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臥龍先生
- 穿越三國成為小女孩
- 也許我很幼稚
- 2896字
- 2024-06-01 17:16:24
時光荏苒。
其實也就一個來月的時間,但這對每日都在處理公務的朱里來說卻總覺得已經過去了好幾年。
工作的時光就是如此的耐人尋味,卻又沒有什么辦法。
朱里治汝南時,一直都有在招收還算不錯的人才,盡管這些人才無法與大勢力之中的人相比,例如她的主公曹操麾下的文武,但用來實行自己所制定下的大方針,倒也是不算勉強。
現在就又不一樣了,她在汝南時的小團體隨著她遷移到了樊城后分解,導致她即便是把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都交給了房哲與孔錫去處理的情況下,依然得自己親自上陣。
不得不說,她現在總有一種自己“升級”了的感覺,在政務的處理上也逐漸變得得心應手起來。
“這兩個月的汝南稅收出來了,”她終不是那種耐得住寂寞的人,總是想要與人聊上幾句,哪怕是廢話也好。
“比較可惜,之前我是把這些事情都交給了孔明去處理的,現在他畢業了,導致我又得重新開始。”
“稅收的情況如何?”典韋長久以來都是陪伴在朱里的身邊,自然是知道她的小習慣。
“不太樂觀,也不知道小玲跟滿哥那邊的情況怎么樣了。”
朱里無奈扶額的道。
呂玲綺跟典滿在上個月月初之時被她派遣去參與商業工作去了,讓她們自行調度人才,去市井觀察整個商業鏈。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讓她們幾個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可以讓“官方”參與的商業,畢竟僅僅只是維持樊城最初的情況是無法改良整個大環境的。
戰亂過后的樊城需要一筆巨額的款項來用于修繕,或者說是填補戰時超支的空缺。
她本來是想向曹老板申調的,可一想到曹老板自身也是剛剛經歷過官渡鏖戰,想必情況也是不容樂觀,便是只能出此下策。
自己想辦法了。
“最近我倒是聽那孩子說進展好像還行的樣子。”典韋道:“只是,你讓小玲跟子超一起去打探商業方面的情況,屬實是打鐵鑄刀把,沒有任何意義。”
小玲雖然是朱里對呂玲綺的“愛稱”,但她本人對于典韋也這么稱呼她這件事并沒有進行計較,畢竟她也跟著朱里一樣叫典韋“大個子”的。而子超則是典滿的字,順帶一提還是朱里給他起的。
原本根據正常的情況,是輪不到朱里這個做妹妹的給典滿這個當哥哥的起字的,不過因為是典韋的要求,倒是也沒有什么說不過去的。
至于典韋本人,倒是還沒有字,聽說他幼年便是喪父,母親順應這個時代的大流,沒有任何的文化,又因為家窮也沒辦法去請有文化的先生幫忙起字便一直以這樣的情況保持到了現在。
盡管朱里心中對典韋的字有了一個好的想法,但還是那句話,除非典韋本人要求,不然怎么著都輪不到她來起。
“沒有意義也沒有什么辦法啊,”朱里抿了抿嘴,露出了些許委屈的模樣,道:“我現在手下始終是人手不夠啊,你也知道原本這方面的事情我一直都交給徐庶跟孔明去打理的。”
“可是他們因為各自的志向問題離開了,離開之前也沒說給我留個差不多的意見,盡數保留在汝南府庫中,我現在也是兩眼一抹黑啊。”
典韋沒有回話,這屬實不在他的知識范圍內,甚至就連亂說都說不上來。
“唉,魯陽那邊最近有情況回報嗎?”
