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學后,艾雅容神色匆匆的跟劉保華打了聲招呼:“劉老師,晚上我回家睡,有點私事,明天見!”
劉保華摸了摸下巴,暗道:“看這妮子紅光滿面的樣子,該不會回家相親吧?算了,沒她更好,晚上還得判卷,沒時間伺候這位祖宗!”
夜晚,劉保華左手拿著小籠包,右手翻閱著試卷,嘴中不時的嘟囔著嗯、啊、哦,自言自語。
翻看到張虎的試卷,對于前面的填空題寫的十分滿意,沒有全寫對吧,也能寫出十有八九。對于張虎來說也算相當難的,只要努努力,應該還有提升的空間!
劉保華暗道:“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看來我還要多打磨一番,不能讓他從此墮落!”
當翻看到第二頁的筆答題時,更加堅定心中的想法,原來張虎的第二頁筆答題部分,才寫了寥寥數字,大部分空空如也!
就拿《思想品德》的簡答題來說!《品想品德》課程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這道題的分值是10分!
張虎竟然只寫了:一:生活性!二:開放性!
劉保華數了數字,心中暗罵:“短短的六個字,算上標點符號才12個字,媽的,這張虎的智商該不會停留在小學一年級吧?
就算是小學老師也會告訴他們,分多的多寫一點,就算是寫的不對,判卷的老師也會酌情給點辛苦分的,這倒好,就寫了六個字,就想從我這里拿走10分,真當我這里是善堂啊?”
劉保華直接在邊上給了兩分,在邊上加了一句話:請給我一個給你高分的理由?
繼續瀏覽,劉保華氣的半死。
只見古文題第二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請說出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家?請寫出充分的理由,字數不少于200字。(15分)
張虎寫道:“我最喜歡的是儒家,因為儒家創始人孔子,孔子思想是“博愛、厚生,……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對于我們從春秋時期的思想中中尋找理論支援以夯實、和諧的華孝都有重大意義。
孔子思想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于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孔子的這種核心思想也是華孝治國的精華。”
劉保華看后,暗自點頭,說道;“寫的很不錯,回答的言簡意賅,可惜的是字數有點少,滿滿的一大空白,就不行多寫點么?你當你是書法大家?惜字如金!我呸!”
在邊上給了10分!
至于歷史題,簡要地敘述下前唐的功,華孝的過,寫的全是胡編亂造,溜須拍馬,不著邊際,氣的劉保華把剛剛積累的好感一掃而空。
只見上面寫的: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攻下長安,于公元xxx年建立唐朝,實現的國家初步統一,在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迅速的完成國家統一。使唐朝在經濟上得到恢復,軍事上也漸漸強大起來,這就是歷史上所做的“貞觀之治”。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開元期間的唐朝,全國統一,奠定了華夏民族的版圖,疆域遼闊,政權鞏固,經濟、文化都出現了繁榮昌盛的景象。
同時也擴大了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與四鄰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至于華孝的過失,寫著:華孝統治時期,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軍事雄厚,四方蠻夷皆不敢犯華孝半步,天子愛民,政績卓著,實在找不到任何缺點,就算是你讓我現找,可是也找不到啊。
劉保華尷尬的笑了笑,說道:“這詞我好像是在哪里見過,好像是歷史課本上華孝的功績,張虎直接照搬到前唐上面,連個字,連個標點符號都沒有改,至于華孝的過,全是溜須拍馬。”
內有不由得暗罵一句:“大晚上的我不睡覺,判你們的卷子,就不能認真對待?對得起燭光之下辛勤的劉老師嗎?溜須拍馬也不分場合,不知道今天的考試很嚴肅嗎?”
直接在邊上給了10分,扣了一半,在邊上加了一句評語:下一次再溜須拍馬,就罰你寫一千遍。
至于最后一題,劉保華隨便掃了一眼,寫的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是看字數,貌似都不夠500字,隨手給了10分的辛苦分。
劉保華給張虎算了總分,前前后后加起來一算才59分,差一分及格,劉保華又重新加了一遍,怕算錯了,畢竟是個及格的分水嶺,影響很大。
可是第二次加出來的成績竟比第一次少一分,58分,劉保華眉頭一皺,又細心的算了第三次,還好第三次的成績沒有算錯是59分。
劉保華嘆息道:“還是不算第四次了,萬一加多一分,更可憐了,不過,你還真是不給我多考啊,答題哪怕你不會都給我寫滿,這一分我也會給你個辛苦分啊,蠢豬。”
翻到第二份試卷,是秦治的。
劉保華大意瀏覽了一下,雖然不知道寫的是什么?可是寫的滿滿當當,個別簡答題都寫到了填空題附近,劉保華心中暗喜:“總算有一個有所長進。”
劉保華慢慢的言語,嘴中嘟囔說道:“這次的填空題是不是出的題太簡單了,就連秦治這個逃課大王也能得滿分,看來是低估他們的智商了?”
繼續瀏覽,簡答題,寫的挺多,可是劉保華越看眉頭越皺,古文題第二題還好,不止把春秋幾大家都寫出來了,還逐個分析各個學家的優劣,寫的有板有眼兒,劉保華都暗自點頭,真不愧為官宦子弟,寫的不錯,直接給了滿分。
有問題的卻是其他二題。
歷史題的簡答題:前唐的功,華孝的過。
劉保華搖搖頭,暗道:“我怎么有點看不懂了?”
他把前唐的功績說得很勉強,只是寫了最基本的功績,國家統一,民族昌盛,推翻了暴隋統治,解救百姓于水火....這些詞匯貌似套在那個王朝上都可以吧?
至于寫華孝的過?卻寫的是天子夜批奏折的惡習什么時候能改?身體都吃不消了。大臣深夜辦公的惡習什么時候能改?那還有精神為民辦事。老師深夜備課的惡習什么時候能改?都沒有經歷教誨學生了...。
劉保華暗道:“這溜須拍馬的功夫,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直接給了個及格分,還好寫的字數多,要不然直接扣一半,劃到張虎那一檔。
至于最后一題,也是劉保華重點考察的對象,卻看到秦治寫的滿滿的官話,劉保華讀了都甘拜下風,俯首稱老師。
“雖然我為一城統帥,但是這等大事,一瞬之間,決定十萬生靈的事情我是不敢做主,我會稟明天子,由天子定奪.....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君命不可違。”
劉保華嘆息說道:“優柔寡斷,兵家大忌,只可為將,不可為帥。”
給了一個及格分。
劉保華算了總分數,比張虎強太多,滿滿的72分,這等成績,比上次考試的平均分30分,整整提高了一半還要多,李大齊要是知道了,不會再懷疑我的教學水平了吧?或者給我提前轉正也說不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