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斯科特·達勒姆(Scott Durham)老師在密歇根州的一所學校任教,他曾經在這所學校學習過。新年到來之前,達勒姆漫步穿過學校的大廳。當達勒姆經過曾經上課的教室時,他想起了往事。然后,他問了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在那些教室里到底做過些什么?”他記得自己曾在各項考試和作業上取得過好成績,但是,卻想不起任何一個曾讓自己對學習感到興奮的項目。他當即便向自己和未來的學生承諾:他會追尋一種“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

項目制學習,顛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

當代科技驅動下的項目制學習必然顛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當學生通過參與真實世界的項目來學習時,他們在各個方面的體驗都會發生變化。老師的角色改變了,他們不再是內容專家,只會把知識一點點地教給學生;學生的行為也改變了,他們不再一味地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而是提出自己的問題,并為之創造意義。教室的界限也改變了,通常老師來設計學習的框架,但是在項目制學習中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他們最終會利用科技來獲取和分析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學生和專家之間也可以實時聯系。這意味著各種新型的學習社群可以聚集在一起討論、爭辯和交流想法。

傳統教育的這一轉變是為學生日后上大學、就業和形成積極公民的意識做準備的?,F在的雇主所要尋找的候選人,是那些知道如何開展團隊工作、懂得變通、能夠獲取和分析信息,以及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人。下一代公民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技能處理復雜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包括當地和全球性的問題。

項目制學習為很多在學校里缺乏參與感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劑良方。學生在小學階段保持了較高的學習參與度,但是當他們升入更高的年級,其參與度卻在下降。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重要的項目來鍛煉他們的心智,以提高他們應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從而扭轉這一局面。

要培養有能力、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僅僅靠教學的轉變遠遠不夠。斯科特·麥克勞德(Scott McLeod)和迪安·謝爾斯基(Dean Shareski)在《不同世界的各種學校》(Different Schools for a Different World)一書中提到,學校變革進程慢得令人沮喪。為了給學生創造他們應得的、引人入勝的、公平的學習環境,兩位作者呼吁人們要重視高階思維、學生的能動性、真實的學習任務和科技融入。他們強調項目制學習是教育升級的關鍵構成要素之一,認為教師這個角色對于學生的成功仍然至關重要,盡管這個角色正不斷發展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

知識內容再也不是稀缺的資源,我們的學生也不需要我們來提供信息。但是,他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我們需要幫助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如何鉆研、學會如何應用知識。

巴克教育學院(Buck Institute of Education)資深研究員、項目制學習的忠實倡導者約翰·默根多拉爾(John Mergendoller)提到,世界各地的教師都開始承認,項目制學習貴在“能讓學生掌握學術技能和知識內容,培養未來成功所必需的技能,養成學習自主性并能夠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你可能已經熟悉了傳統意義上的項目制學習。事實上,傳統項目制學習受到如約翰·杜威(John Dewey)和瑪麗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4)這些重要的早期思想家的影響。從實踐中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其成就一直顛撲不破,它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

從廣義上講,項目制學習就是學生對開放性問題進行研究,并運用所具備的知識來制造真實的產品或制訂出原創的解決方案。項目通常會顧及學生的自由選擇,并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團隊合作打下基礎。但是,項目制學習并非是完全開放式的,教師要對項目進行設計,從而強調嚴謹的學習目標,并且提供指導、學習資源和教學反饋來幫助學生取得成功。

重塑項目制學習并不意味著拋棄以往的傳統模式。相反,我們主張通過有意義的方式將科技手段與教學相結合,從而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展。(見重點關注:什么是高質量項目制學習。)

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數字工具來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打破傳統課堂的地域局限。一些工具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并為更富有成效的課堂對話奠定了基礎。另一些工具則助益于項目草擬和完善的過程,能夠消除項目制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障礙。還有一些工具可用于即時的全球聯系,這也重新定義了學習社群的概念。當教師和學生經過深思熟慮把這些工具結合到項目制學習中時,其結果就好比“渦輪增壓”一般,能更加快速地將項目制學習帶到新的軌道。

