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送軍糧棒槌子煎餅
- 新伯益的傳說
- 喚春歸
- 2591字
- 2021-01-05 08:00:31
玉帝悄悄的說道:“不要聲張,你這次排序,使用了天干地支,已經撬動了天機,未來的世界,會因此而發展”。伯益一愣:“還請玉帝明示”。玉帝笑笑:“天機不可泄露,以后你就明白了”。
“那玉帝下凡是為了。。。?”玉帝瞟了一眼嫦娥,說道:“既然你攪動了天機,我下來看看,馬上就回去”。伯益忽然明白了,這老小子一定看見嫦娥下凡了,順便來泡妞。伯益也不說透,他畢竟是玉皇大帝。
嫦娥早就看見玉帝下來,知道玉帝會糾纏她,就悄悄的升天去了。玉帝見嫦娥走了,索然無味,也不跟伯益打招呼,一溜煙的沒影了。伯益見排序一定,就宣布此次排序到此為止,許多野獸沒有排上,都十分的不滿。
但伯益是鳥獸之王,也不敢亂評論,一哄而散,都走了。伯益沒有打到獵物,卻是給野獸排序,心情也是不錯,回到家里,跟幾個屬下喝酒,一直到深夜才散。伯益沐浴而睡,做了一夜好夢。
第二天起來,帝都來了使者,宣讀圣旨。原來是三苗族入侵,舜帝命令大禹阻擊三苗軍隊;舜帝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伯益準備糧食十萬擔,牛羊各一萬頭,作為大有的軍需糧草。舜帝還特別囑咐,要伯益好好的準備,犒賞大禹。
伯益一聽,這糧草養牛不是問題,這好好準備是什么意思?難道暗示我給大禹送禮不成?伯益一想也不對,舜帝不會直接要自己行賄,這也不符合朝廷的禮制。這可把伯益為難壞了。
伯益一面叫沉欲去準備糧草牛羊,一邊尋思怎么做才好。距離出發的日子,還有十幾天,伯益出來王城三部。走到田野里,見地里不少的百姓在種地。在田間地頭有幾個小孩子在嬉戲。
伯益走了過去,問小孩子:“小家伙們,你們在搶什么呢?”稍微大一點的孩子,認識伯益,趕緊說道:“大益王,我們在捉迷藏,誰贏了就可以吃煎餅”。“煎餅?是什么東西?”伯益可是頭一回聽說。
小孩子笑道:“大益王,都說您啥都知道,為什么不知道煎餅?諾,就是這個”,小孩子說著,就拿出一張圓圓的東西。伯益嘗了嘗是玉米做的,很好吃。“嗯?這個不錯,是怎么做的?”
“我不知道,是我娘做的”,伯益正愁送軍糧沒有好東西,覺得這個煎餅就不錯。伯益把地里干活的女人叫過來,詳細問過之后,這才明白。這種煎餅是用陶罐做的。只要用火加熱陶罐,放上玉米漿,就能制作煎餅。
伯益花錢買下剩余的煎餅,拿回家之后,問后宮的后廚。后廚都不會做,伯益就親自試驗,都不甚理想。有一個后廚說道:“大王,陶罐不光滑,也經不起燒烤,要是鐵制的,也許能行”。
伯益一聽,來了靈感,隨即叫鐵匠,制造了一個圓形的鐵板,放在爐子上燒烤,再放上玉米漿,果然就制成的煎餅。伯益嘗了一個,是香甜可口。最關鍵的是方便儲存,餓了就吃,不再用生火做飯。
隨后,伯益就讓工匠制造了100口燒烤煎餅的鐵板,還做上了三根腿。到了出發的日子,伯益帶上了這些東西,連同軍糧,就運到了大禹的行軍的駐地揚州。此時的揚州,繁華程度,已經超過了帝都。
不然的話,三苗也不會入侵。就是因為眼饞揚州的繁華,三苗的首領驩兜,就想把揚州之地,搶奪過去,成為三苗的領地。揚州是個生意之城,駐軍不多,每次都被三苗掠奪不少的財物,這才請求朝廷援救。
