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面創新:創新的可計算學說
- 周宏橋
- 4614字
- 2020-12-17 15:51:02
學界業界推薦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陸雄文博士
宏橋在我院給EMBA上“創新:思維與方法”課程已有多年,他講課的“劇本”就是這本《半面創新》,是宏橋集十年之功磨成。
宏橋出身于軟件工程師,職涯前半部分都在編制或領導開發人類智慧的集成——軟件系統。幾年前他開啟了人生新的職涯,即基于自己第一個職涯的經驗以及對許多行業創新成敗經驗教訓的研究、思索,提煉發展出他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書中對大量創新案例進行庖丁解牛般的剖析、整理和歸集,得出了許多精辟的結論,但宏橋不僅僅止步于此。他以軟件架構師的職業素養,建立起一個由可信案例和數據歸納支持的,有嚴格可靠的演繹所支撐的完整的、復雜的、精密的系統去回答“創新創造何以可能”之人類大問。
《半面創新》結構嚴謹,用了大量的示意圖來展現宏橋的歸納演繹和架構計算,對于缺乏軟件編程知識或系統管理思想的讀者來說,閱讀與理解本書會有一定的挑戰,但宏橋通曉古今中外,文史哲素養豐厚,因此這本書文筆流暢,用詞精準,表達優雅,觀點新穎,我一口氣讀來,常有會心及拍案之感,也希望讀者沉下心來沿著宏橋指引的路徑走完這一尋求創造創新如何落地致勝之道的旅程。
(摘自V4推薦序)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劉俏博士
認識宏橋是因為他為我院EMBA上課。前期策劃過程中,他和我在光華咖啡廳聊了很久,除了聊課程,我們相當比例的時間花在討論讀書、電影和詩歌上。那次聊完,我發現宏橋的詩詞功底非常好。理工背景,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多次創業,成年后大部分時間在海外,行為舉止甚至思維習慣卻依然保留中國傳統“士人”之風。宏橋是80年代后期的北大學生,這個園子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子。北大校園歌曲唱道,“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們都藏在水底,靈魂們都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我想,宏橋其實就是藏在未名湖底的詩人;而這本書,是他那按捺不住跳出水面的靈魂……
創新已變成這個時代最熱門的詞匯。然而關于創新的宏觀層面的描述過多,情懷和意義的討論壓倒了對創新本質的理性分析和對創新邏輯的深刻思考。在微觀層面上,這種探索尤為些微,也更顯珍貴。《半面創新》的最大價值也在于此——這是一個有豐富創新創業實戰經驗的思考者歷時十多年的心血之作。
精心設計的結構,自成一體的邏輯框架,旁征博引,讀起來卻不費力。作為文人的宏橋的良苦用心表露無遺。我想,一個讀者如果能夠靜心隨著宏橋著眼微觀卻有著縝密結構和宏大詩意的敘述去思考,去重新認識創新的本質和邏輯,就會發現這本書的價值所在。真正有思想的著述,處處機鋒,歷久彌新,在迭代中帶來閱讀的快意和思考的重量。宏橋此書正是這樣一本著作。
(摘自V4推薦序)
清華全球創新學院前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史元春博士
宏橋關于人類創新創造的深度思考凝聚于《半面創新》,以復雜問題建模的形式建立分析和仿真的半面體系架構,通過創新實踐分析系統狀態的轉換序列和演進規則,揭示創新創造的內在規律。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毛基業博士
無人不想創新,但如何創新?答者寥寥。作者采用全新的視角,基于其軟件架構與工程訓練和橫跨東西方兩種文化的背景,以一個方程的形式,輔以旁征博引,系統而清晰地勾繪出一個獨特的創新之道。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講席教授、BiMBA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馬浩博士
宏橋兄:此版甚是Impressive,a tour de force(法語:杰作)account indeed!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溢美之詞,只得匆匆抓撓幾句,聊以應景:華章熠熠十年劍,周郎肺腑萬千言。三級時空創供需,四大導向催爆款。儒道釋法正反合,點線面體鏈極端。跨界想象多詩意,半面創新自翩躚。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青年學者|路江涌博士
