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深秋時節,江邊的橋洞下寒意漸起,不是那種浸入骨髓的寒,卻像蛛網般有意無意地沁入肌膚,絲絲縷縷,時斷時續,無休止般。
在這下面度過一晚應該不成問題吧?
遠處房屋里映射出點點燭光,是人間煙火的氣息。
如果沒有那一縷光亮,寧敞覺得自己已經超脫于這個世間,任思緒翻飛,任意識遠走。
深沉的黑夜,寂靜無聲的四野,沒有活物的氣息。
寧敞屈膝蹲在橋下的角落,懷抱著自己,不停地揉搓著雙手。
沒有星星的夜晚好像特別漫長,她想起了那個彌漫著篝火煙圈和烤野魚味道的夜晚,星子出奇的亮,繁星點點,好像怎么也數不完,伴著歡快樂曲起舞的少女和夢想著仗劍江湖的少年,讓人不忍破壞的一幅畫。
那個夏天,好像也因為那個夢幻的夜晚而變得充滿活力,在那樣的夏天,發生什么好像都是可以被允許的。
哪怕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少年無畏的勇氣,傲視一切的驕縱,不可預期的未來。
只是,寧敞不曾想過,在那么多有可能的未來里,自己面臨的,會是如此幻滅的一種。
沒有那一張賀歲樂譜,寧府不會和安史之亂有關,又或者說自己沒有聽從林恣的建議,參加什么琴藝大賽,如果自己沒有奪魁……
又或者說,自己與林恣從未相識,兩家也不是什么世交,這一切會不會不同。
寧敞執拗地認為,在那么多如果里,自己唯一不會后悔的就是認識林恣,在自己短暫的荒誕的一生中,一直像困守一片山林中,不明白什么是渴望,也無所謂理想。
林恣的出現,如同林中驚起的飛鳥,讓整座山林都生機盎然起來。“文武兼濟”本是世界大同的景象,寧靜和活潑也可以相得益彰。
寧敞想了很多,決定過幾天再去當初約定的槐樹下碰碰運氣,就算等不來故人,至少可以讓自己心安。
有時候,錯過本就沒有緣由,那不過是命運又悄然撥轉了齒輪,留下些許不甘而已。最終,都會釋懷。
好像要和過去的阿敞道一句再見似的,寧敞若有似無地哼起了當初在槐樹下創作的旋律,安魂,凝神,在這一刻,真的希望可以安寧。
寧敞將頭倚靠在橋壁上,擠出笑容,盡管那笑容也許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驀地,從幽靜深處傳來一聲呼救:“有沒有人,救我,救……”
聲音微弱,但在靜得可怕的郊外顯得清晰入耳。
寧敞探頭,摒息,側耳去聽,不多時剛才的呼救聲又響了起來。
寧敞嚇了一跳,剛才真的沒有聽錯!怎么會有人深夜在郊外呼救?
大概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天涯淪落人吧,可能是受阿恣的影響,寧敞也起了一絲惻隱之心。
同病相憐之人,沒有理由不互相幫助,而且逃亡之路自己確實需要一個可靠的同伴。
寧敞起身走出橋洞,向四周打量,楓葉瑟瑟作響,不遠處的江邊楓樹底下,好像有一團模糊的黑影。
寧敞向那個地方邁進了幾步,定睛一看,果真有個少年癱倒在地。
寧敞小跑過去,察看少年的受傷情況。
那個少年約莫十八九歲的年紀,頭發亂糟糟的,眸子卻清亮。
裝扮粗陋,像是山野農夫,背著一個木匣箱子,又給人趕江湖的賣藝人的感覺。
少年艱難地伸出手臂抓住寧敞:“救救我,我會報答你的……”
看他的樣子,受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再不救治情況堪憂。
“可是我并不擅長醫治之術,也沒有藥材可以幫您清理傷口,我怕我會幫倒忙。”寧敞有些擔心地開口。
少年指了指身后的木箱,坦言:“無妨,我知道怎么醫治。這木箱里有清理傷口的藥,你去郊外幫我采一種水滴狀的紫色藥材,用石頭研磨成粉末,混合我的止血藥敷上便可。
多謝姑娘了。在下一定不會忘記姑娘的救命之恩的,必結草銜環以報。”
寧敞聽到什么紫色草藥,想起自己在來的途中似乎見到過,并不罕見,見這少年面色慘白,顧不得聽完他一席話就匆忙去找草藥了。
寧敞用最快的速度找來了草藥,放在蘆葦葉中用石塊研磨成粉,配合少年木箱里的止血散瘀的膏藥一起敷在了他的傷口處,又扯下自己的袖口,用蘆葦的根莖替少年簡單地包扎了一下。
少年仍是有些有氣無力地靠在楓樹旁,寧敞將葉片卷成勺狀,在江邊打了一些水,回頭卻看到了驚人一幕。
少年頃刻間已經恢復了血色,沒有破衣袖包裹的傷口處煥然一新,就好像從來就沒有受過傷一樣。
看到寧敞驚詫的眼神,少年慌亂地將拿著衣袖的手背在身后,有些忐忑地開口:“謝謝姑娘的盡心醫治,在下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不知姑娘想要什么酬謝。敢問姑娘怎么稱呼?”