大禹接到伯益的糧草,十分的高興。當即夸獎了伯益,當伯益把制做煎餅的鐵板送給大禹,大禹就笑了,問道:“這是什么東西?”大禹隨口說道:“這叫鏊子,用來制造煎餅,用來行軍打仗,不用生火就可以吃飯”。
大禹一聽,不太相信。這行軍打仗,只要吃飯就要生火做飯,哪有不用生火的?伯益親自給大禹做了示范,大禹當即吃了幾個煎餅,連聲叫好。這樣一來,大禹的士兵,只要每人帶著一包煎餅,隨吃隨走,隨打仗。
三苗的士兵,卻是要生火做飯,這可是自己的優勢。大禹,當即讓揚州的官府制做了1000只鏊子,一起做煎餅備軍糧。做好軍糧之后,大禹就主動出擊,做了一次實驗。大禹的軍隊不怕餓,三苗的士兵,戰斗半天就要生火做飯。
結果是,大禹的軍隊,獲得了第一次的勝利。大禹大喜過望,當即把伯益留在揚州,一起破三苗,等勝利之后,再回去。伯益也沒有意見,就在揚州住了下來,隨時幫助大禹攻打三苗。
這次阻擊三苗族,舜帝也沒放在眼里,只是讓大禹動用了十萬軍隊。其中,騎兵三萬,步兵三萬,水兵三萬,一萬是護衛隊。大禹也沒放在眼里,就讓伯益住在揚州城里,自己率領部眾迎擊。
小勝一仗之后,大禹更加的有信心,更加的不愿意讓伯益在軍中。伯益也明白大禹的小心眼,也樂的在城里散心。伯益沒事,就帶著少伯和沉欲,在揚州城里到處游逛。伯益也想看看,整個揚州城的風貌。
揚州城是生意之城,做生意的最多。尤其是鹽商,是全國的集散中心。尤其是舜帝頒布施行官鹽之后,揚州更是九州的鹽運中心。在揚州的鹽商,可是富得流油,只要是在揚州,最好的宅院就是鹽商的,不用問就知道。
揚州生意發達,也就派生了煙花柳巷。在這里就衍生出最原始的職業,青樓。這也是揚州的創舉,在九州其他地方,只見有買賣人口的,卻沒有公用的青樓,這也是有需要,就有市場。
在揚州,還有一個行業最紅火,那就是飯館和客棧了。要想吃到九州各地的各種美味,不必去九州各地,只要到揚州就可以了。只有你不知道的,就沒有揚州沒有的。當然,這里也是銷金窟。
舜帝繼位,自然不是什么禪讓。明眼人都知道,舜帝是怎么繼位的。舜帝繼位之后,把前朝的遺老遺少,統統都發配南疆,就是一個明證。最典型的就是把堯帝的兒子丹朱,發配到了丹霞山。
說是封了個丹霞山的丹霞王,說穿了還不是送到荒無人煙的地方,自生自滅。說來也怪,丹朱被放逐到丹霞山之后,不但沒有傷心,反而很高興。丹朱在丹霞山,發現了黃金礦藏,因此發明了用黃金做交易,代替了貝殼做了金錢。
丹朱的本義是想用這個來顛覆舜帝的江山,丹朱沒有想到的是,從此之后,黃金城了各個階層的硬通貨,成了財富的象征。因此,揚州富商最多。
伯益在大街上轉了半天,就有點餓了。找到了一家“有家飯館”,進去之后,見有空位,三個人就點了四個菜,要了三壺酒,邊吃邊聊的吃了起來。這時,進來一個大漢,一看就知道是士兵,好像還有點職務。
大漢進來之后直嚷嚷:“店家,快快切上三斤羊肉,我有急事”。店家趕緊弄出來,說道:“對不起客官,羊肉剛剛賣完,豬肉行不行?”大漢一聽急了,破口大罵:“什么鳥飯館,連羊肉都沒有”,說完站起來就走了。
伯益隨即問道:“店家,你這店里,生意這么好?羊肉都不夠賣的?”點擊苦笑道:“客官,您有所不知,這熟羊肉,不能做太多,剩下就沒人要了,今天只煮了5斤,早就賣完了”。
伯益一聽,覺得這樣不好:“為什么不多煮點?”店家白了伯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