近幾年,宏橋兄的著作一路拜讀下來,深深為宏橋像產品經理迭代產品一樣打磨創新思想體系的精神所感動,也為宏橋融合了科技與人文、東方與西方的“半面創新體系”所折服。新版更以“正反合”思想一以貫之,并以圖形直觀地表達了系統且精深的思想架構,詮釋了“半面創新體系”的哲學性、理論性和實用性。相信讀者能和我一樣,從反復閱讀宏橋著作中體會到一位產品經理的匠心精神和管理思想者的家國情懷。
新瑞學院院長、前新華都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何志毅博士
讀宏橋《半面創新》贈七絕:科學探底見人文,極品人文美善真。半面創新通二脈,入書不顧月升沉。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EMBA中心主任|張文紅博士
周宏橋老師的《半面創新》是一本讓人一看就不能放下的書。書的內容理論聯系實際,東方融合西方。就如同周老師在EMBA課堂上的風格一樣,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中心主任|李奕濱博士
中國商學院不乏滿腹經綸的專家學者,也不乏經驗豐富的實踐者,唯缺知行合一的跨界創新者。周宏橋老師是這一領域開宗立派之人。本書兼具哲學的高度、行業的深度、學貫中西的廣度和厚度,讀完如醍醐灌頂!無怪乎周老師的課是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課。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助理、EMBA中心主任|任建標博士
這是一本需讀四遍的創新書籍:第一遍快讀以領會“半面創新”的脈絡,第二遍慢讀以掌握各類創新的實操,第三遍耕讀(邊做筆記邊讀)以稔熟技術驅動的商業創新方法,第四遍貫讀將創新與國學詩詞文化融匯一體。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前副院長、EMBA中心主任|林濤博士
周教授原創的半面創新理論有高度、接地氣、實操性強,變創新為一種可以帶來可靠成果的實踐活動,極大地開拓了廈大EMBA、后EMBA企業家學員們的視野,幫助他們變革創新機制,重塑創新文化,實現可持續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EMBA/MBA教指委主任|李志宏博士
拜讀此書感觸良多。在企業發展由成本驅動轉型升級到創新驅動的時代背景下,宏橋兄以博大精深的傳統智慧基因來解構商業創新的制勝之道,為中國商界精英找到了根植于中華文明土壤的創新驅動密碼。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EMBA中心主任|蔡榮鑫博士
拜讀宏橋兄十年磨一劍的大作,終于知道他的課程為何在嶺南學院EMBA中大受歡迎。這樣寫創新,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或許只有像宏橋兄這樣家學淵博、了解中西哲學、先工程后商業、既研且教的非“象牙塔”內研究者才能做到。
比利時聯合商學院(UBI)中國教育中心院長|夏群博士
宏橋不僅是創新實踐者與探索者,也是一位詩人和創作家。《半面創新》絕對是經典之作,凝結了他的多年智慧和經驗精華,創構了史無前例、讓人為之一振的創新體系,引領人們在世界上創造無限價值。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教授|王建民博士
創新是實踐的學問。宏橋的體系源于實踐、超越實踐,堪稱實踐百科。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院長、教授|陳鐘博士
宏橋實踐抽象的這套方法論對創新創業幫助極大。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陳曉宇博士
教育應開啟人生理想、培養懷疑精神和創新能力,宏橋給出了理想與現實差距間的騰挪之道。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博士
人生只有兩大問題,第一問題是找到問題,第二問題是將其解決。宏橋將中華古典詩法創造性轉化為創新算法,將待解論域抽象為數據結構,通過虛擬機架構對“算法+數據結構=創新”進行推演以及大腦思維過程精確控制,以計算范式解決“創新創造何以可能”之人類問題,首創了創新的計算主義學說——半面創新。
美國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
宏橋素以才華橫溢著稱于業界。基于其二十多年的創新實踐和博覽群書,宏橋將創新內涵成功落實為一個可操作的整體體系。本書將開啟中國創新的新篇章。