重點關注

什么是高質量項目制學習

你能說出項目制學習有多少種不同的衍生詞嗎?基于熱情的、基于問題的、基于挑戰的和基于地點的學習只是描述學習經歷的幾個術語,聽上去從本質上與基于項目的學習相似。但是,這些學習法的定義未必明確,會給教育工作者帶來干擾。幾年前,在教育烏托邦(Edutopia)的一篇博文中,巴克教育學院的約翰·拉默(John Larmer)列舉了他稱作“基于××的學習”的16種變體。

對于教師、學生、家長和甚至是潛在的社區合作伙伴來說,在沒有清晰的定義和通用語言描述的情況下實施項目制學習,結果會讓人感到困惑。當教育研究者們找尋學?;蛘n堂之間項目制學習有效性的證據時,他們也想有一個清晰的衡量標準。一份來自盧卡斯教育研究的意見書指出:“缺乏共識會導致項目成果水準不一,若使用以相互矛盾的設計原則研發出來的課程材料,那項目制學習有效性也會受到影響?!?/p>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的兩次倡導活動讓各方面的涉眾都參與到其中,以就高質量項目制學習達成共識。這兩次活動形成了兩個框架,一個框架注重學生在項目制學習中的體驗,另一個框架則注重教師在設計成功的學習體驗中起到的作用。這兩個框架均與智能時代下項目制學習的目標和實踐保持一致。

2018年推出的《高質量項目制學習框架》(Framework for High Quality PBL)是根據研究得出的結論,借鑒了數百名項目制學習實踐者和許多倡導以項目制學習為核心教學策略的組織的見解。其倡導者認為,此框架確定了6項準則,在一個項目中,每項準則都或多或少得以體現,這個項目才能被評定為“高質量”的項目。就學生學習而言,對每一項準則的重視程度越高越好。

這6項準則包括:

· 智力挑戰與成就。學生深入學習,批判性思考,追求卓越。

· 真實性。學生開展有意義的,與他們的文化、生活和未來相關的項目。

· 公開產品。學生的作品被公開展示、討論和評論。

· 協作。學生以面對面的形式或通過網絡與其他學生進行協作,或接受導師和專家的指導。

· 項目管理。學生使用項目管理流程,以有效地開展項目。

· 復盤。學生在整個項目中對自己的工作和學習進行復盤。

這些準則與巴克教育學院所說的“項目制學習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PBL)有很多重疊的地方。但是,巴克教育學院模式的重點在于,為學生學習奠定基礎的決策。正如《為項目制學習設立標準》(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Project Based Learning)一書中所述,項目制學習黃金標準應該有“激勵人心的目標,最佳的項目設計元素和教學實踐,這些設計元素以科研成果為基礎,并經過課堂實踐的驗證”。

這些基本項目設計元素旨在引領教師設計有效的項目:

· 挑戰性難題或問題;

· 持續性探究;

· 真實性;

· 學生的話語權和選擇;

· 復盤;

· 評論和修正;

· 公開產品。

研究人員發現,高質量項目制學習可以帶來許多好處,比如,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學術內容、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在高中階段,以項目制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學生,不僅升入高等院校的比率超過美國平均水平,而且在大學里學習的時間也更長。在深度學習學校網絡中,全面開展項目制學習的學校學生,就學業水平和個人技能發展(包括協作、學術參與、學習積極性和自我發展)而言,其成就都要高于平均水準。

我們對PBL項目制學習的愿景是,強調具有真實性、高質量的項目和靈活而廣泛地使用數字工具,這些都需要教師和學生在實踐中進行轉變。但是,改變不僅限于課堂。其成功還取決于學校領導的支持,以消除潛在的阻礙,確保師生能獲取他們所需的資源,真正解決問題。當項目制學習充分發揮其潛力時,我們常常會發現社區里的伙伴們更多地參與了辦學,而學生也會覺得跟社區的聯系更緊密了。

以下是讓項目制學習重新煥發活力的關鍵:

· 項目是課程的核心,而不是一個附加的或額外的教學單元。

· 學生參與真實世界中的活動,實踐演練學科中所使用的策略方法。

· 學生可以合作,有時甚至進行全球性的合作,以解決對他們和現實中的受眾重要的問題。很多情況下,學生會盡早參與項目設計,并在發現問題時貢獻他們的想法。

· 科技是集探索、合作、創造和溝通的工具,能把學習者帶到他們無法到達的地方,并且幫助教師以新的方式來實現重要的教學目標。

· 越來越多的教師相互合作,共同設計和實施跨越地域甚至跨越時區的項目。他們通過網絡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改進項目制學習的實踐水平。

· 一個好項目所產生的能量可能會帶來螺旋式效應,這將遠遠超出我們之前的課堂教學。那些“大陣仗”的項目也可能會吸引媒體的關注,這樣的關注會幫助社區成員們領會項目制學習的價值,并更好地了解為什么項目制學習跟其他學習方式會有所不同。

當以上這些關鍵點結合在一起時,會帶來變革性的結果。達勒姆研發了一種教學法,替代了以教材為主導的教學法來教授歷史。他與學校的媒體專家合作設計了一個項目,即讓學生利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在線藏書來調查原始資料。他的學生就像真正的歷史學家所做的那樣,通過分析事件和過去的歷史文物來理解歷史。達勒姆花了一些時間來制訂新的教學策略,因為學生必須學習新的技能,如理解用古老語言寫的文章。達勒姆必須磨煉自己的各項技能,才能與媒體專家一起有效地規劃和開展項目。達勒姆的投資回報是巨大的,他說:“我已經獲得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自由,因為我知道,我的學生如今可以無拘無束地為自己去尋找意義了。”

并非個別教師發現了這些好處。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富含科技手段的項目正在整個學校網絡中占據主導地位,成為學校發展的驅動力。深度學習學校網絡包括10種這樣的學校模式,它們跨內容領域使用項目制學習。這些全面實行項目制學習模式的學校在美國大約有500所。

更多的學校已經開始將項目制學習作為一種定期實施的教學策略,但并非把它當作唯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每學期引入一個項目,在項目制學習和更為傳統的教學法之間轉換。

在美國,項目制學習的開展力度是全國性的。新加坡從2000年開始推行“課題研究”,其教學策略包括“少一點講述”和“多一些主動的學習”。韓國教育工作者也已經把項目制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策略來進行探究,從高度測試導向的課程中轉變方向,著重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地區對項目制學習產生了興趣,我們也將項目制學習從印度帶到了歐洲和南美洲。

當教師輔助學生開展其精心設計的項目,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數字工具時,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給學生創造了那些難忘的學習體驗,更是培養學生能在一個必然不會停止改變的世界里茁壯成長。

輔助資源

項目制學習網絡資源

博客、播客和網站是很多教育博主、播客播主和教育類記者的生息之地,他們會在那里分享大家都頗感興趣的有關項目制學習的見解,分享值得研究和為課堂教學所用的數字工具。你可以在以下站點學習,以了解更多:

· 身心廣播網(BAM Radio):提供以素質教育為焦點的博客節目,還有記者們對頂級專家們的采訪。

· 教育烏托邦(Edutopia):把很多博主聚在一起(包括本書的作者蘇西·博斯),這些博主會撰寫關于教師領導力、評估、科技融合、項目制學習、學生參與度、教育趨勢等內容的文章。

· 明智網(GettingSmart):以特約撰稿人和客座作者分享的課堂軼事和教學策略為特色,側重于項目制學習。

· 教育周博客(Education Week Blogs):為教師帶來了對各種話題的真知灼見,其中包括數字教育、全球教育和課堂教學策略。

· 國際教育技術協會社群博客(ISTE Community Blog):以教育工作者分享各種有關智能時代的話題為特色,話題包括計算機科學、個性化學習以及數字和媒體素養。

· 項目制學習博客(PBL Blog):由巴克教育學院主辦,以項目制學習的課堂和學習系統的軼事和教學策略為特色。

· 10分鐘教師播客(10-minute Teacher Podcast):由維基·戴維斯(Vicki Davis)主辦,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討論課堂上的趨勢、話題和工具。