唐都繁盛,西域異族與內陸往來頻繁,不乏有奇人異事,或是玄巧之術。
寧敞微微訝異過后還是恢復了冷靜的表情:“我叫寧敞,原是都城寧府織造商之女,受到安史之亂牽連,被朝廷緝捕,如今已經沒有去處了,可以說是自身難保。
會幫你,只是于心不忍,我們也算是同病相憐。至于答謝,就不必了,看你的樣子,應該也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不知怎么稱呼?”
聽到寧敞如此直率地將自己的身世相告,少年心下佩服,聽到寧敞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亦有些感慨。
少年主動伸出手與寧敞握手:“不是在下不愿據實以告,實在是因為我先前遇到敵人追殺,喪失了部分記憶,忘記了自己的姓名,只留下一些重要的記憶片段。我身上的這個木箱就是我的全部身家了。”
寧敞更同情這個萍水相逢的少年了,與自己相比,這個少年更為可憐,連自己的過去都大部分遺忘了。
一個人的生命,不就是一段段的經歷和記憶錯綜形成的嗎?沒有記憶,也就沒有過往和生活的痕跡,該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更深露重,深秋的風涼,少年又剛剛經歷生死,再多么身懷絕技也經不住這樣的摧殘。
寧敞告訴少年自己避難這幾日都暫住在不遠處的橋洞下面,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以一起前去避寒。
少年跟隨寧敞來到了橋洞下面,雖然頭頂有一方遮蔽的磚石,可還是難以抵擋從其他各方向襲來的寒意。
寧敞主動去找來一些石塊,欲摩擦取火。少年從木箱中取出火折點燃。橋洞里總算有了一點暖意。
少年去外面隨意采摘了一些野果,又從木箱中取出一些炊餅,遞給寧敞。
“你的木箱簡直和百寶箱一樣,怎么什么都能從里面變出來似的,如果我沒猜錯,你肯定是個街頭賣藝的雜耍藝人吧。”寧敞接過食物開玩笑地說。
少年咬了一口果子,又咬了幾口炊餅,眸色暗下來:“街頭藝人是不會被人追殺的。”
寧敞仔細一想,確實如此,那這個少年身上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的經歷說不定比自己還要坎坷,但冒然詢問也不太合適。
空氣似乎凝結了幾秒,一時間鴉雀無聲。
寧敞覺得氣氛有些凝固的尷尬,率先打破了寂靜:“這個嘛,每個人有不同的難處,我又何必打破砂鍋問到底呢,你要是想說,自然會告訴我的。”
少年異常理智,權衡了一會兒開口說:“你救了我,我本就該報答你。對救命恩人不該有所隱瞞。你據實以告了你的身世,不怕我向官府舉報抓你,我已經知道你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是個值得交的朋友。
通過剛才的觀察,我知道你對我沒有惡意。所以我愿意告訴你我的事。”
寧敞托著下巴,心下感嘆這個少年觀人于微的本事,明明他們才剛剛相識沒多久,頂多算是天涯淪落人互相報團取暖,可是他已經頭頭是道地分析出她這個人,還作出了最明智的決定。
寧敞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同伴,否則這逃亡之途必定難行。
這個少年的眼神清亮,沒有世俗的沾染,很純真和善良。
在自己沒辦法取得火源時他會分享自己木箱里的火折,還主動去摘果子,把自己果腹的炊餅也分了一半給自己。
他說自己失去了部分記憶,她愿意相信。他并不像是會拿失憶開玩笑的人。
自己只是舉手之勞,為他研磨了草藥,他便時刻不忘報答救命之恩,這樣一個把感恩放在心上的人怎么可能是壞人呢?
