財目標所需要的時間。

1.理財步驟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撫養小孩。通過理財,人們可以實現所有資產的合理配置,達到增強經濟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大資金效用的目的。好的理財,能顯著地提升資產的質量并讓資產持續增值的潛力充分地發揮出來。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每個人往往有著不同的投資理念和理財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投資理念往往由激進型向保守型不斷過渡。

一般而言,個人理財過程可分為五個步驟。

步驟一:評估理財環境和個人條件

個人理財首先要對目前所處的環境和個人條件進行合理的評估,以獲得個人理財的基本信息,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理財目標。理財環境的信息范圍較廣,包括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等。個人條件的評估包括對個人資產(如住房、車、收藏、股票、存款等)、負債(如信用卡還款、銀行貸款、抵押物等)以及收入(包括預期收入)的評估。只有在對理財環境和個人條件進行評估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理財目標。

步驟二:制定個人理財目標

在對理財環境和個人條件進行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理財目標是理財活動的關鍵。個人理財目標具有多重性,對一個個體來說,可以同時有好幾個理財目標,包括一些短期目標和一些長期目標、一些重點目標和次要目標等。目標的可行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制定出詳細的理財規劃,從而有利于理財目標的實現。具體而言,理財目標的制定包括以下幾點要求。第一,目標要考慮現實性且要具體化。現實性是指無論什么樣的目標,都要從自己現在的財務基礎和能力出發。理財目標不宜制定得過高,脫離現實的目標只能增加自己的壓力,目標也就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具體化是指理財目標要有一個可實現的貨幣價值。例如,創業本身也不能作為一個理財目標,它需要經過貨幣化,具體到我什么時候需要多少錢來創業,在哪里創業,規模有多大,啟動資金需要多少等。第二,目標設定要兼顧現在和將來。設定理財目標的初衷在于保證人們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有長遠的目標固然是對的,但也不能犧牲現在的生活。這就好比運動員在進行長跑比賽時需要繞著運動場跑很多圈,教練員不僅會告訴運動員最終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成績水平,還會為運動員制定出不同進程中的成績目標。理財有時候也很類似于長跑,在長期目標中加入一些短期的理財目標,可以讓你的收獲更加富有幸福感,也減少了實現長期目標中的枯燥感。第三,要找到實現目標的方法。確立自己的目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竭盡全力地付諸實施。因此,如果希望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不妨就從目標的細化和分解開始做起,按期完成定額目標,也許這樣你就會發現很多看上去很遙遠的目標實現起來也并沒有多難。

步驟三:制定個人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是指采取何種方式來實現個人理財目標,包括理財手段的選擇。制定個人理財規劃實際上是采取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個人理財目標,如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進行股票投資等。

步驟四:執行個人理財規劃

個人理財規劃制定出來以后,必須遵守一定的紀律以保證個人理財規劃的執行。個人理財規劃的執行需要一些專業知識,因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人會接受專業人員,如會計師、個人理財規劃師、投資顧問和律師的建議和幫助。

步驟五:監控執行進度和再評估

個人理財規劃在執行中會遇到一些影響,包括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個人條件的改變。原規劃在執行中會遇到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從而會影響個人理財規劃的執行進程。因此,個人理財規劃在執行中有必要進行監控,以便于進行調整和再評估。

2.理財效果

個人理財的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達到財務目標,平衡一生中的收支差距,達到動態的平衡。人的一生中大約只有一半的時間有賺取收入的能力。人生收支線包括:①生活支出線,人的一生用一條直線向右延伸,從出生到身故畫出一條生活支出線;②工作收入線,從開始工作就業到退休畫出一條工作收入線;③理財收入線,通過工作收入,用每個月儲蓄的余錢來規劃理財收入線,如圖1-1所示。

圖1-1 人生收支曲線圖1-1 人生收支曲線

第二,可以提高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的能力。現代社會中,家庭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在增加,相應的風險也在加大。意外是否發生不能夠被完全控制,但可以做到的是通過理財活動提高對可能發生的意外的應對能力(見表1-2)。

表1-2 家庭生命周期各階段特征及財務狀況

第三,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即通常所說的“節流”。善于理財的人會在支出時讓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并且通過合理避稅以及一些風險管理手段來實現支出的最小化。

第四,可以不斷增加收入,即通常所說的“開源”。通過理財,人們要能使現有的財富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增值,投資獲利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方式。

第五,可以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開源節流能夠為一個家庭帶來財富的增加,但財富的獲取是無止境的,同時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也不是單純可以用財富的數量來衡量的。家庭理財的最根本目標是為實現家庭幸福奠定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提高面對風險的抵御能力,以至于提高家庭成員的生活水平,豐富其生活內容,增加生活的享受,從而提高幸福感。

此外,科學地規劃個人的財產,實現社會資金合理流動,將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安全,從而給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課間案例

“窮忙族”與“富閑人”

一周工作超過54小時,忙來忙去卻依然無力置產,甚至還要擔憂養老金從何而來,也就是所謂的“窮忙族”。而另一群人被稱為“富閑人”,如萬科房產的董事長王石,王石酷愛登山,他一年中有近1/3的時間在外登山、跳傘、玩極限運動等。

“富閑人”總是把賺來的錢再次投入新的項目上,以錢賺錢;而“窮忙族”的人們卻總是依靠自己出苦力賺錢,他們喜歡把賺到的錢存儲起來,結果存來存去還是沒存住,最終還是花了出去。因而,“以錢掙錢”勝過“以人掙錢”。這些“富閑人”主要依靠理財來實現躺著掙錢。

富人錢生錢,窮人債養債。節省錢、尊重錢是很多富人的習慣。我們常常說富人越有錢越摳門,因為他們知道錢來之不易,而沒有錢的人往往“窮大方”。

摘編自:張靜宇.你為什么越忙越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清涧县| 柳州市| 石阡县| 洪江市| 香河县| 加查县| 阜宁县| 建水县| 阳原县| 平原县| 兴安县| 威信县| 鄂尔多斯市| 德令哈市| 永泰县| 水城县| 青河县| 宁夏| 巩义市| 惠安县| 江阴市| 长春市| 阿拉尔市| 嘉峪关市| 财经| 宁晋县| 孟村| 青浦区| 临泉县| 镇江市| 涡阳县| 衡水市| 炉霍县| 利川市| 定襄县| 屏山县| 罗山县| 金湖县| 万源市|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