老師重新變成學習者

盡管項目制學習的歷史悠久,但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這仍然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理念。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做學生時也未必有機會體驗過這種教學方式,把科技手段融入其中讓人感到更加陌生。那些從未在實踐中關注過富含科技手段的項目制學習的教師,或許很難想象智能時代的項目到底是什么樣的。即使你是一位新教師,甚至還是隨著科技一同成長、對其了如指掌的那一位,你可能仍然會覺得在學校學習的方式和校外探索世界的方式之間會有脫節,而且和個人理解的科技之間也脫節了。

幸運的是,作為終身學習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發現新信息,并且學習如何使用新工具來達成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處理各種各樣的項目——從建造一個花棚到規劃一個假期,或者舉辦一場晚宴。學習的曲線在最初可能會很陡峭,尤其是在我們必須掌握一種新工具或技術才能完成任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發現自己需要做更多的研究,甚至需要尋求專家的意見。但當我們達到目標時,會感到滿足甚至會為此而慶祝。這不就是你想讓學生經歷的難忘的學習體驗嗎?

邁克爾·麥克道爾(Michael McDowell)是《設計嚴謹的項目制學習》(Rigorous PBL by Design)一書的作者,他承認:“我在高中生物課上唯一記得的事情,就是解剖了一只青蛙?!丙溈说罓柆F在是北加利福尼亞州羅斯學區的負責人,他早年曾是納帕新科技高中的科學教師,后來又擔任新科技學校網絡的教學培訓師。他在課堂授課時,就利用項目制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生物學的重要思想,學生的收益也遠不止于此。他堅信,學生學習更廣泛的技能與學習其他技能同樣重要。他說:“幾年后,我想讓學生記住,教室不僅是他們學習生物學的地方,而且也是他們學習如何進行團隊合作、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應對變化的地方。如果他們碰巧忘記了有絲分裂的確切定義,我希望他們知道該如何找到答案?!?/p>

重點關注

新科技學校網絡的實踐

在最初的7年教學生涯中,保羅·柯蒂斯(Paul Curtis)勇敢地嘗試了在一所傳統高中里開展項目制學習。他堅信,源于真實世界的學習所帶來的好處,是基于教材的教學所無法比擬的。雖然他滿腔熱情,但也遇到了重重障礙??碌偎拐f:“除非全校都相信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否則你就是獨自在打一場硬仗。別人不會讓學生組隊一起學習,也不會要求學生做報告陳述,更沒有人像你一樣會對學生進行評估。但你的課堂要更嚴謹,也更具挑戰性,盡管你布置的作業可能更少?!?/p>

最終,柯蒂斯離開原先的那所學校,加入了1996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納帕成立的納帕新科技高中。這所學校設立的初衷就是為滿足智能時代學習者的需求,培養學生,讓他們為21世紀的職場做準備。對于柯蒂斯來說,來到這所新學校的感覺就像回家一樣,他說:“我發現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整個課程體系都是由項目制學習來推動的。”

如今,新科技學校網絡已發展到全美的近200所學校中,還有一個澳大利亞的合作點。在納帕新科技高中進行改良過的設計目前遍布于城市、郊區和農村,影響著成千上萬的K-12學生。

新科技學校網絡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莉迪婭·多賓斯(Lydia Dobyns)解釋道:“我們設計的是用于學校重建的藍圖,得到了各種支持。我們把自己看成是學區的合作伙伴,為學生和教師創造新的空間?!痹谡麄€學校網絡中,大約有45%的學校是對現有學校的改造,42%的學校與傳統類型的學校共享校區,13%的學校是獨立的新建校。新科技學校網絡有110余所公立學校、18所特許學校和幾所澳大利亞的私立學校。

核心要素

雖然發展迅速,但新科技學校網絡仍堅持在納帕新科技高中開發并改良4項核心設計原則。多賓斯把這4項原則描述為:

· 一種既能激勵學生,也能激勵成年人的文化;

· 以項目制學習為教學手段,讓教學變得有參與感;

· 科技融入整個學習體驗;