金山軟件創始人|求伯君
宏橋實踐悟道的這套“兵法”體系是投向中國的“重磅炸彈”,從今以后的中國,無兵法,不產品。
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祎
創新落地于產品,好產品是一切公司發展的基礎,希望你讀了這本書能創新出優秀產品。
混沌大學創始人,原酷6網創始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中心主任|李善友
如何概括宏橋這本立意高遠的書?我引用歷史大家黃仁宇的三段論:上看其想象力抽象提純的創新體系,下看其二十多年創新實踐及案例剖析,外看其文史哲人文功底的縱橫捭闔。
搜狗CEO|王小川
宏橋基于自己在中美兩國二十多年做技術與產品創新的“垂直”經驗,以及在中國各頂級企業參與創新產品評審與培訓咨詢并與當事人的廣泛“水平”交流,提煉并原創了這套思想體系,極具智慧地借用中國傳統文化解決了做產品、做創新這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復雜性問題,給出了系統化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完成了“創新一把手、全局總操盤”的作品定位。
我期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不僅僅體現在GDP上;我更期待,像這種開宗立派、賦予中國傳統智慧在新時代以新實踐、新內涵、新意義的作品能走向世界,成為大國復興之路的一部分,成為全球主流智慧、主流文明的一部分。
(摘自V3推薦序)
清華企業家協會秘書長,啟迪創投合伙人|薛軍
創新是當下中國最熱門的話題,而當前市場上的創新書籍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學者的專著,另一類是企業家的體會或傳記。前者多理論而少實踐;后者多實踐而缺少總結提升,同時,這兩類書都缺少歷史視角和哲學高度。大哲懷特海曾言,“我們這個世界的悲劇就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實踐經驗,而有實踐經驗的人又缺乏想象力”。宏橋的著作就是其基于一線創新實踐、理論想象力和歷史哲學三者融匯的提煉與創造,縱橫捭闔、條分縷析,使創新重歸人類基于興趣的追求之本能。
宏橋寫作創新視角獨特:他是工程師出身,親身參與了世界上最優秀的創新企業微軟和中國本土最具技術創新力的企業科泰世紀的操作系統的開發。同時,盡管宏橋是北大計算機系高材生,然而出自學者世家自幼便打上文史詩藝的底色。最后,宏橋的理想主義色彩很濃,這是大凡做創新之人的最突出標志。
(摘自V2推薦序)
微軟中國前總裁|高群耀博士
我在微軟中國任職總裁期間,宏橋是總部MSN產品組的技術開發主管,第一次注意到宏橋是在我任內啟動的“Microsoft Architect 2000”項目,宏橋作為總部專家來華為中國培養高端架構師人才。
宏橋回國前夕,我們在雷德蒙德吃飯,在席間和我講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時,已有了一些大的體系框架。回國后這幾年,我們也通過幾次電話,彼此都很忙,也沒再見面,直到2009年的再次見面就見到這本大作了,讓我驚喜的是宏橋扎根實踐前沿高度抽象出來的這套思想體系,立論卓爾不凡,體系簡潔完備,中國人終于有了自己原創的技術與產品創新體系。
(摘自V1推薦序)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李琪博士
和宏橋結識是在2002年我以訪問學者赴美的西雅圖站,一個周六,宏橋在其房子后花園為我專門舉辦了一個北大在微軟總部的四五十人的校友聚會,使得我與各產品組都能交流,不虛此行。再次見面則是他回國后的2008年,在西安交大承辦的全國高校電子商務聯合實驗室年會他受邀做主題演講“如何創新創造偉大產品”,引起巨大的轟動,我鼓勵宏橋把演講擴展成書。
一切知識來自實踐,當然需要通過一次或多次的歸納與演繹,才能將實踐知識結構化,從而形成整體體系和概念框架。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宏橋是如何捕捉信息、尋找關聯、積累認知、條分縷析,同時又回到實踐檢驗而整體穿透,最終完成系統化抽象,形成概念性整體認知的。本書既有學術界“知”的思想性、系統性,又有產業界“行”的實操性、簡單性,同時把現代高新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不得不贊嘆作者文理貫通、工巧能事、中西結合、運用自如的道行大焉!
(摘自V1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