朱里也知道典韋在這上面幫不上忙,便是岔開了話題。
“魏延的進展很是順利,當年偽帝麾下的雷薄與陳蘭二人連戰皆敗,如今已經徹底被他圍困在了魯山之上,攻破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可不行,這樣吧。讓魏延加快一點腳步,盡量早些時日攻破魯山。聽說雷薄陳蘭叛逃的時候卷走了一大批的袁術珍寶,這批珍寶我們必須拿到手,將其變賣了可都是錢。”
“好,我待會便讓人去傳達你的意思。”
雷薄與陳蘭二人原本是袁術麾下的部將,當年袁術妄自稱帝時他二人尚還是其爪牙,可惜壽春戰敗后,此二人便裹挾了大量的珍寶糧草選擇了占山為王。
只是這兩個人不僅心壞,沒有一點節氣不說,就連能力也屬實不入流,帶著數千部將反叛,找了個山頭想要將其占據,結果被該山頭的山大王以數百弱旅擊敗,一路流落到魯山。
前些時日的時候剛好是與荊州軍開戰之時,朱里便一直沒有理會,到了如今是該“取錢”的時候了。
“你看,又是找我要錢的。所以說不是我本性貪財,而是我被迫貪財。”
朱里拿起了一份文書,看著上面所書寫的內容,十分的無奈。
····
江陵。是荊州最大的倆大豪族的根據地,這兩家分別為“蔡”“蒯”。
現任家主分別是蔡瑁、蒯良,他二人一人為劉表水軍都督,一人為劉表首席謀士,在整個荊州的風頭都是一時無兩。
可惜的是,這種微妙的平衡并未持續多久,在蔡瑁之妹嫁給了劉表后,蒯家的聲勢就稍微弱了些許。
拋開整個荊州的立場不談,就私下互相較量的兩家而言,蒯家的家主蒯良也是有些無奈。當然,他們都是很有分寸的人,并不會將這種私下的事情擺到臺面上來影響自家主公大方針的決策,平時也只在暗地里互相較勁罷了。
蒯家大院坐落于江陵城外的一處名為“長湖”的小湖畔處,一座座房屋彼此起伏,將整個長湖包圍了起來,而此處地方也是正式更名為了“蒯家村”。
帶著弟弟寄居于姐姐諸葛蕓家里的諸葛亮現在正在房屋外家家都有的小碼頭上發呆。(諸葛亮的姐姐確有其人,名字是自己取的)
他的姐姐嫁入蒯家后,他原本以為自己的姐姐會重新的過上好日子,自己前往投奔,不說跟著享盡榮華富貴,也至少不會成為她們夫妻的負擔。
誰曾想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呢。
他的姐夫蒯祺,是一個能力比較平庸的男人,在這類似小江湖的蒯家中并不能夠展露屬于自己的頭角,自然也就得不到家主蒯良的青睞。
沒有什么地方會養一個“廢人”,除非是自己的親兒子。
“唉。”驀的,諸葛亮嘆了口氣。
在他知道自己姐夫的能力并不足以讓他在整個蒯家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時候,便是想了很多辦法,以期能夠改變如今的現狀。
但老天往往是不會遂了人的意愿的,就在他的幫助下,蒯祺逐漸的被家族重視時,病倒了。
初露崢嶸便是一病不起的人,蒯家即便稍有重視,也不會太過偏心。
不僅是蒯家,當今天下所有的世家都是如此。
雖然很不愿意承認,可諸葛亮也知道,在請了那么多醫生來看都是束手無策的情況下,自己的姐夫只怕是時日無多了。
只可惜,尚未留下子嗣。
“阿亮,你怎么又在這里發呆呢。”
諸葛蕓的聲音從背后傳來,諸葛亮回過頭看了眼便是匆忙的挪開了視線。
不敢直視自己姐姐如今憔悴模樣的他刻意的躲閃著。
“我跟均弟在這種時候卻是不能幫上什么忙,故此憂愁罷了。”
諸葛亮還是說出了這句話。
“你說什么呢,有姐姐在就好了。再說了,你跟阿均不是一直都有在幫家里的忙嗎。”
諸葛蕓勉強的笑著,長姐如母,她實在不想讓諸葛亮也與自己一樣,心中充滿憂慮。
然而她也知道,當諸葛亮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代表了什么含義。
····
時間最是無情,病魔亦是如此。
蒯祺病逝后,諸葛蕓登時與蒯家沒有了任何的關系,在蒯家主家來人委婉的勸說過后,年輕氣盛的諸葛亮一氣之下帶著姐姐與弟弟北往襄陽外二十里處的臥龍崗去了。
至此,諸葛亮成為了當年由祖上司隸校尉諸葛豐起而逐漸成為大家族而又沒落的諸葛家家主。盡管他還有個兄長諸葛瑾,按理說不應由他來,只是諸葛瑾如今遠在江東,旦夕之間不能得知。
實屬無奈。
抵達臥龍崗前,諸葛亮給了他奉之為師的朱里寫了一封書信。朱里并沒有拒絕他的要求,因為她知道,當一個成年男性開始“求助”的時候,那真的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因此,在這樣突如其來的意外之下,諸葛亮對朱里有了許多的虧欠。盡管朱里本人沒當回事,但他卻一直記著這份恩情。
也是因此,這世間多了位“臥龍先生”,于短短兩三年間,成為了荊州名氣最盛的“伏龍、鳳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