· 學習成果具有現實意義。

新科技學校經常接待來自其他學校的訪客,這些訪客通常來自其他國家。他們都想看看正在開展的成熟的項目制學習是什么樣子,看看是否可以借鑒新科技學校的經驗。這里有幾點值得借鑒。

1.注重文化。新科技學校規模設計得并不大,高中通常是每個年級100名學生。這也是考慮到更充分的個性化教學和積極的學校文化。因為如果教師和學生互相了解,那么解決學生行為問題上的耗時就會減少。這樣就能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在促進同伴合作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正如一位學生向一群好奇的訪客解釋的那樣:“我可以放下背包或筆記本電腦就走開,沒人會搞砸我的東西。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一個好的學校文化。”學生想在需要合作和需要承擔學術風險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這種信任感是至關重要的。

2.以項目為中心。學術上嚴謹的項目形成了教學核心,這讓學生沉浸在真實世界的學習體驗中。每門學科,包括體育,都是通過跨學科項目來進行教學的。

3.科技無形,卻無處不在。科技一直被視為一種工具,而非學習的重點。網絡工具涉及學生、教師和家長在內的許多層面上的合作和交流。

4.為教師合作提供時間。新技術的設計給教師合作提供了時間和動力,包括協同備課的時間、項目制學習最佳實踐中的培訓指導,以及完全注重教學的教職員工會議。合作型、教師主導的專業發展模式,形成了一種多賓斯所描述的“學會愛學習”的文化。

5.評估新思路。新科技學校重新考慮了對學生評估的形式,由此學生可以得到遠比一個簡單的成績更多的反饋。學生可能會在一個項目上獲得多個成績,從而更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6.建立統一的認同感。每個加入新科技學校網絡的新校區,都會形成一個當地領導團隊,其中包括校長和主要的合作伙伴。按照多賓斯的說法,學校網絡的作用是“幫助這些學校成為高效的學習組織?!币凰聦W校的開設需要規劃長達一年的時間。這樣,就有時間讓包括管理人員、商界領袖、家長、教師和學生在內的利益相關者都參與進來。新教師會先在已有的新科技學校里實習,直接從同行那里學習項目制學習的方法。學校網絡內的培訓師會提供4年的實地支持。當一個學校要采用以項目制學習為核心教學策略時,這一切都增強了整個體系中統一認同感的重要性。

7.分享有用的東西。設計一個新項目可能需要通過前期合作來共同規劃。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分享項目構思,比如私下面對面地交流,或者在所在的校區里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在線項目庫或是整個學校網絡的年度會議進行分享。他們還能通過線上的平臺進行溝通,集思廣益,解決遇到的問題并交換資源。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每周進行推文活動的Twitter賬號“#pblchat”(5)來進行交流。

8.創新永不止步。新科技學校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堅持進行復盤哪些東西有效、哪些東西需要改進。作為一個學習型組織,新科技網絡從不認為已經完善了其教育模式。不斷復盤和修正有助于確保系統內的學校都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去開展最好的教學實踐。例如,當研究表明,主觀能動性和成長思維對學生的成功有重要影響時,新科技學校網絡就會把這些因素納入成功學校的定義里,并制定幫助教師評估這些因素的規則。隨著個性化學習實踐的一些好處變得越來越明顯,新科技學校網絡采用了一個改進的學習管理系統來支持這些實踐。新科技學校網絡的生存之道就在于,他們既關注學術界的教育理論,又注重系統性學校的改革實踐。

多賓斯說:“我們時常會停下來,去收集和分析數據;根據分析,再進行改變;并周而復始地這樣做。”

復盤是新科技學校學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他們的畢業生會在學校年會上對學習進行復盤。亞歷克斯·威克(Alex Wick)畢業于達·芬奇特許學校,這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市的一所新科技學校。威克畢業后成了一名從事研究的科學家。他在南極洲的一艘科考船“Antarectie”號上拍攝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他告訴與會者:“我們在這里遇到的問題在谷歌上是搜索不到的。我們有復雜的運籌方面的問題,例如,如何標記每20分鐘就會浮出水面的鯨魚的背鰭。而新科技學校里項目制學習的教學方式,使我能夠無縫地從學術環境轉換到職場中?!?/p>

運用項目制學習的8大思考

什么可以幫你與學生一起展開項目制學習呢?你如何評估自己是否準備好進行這一轉變了呢?

