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市簡史:A股五次大牛市的運行邏輯
- 王德倫 王亦奕 張日升 李家俊等
- 752字
- 2021-01-07 11:20:07
第五節 如何尋找牛市中表現最好的板塊
通過對五次牛市的宏觀背景共性梳理,我們發現經濟向好與流動性寬松至少具備其一,相應來看,與式(1-1)中分子、分母端驅動力掛鉤的行業在牛市中表現更為亮眼。后四次牛市中行業指數漲幅最大和最小的5個行業見表1-5,具體而言:
●以往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馬車”,當分子端主導市場上行時(經濟和企業盈利向好),與經濟關聯度高的周期性行業往往十分突出。2005~2007年中國大規模城鎮化并開展地產建設,2008~2009年“四萬億”刺激基建地產,與之相關的有色金屬、建筑建材、房地產、采掘等表現優異;1991~1993年價格改革消費增長明顯,2005~2007年汽車消費景氣高,所以第一次牛市中的零售行業和第四次牛市中的汽車行業也處于市場領先位置。
●當分母端主導市場上行時,流動性寬松,風險偏好抬升,彈性較高的券商、國防軍工等行業可能成為市場熱點,同時還伴隨著資產重組、科技等題材的躁動。2013~2015年的牛市中,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潮的TMT板塊如計算機、傳媒,以及因利好政策而受益的“一帶一路”題材板塊中的建筑,均大幅領跑市場。
●分子端業績較為穩健、分母端彈性較小的防御性板塊表現落后,例如醫藥生物、銀行、公用事業、食品飲料。當指數走平或者趨弱時,醫藥生物、食品飲料中的龍頭公司,往往能夠憑借自身強大的穩定增長屬性,獲得市場的青睞。
●前四次牛市中,TMT板塊與經濟關聯性弱,也沒有成為投資者風險偏好追逐的標的,表現相對落后。但是從第五次牛市開始,隨著科技成長類公司越來越多,龍頭公司的成長性逐步為市場所熟悉和接受,在移動互聯網、4G向5G過渡、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以及美國納斯達克科技龍頭的帶動下,TMT板塊中的龍頭公司與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動聯系緊密,當分母端的風險偏好提升之時,往往是表現最快也是較為突出的板塊。
表1-5 后四次牛市中行業指數漲幅最大和最小的5個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