寧敞愿意相信自己識人的直覺,這個少年身上也許有秘密,但他一定不失為一個同路人。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寧敞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去冒的險。
只是,一個沒有姓名的少年,交談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少年靜靜地等待著寧敞的回答,目光堅定不移。
寧敞想了想說:“這個嘛……首先你要告訴我你叫什么吧,至少也要有個代號,不然這樣交流很別扭啊。”
少年先是疑惑了一下,然后有些傻氣地撓了撓頭:“可是我真的不記得自己叫什么了,不然你給我取個名字吧。反正我的命是你救的,你說叫什么就叫什么。”
這回輪到寧敞苦笑不得了,差點忘了,他不久前才說自己失憶了,忘了自己的姓名。
她尷尬地咳嗽了一下,托腮思索片刻,突然好像有了靈感道:“我聽到你的呼救聲,發現你是在江邊的一棵楓樹下,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你的地方。不如,你就叫‘江楓’,你看可好?江水的江,楓葉的楓,讀起來還挺朗朗上口的。”
少年默念了兩遍這個名字,覺得甚好:“那我從今以后就叫江楓,多謝寧敞姑娘賜名。”
寧敞是第一次給活人取名字,頭一遭,感覺還挺奇妙的。
看“江楓”對自己的名字很滿意,她也為少年感到開心。
新的冒險和旅程,就從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姓名開始吧。
她朝少年綻放出友善的笑容:“以后,我們互相關照。你可以叫我阿敞。”少年毫無戒備地笑了:“嗯,阿敞。”
就這樣,寧敞暫時忘卻了滅門的苦楚和被在意之人的背叛,給內心找到一片安詳的休憩之所,在這個幾乎不能稱之為避難所的橋洞下,兩個無所歸依的人感到微弱火苗帶來的絲絲暖意,也感到未來有了停泊的方向。
她現在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擺脫朝廷的緝捕上,已經無暇去傷春悲秋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夢碎既然沒有壓垮她,只會讓她在得到喘息之后尋找到新的力量去直面暴風雨。
在遇到比自己還要弱小無助的個體時,人往往容易得到慰藉,也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宿命的急轉直下已是避無可避的注定,那就攜手去破了這局。
云霧驅散之后,陰霾背后也許醞釀著一場蘇醒。
這個意外闖入的少年,周身透露著神秘色彩,讓人捉摸不透卻好奇不減。
失去了某些記憶,可能不再完整,也可能是為了讓更值得的內容替代。
寧敞知道,在漫天星宿中,沒有被人窺探到的還有絕大多數,從億萬光年前投射到人們眼中的風景,已經足夠珍貴,何必去追究每顆星球的源起。
不曾見識過的奇人異事何止千萬,碰上了只當作是幸運加冕。
以前的她,更多的是從林恣的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些可能是冰山一角,有些可能被過度渲染,也總以第三方的視角被敘述,足夠客觀,卻沒有那么讓人沉浸。
一場始料未及的叛亂和倉促的告別,讓寧敞的“江湖”過早的來到。
這個江湖,不再被甜美的想象包裹著,透著陰謀般的殺氣和危險,也帶給人鮮血直淋的冰冷,凜冽、殘酷、絲毫不講情理。
似乎和期待中的仗劍天涯、四海為家不太一樣呢。
那又怎樣,誰說江湖都是千篇一律、快意瀟灑的基調,那些不太和諧的音符說不定也能帶來驚喜的樂章呢。
聽音,譜曲向來是寧敞的拿手,她如今就是要以整個江湖作琴,人心為調,撥弄出一曲絕代風華。
不管江湖怎么動蕩,她會還她眼中和心里的江湖一片清平,讓置身其中的人安然無恙,少些殘缺與遺憾。
說實話,在與失憶的江楓鄭重地成為風雨同路之人之后,寧敞終于明了自己的江湖夢大致是個什么輪廓了。
這份愿景太宏大,依稀沒有具體的落點,可寧敞固執地相信山雨欲來,這個不期而遇,好似從天而降一般的少年會帶來驚喜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