你需要先適應學習者的角色,因為你即將開啟在科技手段豐富的環境下探索項目制學習的旅程。你可能會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包括過去你是如何利用項目進行教學的。一開始,你無法得到所有的答案。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會把你帶到意想不到的方向,讓你有更多自我學習的機會。

在本書中,適應變化是反復出現的主題,這并非偶然。能夠適應變化對學生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對于教師的職業發展來說,也不可或缺。

接下來的章節將涉及設計項目、實施項目和評估項目等方面的內容,以滿足智能時代學習者復雜的需求。你還將反思ISTE學生標準,該標準要求項目能培養學生在智能時代的重要技能,如創造力、信息洞察力、計算思維、協作能力、批判性思維和數字化公民意識。

但是現在,讓我們思考一下如何用真實的項目來進行教學。你通常會在什么地方注意到變化?你需要想清些什么?項目制學習的使用會促進你思考以下8點。

· 你的學習目標。準備好重新思考你對學生的期望。

· 你和學生互動的方式。做好走下講臺、用不同的方式與學生互動的準備。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學習,不一定要所有人都同時做同一件事情,以適應“更混亂的學習”。

· 你的課堂管理風格。準備好幫助學生更好地管理他們的學習。

· 你對教學環境的布置。準備好重新配置教室里的硬件,如課桌、電腦和其他擺設,以促進團隊合作。

· 你對評估的看法。準備好重新評估你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并根據你所關注到的事項去調整教學計劃。

· 你對社區資源的看法。準備好將學生與課堂外的專家和其他資源聯系起來。

· 你要收集什么樣的學習成果。準備好重新思考哪些學習成果是值得進行評估的,或是值得用來觸發學習復盤的。

· 你如何與家長和同事溝通。準備好向家長解釋你采取項目制學習的理由,鼓勵家長和其他社區成員找到支持項目制學習工作開展的方法。例如,他們可以提供受眾反饋,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者幫忙做好實地研究的后勤保障工作。在你設計和改良項目時,你的同事會給你帶來很多幫助。

項目制學習的實施會產生如此多的變化,你可能會想,這樣費神費力值得嗎?你的同事、校長、學生或家長可能也會問你同樣的問題。

讓我們來看一看在非洲萊索托的露西爾·卡貝蘿·瑪拉蒂斯(Lucille Kabelo Mahlatsi)老師所面臨的情況。瑪拉蒂斯在樂奇爾高中(Leqele High School)任教,對她而言,給一個有100多名學生的班級上英語課就是常態。盡管如此,她仍然成功地完成了一個項目,該項目幫助她的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學作品,尤其是莎士比亞的作品。這些莎士比亞的作品均在全國性考試的考綱內。對很多學生來說,莎士比亞的作品都很難讀懂,因為他們很難理解作品中復雜的語言,且不熟悉當時的文化背景。借助社交媒體,瑪拉蒂斯的學生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學術幫助。

為了以一種不同的方式研究莎士比亞,瑪拉蒂斯設計了一個名叫“指尖文學”的項目。學生組建了一個群,然后瑪拉蒂斯邀請附近大學的師范生參與進來,深入探討莎士比亞的作品《愷撒大帝》。對學生而言,這種方式很新穎,但他們很快就適應了使用社交網絡來展開學術交流。

當學生對莎士比亞筆下一些不朽的人物越來越熟悉后,他們開始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尋找相似的原型?,斃偎拐f,她的學生想要知道,“萊索托的‘愷撒大帝’是誰?誰是我們的‘布魯特斯’?現在他們明白了,這些主題和角色具有普遍性。”

