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墟花開:帝師孫家鼐與京師大學堂
- 余音
- 577字
- 2021-01-07 14:22:14
前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中國的變法并不多見,而且大都是人亡政息:商鞅被車裂,王安石被罷相,張居正死后被抄家。戊戌變法依然沒能跳出這一怪圈——慈禧太后復辟,光緒帝遭軟禁,“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新法“悉廢”,但在協辦大學士、管學大臣孫家鼐的捍衛之下,變法“天字第一號工程”京師大學堂得以“獨留”,進而才有了今天名揚世界的北京大學。如果說蔡元培是“北大之父”,那么,孫家鼐堪稱“北大鼻祖”。
各個時代的人都有各個時代的夢想。封建科舉時代,中國讀書人的“四大夢想”是中狀元、做帝師、當大學士、死后獲得“文正”榮譽稱號。但1300多年來,沒有一個人把夢做圓。唯有孫家鼐,在封建社會終結前夕,獲得了“大滿貫”,堪稱“中國古代讀書第一人”。
遺憾的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孫家鼐被粗暴地劃為“‘帝黨’中的‘右派’”,打入另冊,銷聲匿跡。而今政通人和,科教發達,百業興旺,經濟崛起,追根溯源,這一切成就都與清末孫家鼐主導的學制改革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此書是中國改革家楷模孫家鼐首部傳記的修訂再版,它以孫家鼐創辦京師大學堂的艱辛歷程為主線,以大量鮮為人知的圖文史料為依據,以作者所倡導的紀實文學“三趣”(文趣、情趣、理趣)理論為指針,風追司馬,回歸“現場”,重估歷史,真實而生動地塑造了孫家鼐的光輝形象,既能使讀者汲取豐富的歷史知識,享受高品位的閱讀樂趣,又能給當代改革者多方面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