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白玉無瑕自妙真

  • 道衍金章
  • 祂長生
  • 3086字
  • 2021-02-26 05:15:11

又言,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這里就可以看出,金丹一成,自此陸地神仙也。

任御來大荒之前的世界中的,陳傳老祖,禪宗達(dá)摩,劍仙呂洞賓之流,亦不過如此。

……

時間仿佛白駒過隙般,一去不返,不為任何事物所停留,駐足。

轉(zhuǎn)眼間,‘哐……哐……哐……’

道觀晨鐘又是響起,渾厚悠長,飽含滄桑。

任御從入定中醒來,遍觀己身,一夜修持,雖說功行真元增長寥寥,卻是可以代替睡眠。

雖然一夜未睡,卻神采奕奕。

起步來到外間,望月亭臺上膳食已是擺放妥當(dāng),鐘鼎金玉間點綠添紅,香味四溢。

未言便坐下食用了起來。

修道人雖有戒食欲之說,但那也是筑基又成之后方能辟谷。

再者說任御也沒準(zhǔn)備戒了去,修行一途本就枯燥乏味,應(yīng)得張弛有度,有一喜好點綴一二放松心緒,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食用完早膳后,任御朝童兒維堂點了點頭后,來到亭外道:“維周道友何在?”

玄光落下,維周自里走了出來,在任御面前站定稽首一禮道:“老爺,維周在此?!?

任御額了額首道:

“昨日本想游覽觀里景致,沒想在天水崖忽生變故,未能看完其余所處。

今日得暇,勞煩道友再帶我一觀?!?

說完便向維周處看了一眼。

維周聽罷后躬了躬身道:“老爺言重,此本是維周應(yīng)為之事,還請老爺放開心神,以便禁陣挪移?!?

“也好,開始吧?!?

任御道完便放開心神,頓覺一道宏大金光從空中降下,落至任御周身。

其雖廣大卻溫潤如玉,似清風(fēng)拂面。

徐徐間便將任御包裹了起來,下一瞬便眼前一晃,耳中有潺潺流水聲傳來。

“老爺請看,此處便是不老泉所在,”維周手指妙境某一處道。

任御目光隨著維周所指望去,只見竹林異木之中,亭臺樓閣一角,有一眼山泉向外而涌。

水面明澈清冽,晶瑩悅耳,潺潺而出,順石而下,流向遠(yuǎn)方。

任御伸出修長,白皙得雙手,捧起一束,放至口中嘗了嘗,甘甜冰涼,似玉似露。

不覺身心,精神為之一振,倦氣一掃而空,就連體內(nèi)真元也似變的更為精純了三分。

任御頓時神色有些訝然,自身真元經(jīng)過金色小字提純,已到增無可增,進(jìn)無可進(jìn)之境,不想這泉水還能讓其更為精純。

再次嘗試,見再無有反應(yīng),當(dāng)下心里知曉,這泉水一生只能飲用一次,再飲就無這般功效了。

明周望見后道:“老爺,這些泉水似有提純真元,增壽之效?!?

任御點了點頭補充道:“并且修道人一生只能飲用一次,往后就沒有那般效用了?!?

說到這里看到維周略顯可惜的神色后,道:“雖一生只能飲用一次,但其能在體內(nèi)真元至精至純的情況下再次提純,已是難得奇珍,何必奢求太多,我輩修行中人當(dāng)以自身功行為主,其余皆是外道。”

維周聽到任御所言后,神色一正道:“老爺說的是,維周受教了?!?

任御點了點頭:“無礙,你這般生靈生而聰慧,只是少在人間歷練,心智還未圓潤,往后接觸的生靈多了就自會改觀。”

道完后見維周還在沉思,也不點破,便不再多言。

在維周停下思考后道:“接下來別處就先不去了,你先帶我去藏經(jīng)窟?!?

“是,老爺”

維周聽到任御所言后道,說完便運起陣禁金光一閃,消失不見。

……

藏經(jīng)窟,外間法臺上,弘大金光落下,任御自里走了出來,對維周關(guān)照了下后便抬步向藏金窟行去。

“今日本來是準(zhǔn)備游覽道觀余下景觀,也好對道觀心里有數(shù)。只是在飲用完不老泉泉水后,體內(nèi)真元經(jīng)過泉水洗練,提純,已有了水滿外溢之勢,顯然是功行到了破境之時。”任御心下思忖道。

修道人心念,六識經(jīng)過道法增強,遇到一些與自身有關(guān)的物事后冥冥中自有大道預(yù)警,或是隱隱提示,或是心潮來血,視個人而定,不一而足。

這些只是在他的心念間一閃而過,任御已是來到洞窟之前,這是一處從外看高約丈三的石窟,厚重石門緊閉,上面布滿青綠。不知名苔蘚類植物,石銹點綴,一片厚重,滄桑,古老之感。

任御上前按了按右手邊石壁上不起眼處的凹陷機關(guān),隨著“隆隆隆”聲,石門緩緩自下而上打開。

本來任御也不會這么快知道機關(guān)在那,是維周臨走之前關(guān)照過他的。

從石門中進(jìn)去是一道越往里走空間越大的蜿蜒石道,石道旁石壁上刻畫有道家諸真浮刻,越往里走雕刻的諸真層次,名氣,地位越高。

下到山神土地,城隍天師。

上至四御三清,昊天上帝,再至兩大駐世天尊,無一缺漏。

唯獨沒有“玉清元始天尊”。

如若任御記憶不差,那個世界是有三大駐世天尊駐世的。

即:玉清元始天尊,(又名上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少清靈寶天尊。

又名: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今他奇怪的是,石窟浮刻壁畫中,卻偏偏未刻玉清元始天尊的浮雕。