通過改編《愷撒大帝》,學生把這些通用的主題融入自己制作的戲劇中,就地取景進行拍攝,并在視頻網站上分享。這個項目不僅有助于瑪拉蒂斯的學生理解莎士比亞,而且他們創造性的學習嘗試也幫助許多其他學校的學生獲得了更好地了解這出戲的機會。為了獲得重視,這些年輕的戲劇家們計劃再表演一次,把萊索托風格的《麥克白》改編成自己的版本。該項目在“微軟學習伙伴比賽”中贏得了國家級獎項,而瑪拉蒂斯因此贏得了一次前往布拉格的機會,去那里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項目制學習倡導者交流,分享她所做的工作,這為她未來的項目獲得了新的構思。

當你設計和推行了成功的項目,并看到你的學生更深入地投入到有意義的學習中時,你會發現自己有充分的理由繼續這一征程。你可能會發現,項目可以幫助你的學生獲得靈感,并建立他們平時看不到的聯系。

維基·戴維斯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教育者典范。她在社交媒體上是知名度頗高的前衛教師,她說:“我們所做的每個項目都涉及企業家創業、教師創業等方面。有些部分未經嘗試或測試,關于這些我們會說‘如果……會怎么樣呢?’新的問題可能僅占整個項目設計的15%,但這足以讓我們保持創新。這也讓孩子們看到我們在不斷學習?!?/p>

2012年,當颶風桑迪(Sandy)席卷美國東海岸時,一些家庭斷電數周。當時,一個項目正在進行中,受影響地區的學生用手機給他們的項目同伴更新消息?!霸诒╋L雨中,孩子們擔心著那些依靠著他們的同伴。當一個孩子足夠關心自己的同伴,并用手機給地球另一端的同伴發消息時,你就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那個學生?!贝骶S斯說,“他們知道有人依賴他們。他們學到了合作的意義?!?/p>

以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為中心

如果你是項目制學習的新手,那么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如此激動人心的結果。首先請牢記,你是在投入。項目設計是前置的工作。這意味著教師要為項目做準備和規劃,為項目的實施打好基礎。之后,你就要把掌控權交給學生。輪到他們在學習中付出努力,而你則成為他們的協助者和引導者,以及問題的咨詢者。一旦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打好了基礎,那么你最初對項目設計的投入就會馬上得到回報。

你也可以期望你現在付出的努力會在將來提高你的效率。如果你創建了一個成功的項目,你很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它,或者像戴維斯建議的那樣,改變或調整它以保持新鮮感。這是個累積的過程,你從每個項目中學到的東西都會影響下一個項目。創建新項目就好比在你的教室里造圖書館。它是一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好的資源。

例如,在一所小學里,同一年級段的4名教師定期組隊合作,共同規劃跨學科項目。這些項目既要突出多種課程的內容標準,還要把學生與校外更廣闊的世界聯系起來。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項目是關于國際貿易的。4年級學生在項目中扮演“進口商品的偵探”,去找出生活中熟悉的商品都來自世界的何處。他們利用網絡資源實時跟蹤貨物運輸,并與其他國家的學生交換信息和學習成果。教師在規劃方面的初步投入也就得到了回報,因為他們獲得了一個可靠的平臺,在此平臺上,他們可以建立新的構思。教師找到了新的方法和技術使學生的研究更深入,促使這個項目在過去的幾年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例如,當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免費提供衛星圖像時,它為學生提供了“查看”國際貿易模式的新方式。

通過實踐,參與項目工作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發展新的互動合作方式,并融入新的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學生就能更好地進行團隊合作,管理好項目的截止日期,解決沖突以及對他們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進行調研。你在協助他們取得成功的道路上也會越做越好。你們都會進入一種良好的工作或學習節奏。

最后請記住,你是在為你的學生創造新的傳統。多年以后,你希望他們在和你共同經歷的學習中,還能記得什么呢?

