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業會計理論與實務
- 黃文翠
- 1807字
- 2021-01-15 12:07:24
第五節 小企業會計機構的設置
小企業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對如何設置會計機構和安排會計人員,小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會計業務繁簡情況予以決定。
一、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具有一定規模和業務量的小企業可以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設置時要貫徹精簡、高效、節約的原則,反對機構臃腫重疊,人浮于事。會計機構內部要根據實際需要定崗定編,確定合適的會計人員,以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同時,設置獨立會計機構時要注意內部控制的要求,各會計人員之間,既要做到分工負責,又要相互牽制、相互監督,防止出現差錯和舞弊。
二、不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在有關機構中設置專職會計人員
如果一個企業的經營規模比較小,會計業務工作量也比較少,可以不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且指定會計主管人員。會計人員設置在哪個機構,根據小企業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組織形式決定,有的設置在總務部門,有的設置在辦公室等。
三、代理記賬
為節約人力成本和提高核算質量,小企業可以選擇委托代理記賬機構代理記賬。代理記賬是指從事代理記賬業務的社會中介機構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辦理會計業務。委托人,是指委托代理記賬機構辦理會計業務的單位。代理記賬機構,是指從事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并進一步規范代理記賬資格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代理記賬行業健康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以下簡稱“財政部”)對《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7號,以下簡稱舊《辦法》)進行了修訂,以財政部令第80號發布了新的《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并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新《辦法》與舊《辦法》相比,主要在以下4個方面進行了修訂:一是放寬市場準入門檻,簡化資格申請要求;二是建立信用約束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四是加強行業自我約束,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代理記賬管理辦法》從申請人、申請條件、變更登記、年度核查、委托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方面規范了代理記賬機構的審批及其運行。
1. 代理記賬機構的申請條件
設立代理記賬機構,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擁有3名以上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從業人員。
(2)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具有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3)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4)有健全的代理記賬業務規范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
2. 代理記賬機構業務范圍
代理記賬機構可以接受委托、受托辦理委托人的下列業務。
(1)根據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資料,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包括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等。
(2)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代理記賬機構為委托人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經代理記賬機構負責人和委托人簽名并蓋章后,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外提供。
(3)向稅務機關提供稅務資料。
(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會計業務。
3. 代理記賬機構與委托人的關系
(1)委托及受托程序。小企業委托代理記賬機構代理記賬,應當在相互協商的基礎上,訂立書面委托合同。委托合同除應具備法律規定的基本條款外,應當明確下列內容:委托人、受托人對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承擔的責任;會計資料傳遞程序和簽收手續;編制和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的要求;會計檔案的保管要求及相應的責任;委托人、受托人終止委托合同應當辦理的會計交接事宜。
(2)小企業委托代理記賬時應當履行的義務。對本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始憑證;應當配備專人負責日常的貨幣收支和保管;及時向代理記賬機構提供真實、完整的原始資料和其他相關資料;對于代理記賬機構退回的、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更正、補充的原始憑證,應當及時予以更正、補充。
(3)代理記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當履行的義務。按照委托合同辦理代理記賬業務,遵循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在執行業務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應當保密;對委托人示意其做出不恰當的會計處理,提供不真實的會計資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要求,應當拒絕;對委托人提出的有關會計處理原則問題應當予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