本應(yīng)刻畫玉清元始天尊的石壁上空白一片,無有一絲一毫劃痕留在其上。

任御壓下心中荒誕,離奇的思緒,向隨著越向里走空間越大的石道走去。

大約走了十幾息過后,在拐過最后一道彎道后,視線盡頭是一處似大廳模樣的空曠空間。

仿佛天然如此,有好像有人力開鑿的痕跡。

大廳四周的石壁上開鑿有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孔洞,里面整齊擺放著一排排竹簡,書籍。

任御四下一掃,不覺恍然,道觀自從來到大荒世界后,發(fā)生異變,有很多地方似是而非。

道觀原來的一些建筑化為烏有,又在不知名原因下形成了這些契合‘十六字修真要訣’的天地奇觀。

而道觀以前放置經(jīng)書的藏書樓卻變成了現(xiàn)在的藏經(jīng)窟。

雖然石窟走道上的浮刻壁畫有些陌生,但在大廳后看到這些書籍后,任御便知曉,藏書樓沒有消失,而是轉(zhuǎn)化成了藏經(jīng)窟。藏書樓的書籍也沒有消失,也是被轉(zhuǎn)移到了這大廳石孔上。

……

修道之人在修行至蘊氣一重境,真元化液后,再往上修行就需要鑄就道基,而道基又有下品,上品,無缺道基之分。

這鑄就道基的品級又和筑基法門息息相關(guān),這就是任御來至藏經(jīng)窟的原因。

文獻(xiàn)載述,鑄就道基之法世間有三。

第一種是,修道人在體內(nèi)真元化液后自行凝聚大道法臺,自行凝聚出來的法臺多為下品。下品法臺雖名下品,但也是自然成就,自有玄妙之處。

所謂,大衍五十,所用四九,遁去為一,正是此理。

第二種是修行中人所修持的道經(jīng)法訣自帶的筑基之法。

用這種筑基之法鑄就的道基多為上品道基,又名有缺道基。

有缺,有缺,方是完美,此法多為有傳承的修道人所用。

最后一種就是“大乘”道法上所記述的筑基之法,而用這種法門鑄就的道基為無缺道基。

而“大乘”道法世間只有任御一人修行,所以無缺道基只有任御能夠鑄就,可以說這個筑基法門是為任御量身定制的,天下修道人除了他,古往今來,宇宙洪荒,一切時空再無人能鑄就無缺道基。

看到這里,任御心下已有計較,當(dāng)下心中想法再無遮攔,清晰如明鏡高懸。

任御有感,如若不在今日鑄就道基,錯過這次機會,往后再無可能鑄就無缺道基,生生蹉跎無數(shù)歲月。

畢竟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再者,道法修行,本就講究緣法機緣,哪有不取之理。

當(dāng)是順時應(yīng)勢,高歌勇進(jìn)。

想到這里任御只覺全身通透舒暢,念頭通達(dá)如悟,體內(nèi)經(jīng)絡(luò),穴位間緩緩游走的真元頓時也加快運行了起來。

任御知曉突破在即,當(dāng)下不敢再想,心神念頭沉入體內(nèi),隨著真元游走而游走。

至精至純,寬廣似大江大河般真元在他的體內(nèi)經(jīng)絡(luò),穴道間逆流而上,起止腳底涌泉穴,經(jīng)膝蓋曲泉穴,過胯間膀胱穴,腹部中脘穴,胸前檀中穴,至手部,內(nèi)關(guān),神門,少商三穴。

一路橫沖直撞,逢山開道,遇水架橋般,滾滾涌動向頭頂百會穴,最后從九天直下,落至肚臍上三寸丹田氣海中,靜止不動。

復(fù)又緩緩收縮,擠壓,凝練,形成一方形似方圓六寸的有缺道臺。

這時任御體內(nèi)的真元已耗損完畢,而鑄就的道臺還是六寸有缺。

眼見六寸道臺就要鑄就,就在這一瞬間,金色小字憑空浮現(xiàn),其上有字作九:

“得靈泉,鑄無缺,傳我法?!?

其似一直存在,又似虛無一片,什么也無。

這時的任御已無心它顧,只余金色小字不停醞釀,衍化,由虛凝實,化為一道煙氣直入任御體內(nèi)氣海道臺上,再其還未完全成型之前融入六寸有缺道臺之中。

頓時道臺暴漲,化為不多不少剛好九寸,其邊緣有缺處也漸漸彌合,最后玉化。

直到此時,任御之道基方才鑄成,觀其品質(zhì),正是九寸無缺白玉道臺,即無缺道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抚顺市| 弋阳县| 靖江市| 和田县| 明光市| 海兴县| 手机| 枝江市| 扶余县| 宁都县| 枣庄市| 耒阳市| 左贡县| 赣州市| 买车| 浦东新区| 罗甸县| 南和县| 饶河县| 阿拉善盟| 措美县| 游戏| 曲阜市| 新竹县| 新野县| 鸡东县| 阳春市| 泰兴市| 奉贤区| 铜山县| 昌邑市| 化隆| 青州市| 屏东市| 墨竹工卡县| 乌苏市| 哈尔滨市| 台江县| 繁昌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