下一步該做什么

在引言中,你已經對你的項目制學習經驗水平進行了快速評估。你是從新手開始起步的嗎?還是已經是領軍人物了呢?無論你的經驗水平如何,現在是時候考慮讓誰陪你走完這段旅程了。

無論推動你轉變的動力是什么,當你探究和實施項目制學習時,會發現與同事們協同合作是一種優勢。本書中的主題、討論指南和活動都遵循項目發展的軌跡,因此閱讀本書就是一個合作型項目。從最初的自我復盤到最后的回顧,你可以將本書當作一本嘗試新的學習機會的指南。與同事一起閱讀本書并進行討論,這樣你們可以創造一個共同的愿景,并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通過共同努力,你們可以期待創造出比你自己單打獨斗所能創造的更偉大的東西。

下一章我們要關注從正式和非正式的層面,同事間合作以及利用關系網所帶來的好處。在開始下一章之前,你可以想一下你的專業學習關系網中都有誰。如何才能與同行們建立聯系?你還想請誰加入,做你的學習伙伴?

科技聚焦

共享信息

當漫游互聯網以尋找一些好的構想時,你可能想要管理你所找到的內容以便日后查用。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和你有相同想法的人,有些人甚至還會向你介紹新的東西。

書簽和批注是社交性搜索工具中十分有用的功能,例如Diigo和Hypothes.is。如果安裝了這些工具,你就可以在任何頁面上選取文字,添加批注,根據你選擇的類別進行標記,比如,“Hydroproj”,并分享給你的關系網絡中的其他人。

這些工具可用作:

· 添加標簽并公開發文或私下保存;

· 回復或分享任何批注;

· 鏈接到筆記或整個頁面;

· 添加書簽和批注并批量進行分組;

· 私下與他人協同合作;

· 對你的筆記進行搜索;

· 查詢所有的公開批注和配置文件。

拼趣(Pinterest)是一個組織管理各種想法的可視化社交網站。

小試牛刀

從總覽全局出發

當開始進行項目制學習時,你就要花時間思考自己要做些什么了。你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智能時代下的項目制學習有哪些好處。先瀏覽以下這些在線資源,你可以看到來自不同背景、學科領域和年級水平的各種項目制學習案例。建立你對項目制學習的全局認識,從總體上了解項目制學習能給你和你的學生帶來些什么。

1.教育烏托邦:是由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George Lucas Educational Foundation)發布的網站,教育烏托邦展示了項目制學習潛力的各種多媒體資源。你可以搜索“項目制學習”或者“PBL”,然后觀看視頻,閱讀研究論文或者瀏覽項目范例庫。作為一種對你的學生可能奏效的教學策略,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目前看起來“太大”或遙不可及的是什么?從研究的角度來看,是什么讓你覺得項目制學習值得去做?

2.巴克教育學院:學院擁有廣泛的項目庫、視頻收藏、項目制學習研究概要和幫助你設計項目制學習黃金標準的各種工具。你可以瀏覽這些資源并問問自己,哪些案例看起來最符合你的情況,為什么?

3.卓越典范:高質量學生作品中心(Models of Excellence: The Center for High Quality Student Work)。EL教育聯合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共同建立一個項目展示平臺,其中包括學生作品和教師復盤內容的范例。

4.美高科學校學生項目(High Tech High Student Projects):這個在線資源庫展示了美高科學校網絡的項目范例和學生學習成果,其中還包括了教師和學生的復盤內容。

信息素養的一個方面是指,懂得如何分析和評估資源。一旦找到了你認為有用的東西,你就想能夠再次找到它。你也希望能夠與他人分享有趣的研究和想法??萍际侄慰梢詭椭汩_展這些活動。如果你之前沒有一個在線的空間讓你組織管理、批注和分享資源以及有用的鏈接的話,那么現在是時候去建立了。在整個學習之旅中,準備好不時地回過頭來查看和使用這些資源,也想一想當你的學生在進行調研時,他們該如何利用這些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贵州省| 江都市| 丰县| 眉山市| 新绛县| 绍兴县| 合江县| 庄浪县| 房山区| 阿荣旗| 泽州县| 大庆市| 丹东市| 敦化市| 夏津县| 含山县| 林周县| 扎囊县| 重庆市| 芦溪县| 承德市| 自贡市| 焦作市| 余干县| 平泉县| 蓝山县| 灵宝市| 北票市| 名山县| 鸡西市| 慈利县| 邢台市| 神农架林区| 华容县| 原平市| 古丈县| 元阳县| 通化县| 江永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