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為什么表達需要邏輯

第一節 邏輯思維的內涵

提到邏輯學,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十分枯燥。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邏輯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似乎很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邏輯學在工作和學習中的應用,一些家長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那么,邏輯學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呢?

根據邏輯學的定義可知:這是一門研究人類思維基本形式和規律的學科。所謂人類的思維,其實就是人們借助概念、判斷,以及推理形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認識并把握事物本質的過程。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邏輯學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古代的希臘、印度和中國形成。在古希臘,這門學科被稱為“邏輯”;在古印度,它被稱為“因明學”;在古代中國,它則被稱為“名辯學”。

近些年來,邏輯思維成了人們常常討論的話題,關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各種課程和書籍在不斷地推陳出新。這種現象體現出人們越來越重視對邏輯思維的培養。那么,究竟什么是邏輯思維呢?

相關專家指出:邏輯思維是指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思維是以概念、范疇為工具去反映認識對象的,而邏輯思維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人在大腦中將這些概念和范疇以某種形式儲存其中,形成了思維結構,并且借助判斷或推理等思維方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這一過程就是“邏輯思維”,又被稱為“抽象思維”。

只有運用邏輯思維,人們對事物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認知,才能對具體對象的本質有所了解,才能不斷地認識客觀世界。因此,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邏輯思維都顯得十分重要。我們思考得快與慢、深與淺,表達得流暢與阻塞、優美與粗鄙,思維得嚴謹與混亂、寬廣與狹窄,等等,這些其實都與邏輯思維有關。只有當我們邏輯嚴謹且完整時,所做的事情才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所以,我們一定要理清自己的思維,讓它有邏輯、有秩序地為我們的思想服務。

首先,我們說一說邏輯思維能力是如何在思考速度上體現的。上學時,我們經常會做練習題和試卷,對于同樣的一道題目,有的同學三至五分鐘就可以寫出答案,而有的同學卻要花上十幾分鐘,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大腦有快慢兩種思維方式,前者是直覺思維,更傾向于無意識的思維活動;后者則是邏輯思維,更多的是有意識進行的。那些在較短的時間就能解決問題的人,會依靠經驗、記憶和情感來快速做出準確的判斷;但那些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思考判斷的人,則會通過既定事實和明確的邏輯關系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以此做出決策。也就是說,雖然運用邏輯思維的思考速度相對較慢,但是其思考結果的質量反而會更高。而且,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并不會互相產生沖突和矛盾,一個能力出眾的人往往善于將兩種思維結合起來共同運用。

其次,表達能力的流暢度也反映著邏輯思維能力。人們的表達能力不僅顯示在知識水平上,還與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邏輯思維并非直接生產知識,而是提供一套嚴謹的規則,讓我們更好地組織運用知識,有條理、有邏輯地了解事物。但如果我們的表達是沒有邏輯的,就會產生歧義,讓人誤解,甚至貽笑大方。

我們會發現,在幼年初學母語的階段,語言表達力時常會出現阻塞的現象。初學母語的低齡兒童往往說不出完整的句子,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并且詞匯量匱乏,不具備完整表達意思的能力。這種情況在我們初學外語的時候也會發生。當我們剛接觸一門外語時,表達一個連貫、沒有語法錯誤的句子是十分困難的。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會直接影響我們表達的流利度和連貫性。

再次,思維是嚴謹還是混亂對表達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會有這樣的體驗:每當你要思考問題或者發表意見的時候,頭腦中就會一片混亂—許多想法和問題糾結在一起,像一團亂麻—不能有條理地組織在一起。還有一些人,在讀一篇論文或者一本書的時候,讀到了后面就完全不記得前面講了什么,甚至還要倒回去重新看一遍。這些都是思維沒有條理的表現。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而語言的表達就要求我們要有清晰的思維和嚴謹的邏輯。思考時沒有頭緒,說明信息在我們頭腦中排列的方式是無序的。邏輯思維就是讓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順序組織我們的思想。

《金字塔原理》一書中指出,組織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四種邏輯順序:演繹(從前提推導出結論)、時間、結構、程度。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在于,要使我們的思維脈絡清晰化。一部好的作品,一定要有條理明晰的主線—這是基礎的脈絡—然后填充其他的線索和旁支,有機地組成整體才可能成為杰作。我們可以抓住線索與脈絡去探尋作者在作品背后的思維過程,有了全篇的脈絡就可以避免閱讀時出現前后脫節、看了后邊忘了前邊的尷尬。

形成和發展邏輯思維的基礎是社會實踐。簡單來講就是,我們通過觀察和學習來完善我們的邏輯思維。一個人的邏輯思維形成要經歷兩個階段:一個是感性思維階段,另一個是理性思維階段。感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喜歡憑自己的感覺去對待事物。它主要是靠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去思考和判斷的一種思維模式。而理性思維,則是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一種思維。它主要是靠已經掌握的科學方法,去思考和判斷的一種思維模式。

低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加減法時,老師通常會采用實物教學方式。例如,讓孩子觀察能接觸到的實物,用直觀的感覺幫助孩子進行思維上的理解。通過簡單的觀察,孩子可以更加快速地學到知識和技能,這就是實物教學的優勢。在孩子對生活中的不同事物進行觀察和接觸的過程中,他們會對周圍的環境和世界產生屬于自己的認識,這就是思維的形成過程。當然,這一階段的邏輯思維是人們從生活實際中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狹隘性,這時還不能稱孩子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維模式。因為此時的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只能憑借生活經驗進行了解,但這一階段是邏輯思維的基礎階段。這就好比盲人摸象,在每個人的感性認識中,大象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人們觀察事物通常只看到表面,很少進一步進行思考,外表什么樣就覺得本質是什么樣。

所以,兩種思維合理并用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思維模式。我們要發揮感性思維的長處,充分運用感覺攝取、知覺歸納、想象再造、情感指導等功能進行思維活動;與此同時,依靠理性思維產生思維結論,進行決策指導。這樣的思維結構更加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乐东| 余干县| 高密市| 平昌县| 淳化县| 格尔木市| 开阳县| 千阳县| 中西区| 稷山县| 宁安市| 雅安市| 白银市| 虹口区| 当阳市| 凯里市| 上思县| 共和县| 双城市| 平塘县| 道孚县| 肇东市| 房产| 长海县| 南部县| 濮阳县| 全南县| 德化县| 都江堰市| 广州市| 威宁| 宁南县| 西贡区| 喀喇沁旗| 黄龙县| 东乌| 阿拉善左旗| 扎赉特旗| 漯河市|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