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文獻證據中對死后世界的想象:關于死亡

關于喪葬習俗豐富且重要的信息,以及異教時代晚期相關的論述,都為我們留下了代代相傳的文獻證據。歷史上最古老的記載,來自阿拉伯人伊本·杜斯塔(Ibn Dustah)(1)

當某個士紳過世時,人們會將他安葬在有如大宅院一般的墳墓里,并且將他生前的衣物、他佩戴的金手鐲、無數的生活用品,以及盛著酒和黃金的器皿一起放進墳墓里。最后,死者的妻子也必須陪葬,人們會封上墳墓的出口,而其妻子則于墳中死去。

伊本·法德蘭(Ibn Fadhlan)(2)曾說:

如果是窮人過世,人們會為他造一艘小船,把遺體放入,整艘船連同尸體一起火化。如果是有錢人過世,遺族會整理他所有的財產,分成三份:其中一份留給家人,第二部分用以訂制壽衣,第三部分則用以購置安葬及火化當天要贈予歌頌死者生前功德的吟游詩人的酒食。

伊本·法德蘭也描述他看見的族長喪禮:

人們把長椅安置到船上,覆上棉被以及希臘風格的金色布匹和枕頭。然后他們為死者套上尸袋,并將死者從安放他的墳墓里移出來,依序穿上小腿套、長褲、靴子以及鑲著金色紐扣的及踝金色長袍(Kaftan),再放上鍍金的錢幣和黑貂毛。然后,死者被抬到船上的帳篷里,讓他躺在棉被上,墊著枕頭;人們為死者帶來酒、水果和羅勒草,放在尸體旁邊。他們也把面包、肉和蔥放在他腳前。然后,他們把狗砍成兩半扔上船。死人身旁還有武器,以及因為打獵過久而汗如雨下的兩匹馬。人們用利刃砍死馬丟入船中,還宰了兩頭牛丟在船上。最后,他們斬了一對公雞母雞扔到船上。(見Thietmar v. Merseburg,Ⅰ 9;Sig. Ⅲ 67)接著,自愿陪葬的女孩也被殺死,死者的近親回到船上,點燃柴堆。其他船槳、舵等木質物品也都著了火,直到船被熊熊大火吞沒。可怕的暴風吹來,加強了火勢(見下文巴德爾的葬禮)。阿拉伯人以土葬的方式安葬他們地位崇高的族長,任由蟲蛆啃食尸體,北歐人卻是把尸體火化,讓死者頭也不回地進入天堂。在船、柴堆以及陪葬的女人都化為灰燼以后,他們會堆起土丘,在正中央豎立一塊大木板,寫上死者的名字。

在盎格魯–撒克遜文獻中可以看到火葬年代和土葬年代的區分。火葬應該是最古老的習俗:人們先把死者遺體火化,然后在豎立墓碑的同時慶祝作樂。而土葬的習俗則是起源于丹麥并向外傳播,至于挪威和瑞典等地,這兩個習俗起源的年代則幾乎相同。(Yngl. S. Prol)

布拉瓦拉之役(Brawallaschlacht)后,瑞典國王“戒指王”(Hring)西格魯德將丹麥國王“戰牙”哈拉爾(Harald Hildetan)的遺體置放在哈拉爾自己的馬車上,把它拉到土丘里。戒指王甚至以自己的馬鞍作為哈拉爾的陪葬品,好讓哈拉爾死后可以到英靈神殿。(《史前傳說》Ⅰ 387)依照其他傳說,哈拉爾則是和他的船一起火化,貴族們會圍繞著火葬用的柴堆,把武器、黃金及其他珍品都扔進火海。(《丹麥人的事跡》264)哈奇(Haki)國王確實在戰爭中擊敗了他的對手,但他自己也傷重致死。他的陪葬船滿載死人以及武器,而他自己就躺在火葬用的柴堆正中央。他臨走時,人們把火炬扔上船,擺正船舵并拉起滿帆,而整艘載著尸體的船便在烈焰中航向海洋。(Yngl. S. 23)

在北歐神話里,巴德爾、其妻南娜(Nanna)和他的馬,都是放在火船海葬的,而西格魯德和布倫希爾德則是有許多人、動物以及奢侈品陪葬,在陸地上一起火化。(《丹麥人的事跡》74)

古德露恩(Gudrun)把洗凈的帆布覆蓋在阿特利(Atli)的遺體上,把尸體放在彩色木棺中,整個木棺放在船上,隨著海浪漂走。(《阿特利之歌》100)

俄羅斯族長、哈拉爾以及巴德爾則是在定錨的船上火化,而把他們的骨灰、船及柴堆灰燼覆以土丘。

死者有權以部分的遺產籌措前往死后世界的種種配備。在阿拉伯世界里,遺產的三分之一會用來為死者訂做壽衣,剩下的三分之二則分別屬于其子孫及遺孀。屬于死者的部分財產都是要和死者一起陪葬的,不只是錢財或物品。兩個親兄弟曾對彼此發誓,還活著的人要替過世的人筑起土墳,并且供奉對方認為合適的財物。(《史前傳說》Ⅲ 376)北方人會替死者放入他的財產、武器及他生前喜愛的物品。(Ad. Br. Ⅳ 30 Scholion)隨死者入葬的物品,也會陪著死者到英靈神殿。有位父親被人殺死,兒子把父親的長矛放進墳墓里說:“我父親將會帶著這支矛進入英靈神殿,并帶著它上武庭。”(Nj. 80)所有英雄在征戰中的戰利品都無法由子孫繼承,必須陪他一起死去:他會攜帶自己身邊的所有東西進入冥界。(Vatnsd. 2)陪葬的不只是馬匹和牛只,還應該包括鞋子或車輛,讓死者在冥界的生活更舒適安全而不虞匱乏。(S. 39)

遺孀陪葬的習俗則在北歐持續了很久。如果有人在親兄弟過世后自愿陪葬,也會被極力贊許。(《丹麥人的事跡》162)陪葬的習俗后來則以象征形式居多:在世的親屬應替死者堆起土丘,在那里守靈三天三夜。(《史前傳說》Ⅲ 376ff.)

接下來,舉喪的義務便落到有繼承權(同時也必須報仇雪恨)的親屬身上。在日耳曼文化里,財產繼承和喪禮是相同的概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神木县| 西乌珠穆沁旗| 嫩江县| 江油市| 得荣县| 松滋市| 铜陵市| 内丘县| 东平县| 延吉市| 桐乡市| 札达县| 宜黄县| 驻马店市| 麦盖提县| 七台河市| 丰城市| 怀集县| 乌苏市| 连山| 衡山县| 乌鲁木齐县| 南川市| 保定市| 兴山县| 巨鹿县| 夏邑县| 祥云县| 永清县| 凉城县| 唐海县| 新晃| 吴旗县| 平果县| 阳春市| 六枝特区| 南郑县| 牟定县| 肇州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