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隋煬帝三征高麗!
書名: 直播:這個主持人太秀了!作者名: 白衣彌勒佛本章字數: 2304字更新時間: 2021-02-21 14:56:48
第238章 隋煬帝三征高麗!
“他的一系列的舉政措施,因為觸碰到了貴族的利益,而遭到了貴族的忌憚.”
“一個原本固若金湯的隋朝大帝國,也因此,而開始緩緩出現了裂縫”
王旭的聲音自直播間緩緩傳出,與他聲音一起伴隨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屏幕后,一片投射在巨大帷幕上的隋末地圖。
“說到隋煬帝觸動貴族的利益這件事,還得從隋煬帝在修完大運河后,準備出征高句麗這件事兒說起?!?
“而說到三征高句麗,我們得看看,為什么楊廣要發動這次出征?!?
“而談到這,我們就不得了深入地了解一下楊廣這個人。”
“楊廣,他成為皇帝以后,年號立為大業,千秋大業的大業,這兩個字也是楊廣親手圈定的?!?
“在《二十四史》的帝王年號當中,這是最大氣磅礴的兩個字?!?
“從這個年號,我們就能看出楊廣的雄心?!?
“到了大業五年(609年)的時候,我們再看一眼大隋帝國,這時候東都洛陽和大運河已經出現在帝國的版圖上了,而且文治武功一時鼎盛?!?
“中央圖書館的藏書已經達到37萬卷,隋煬帝楊廣親自主持編撰的圖書已經達到17000卷,而且科舉制已經步入正軌,天下士人歸心。”
“除此之外,隋煬帝楊廣還親自帶隊進擊西方強國吐谷渾,鑿通了西域和絲綢之路,把qin海納入帝國的版圖,設置郡縣,所以說隋煬帝的武功也很顯赫?!?
“天下的經濟也好得不得了,而且楊廣真的很走運,他在位的這五年風調雨順,財富滾滾而來,天下的民戶達到了890萬戶,人口達到了4000多萬人?!?
“這兩個數字你可能聽起來沒什么感覺,但和其他朝代對比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 后來號稱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時期,民戶也不過300萬戶,”
“只有大業五年時的1/3左右?!?
“所以如果要論國力的鼎盛,大業五年才真的是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巔峰?!?
"這個時候的楊廣其實距離千古一帝已經不遠了,如果大業五年他得個SARS或者禽流感死了,那他就是千古一帝?!?
“后來唐宗宋祖什么的只能排在他后面了?!?
“但是在楊廣的眼中,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等這件事情做完了,他才能心滿意足。”
“但正是這件事情,把他從千古一帝的神壇拉到了地獄?!?
“而這件事,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三征高句麗!”
“大業五年(609年)年末,隋煬帝楊廣在朝堂上宣布了一個決定:兵發遼東,攻占高句麗。”
“在后來的很多歷史學家看來,這就是發神經,腦子進水了?!?
“高句麗地處一隅,蕞爾小國,距離中華本部山高水遠,你搭理它、招惹它干什么?”
“此舉完全是出自一個自大帝王的虛榮心?!?
“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情境里,可不是這樣,當時的高句麗可不是現在這樣人畜無害的樣子?!?
“雖然是個小國,但卻橫得不得了,經常欺負周邊的小部族、小國家,還和北方的突厥眉來眼去,這對中原王朝來說就構成了心腹大患?!?
“所以攻滅高句麗這件事情,絕不是隋煬帝腦子突然搭錯線?!?
“早在他爹楊堅在位的時候,朝野上下就已達成共識,要用兵遼東?!?
“盡管楊廣后來失敗了,可是幾十年后,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也接著出兵遼東嗎?”
“雖然他也失敗了,但這至少說明,在那個歷史階段,中原王朝的帝王都認為,攻滅遼東的高句麗是基本的戰略決策?!?
“錯的是什么呢?”
“是時間!”
時間?
聽到這兒,屏幕前無數的觀眾,其實已經完全被王旭的講述帶進去了。
透過王旭身后的巨大帷幕,和王旭娓娓道來的聲音,無數觀眾此刻已經完全入了迷。
因為他們在王旭抽絲剝繭的敘述里,看到了一個和歷史課本上完全不一樣的隋煬帝。
尤其最重要的是,歷史書上,可從沒說過——隋朝,曾經在楊廣繼位的初期,是那樣的繁榮富強!
一個如此勃勃生機的王朝,因為一次出征而陷入了滅亡。
而這背后的原因,竟然是時間.
無數人都猜想著此刻時間二字背后的含義。
而王旭的聲音,則接著緩緩傳來——
“當時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都不同意隋煬帝的這次出征,紛紛上書勸諫。”
“因為楊廣把老爹楊堅留下的家底都快折騰完了,民窮財盡,老百姓已經受不了了。”
“但是楊廣有強烈的智力優越感,他不聽這些文臣的?!?
“朕想干的事情在你們看來都不可能,當年滅南朝陳國,后來當太子,打吐谷渾,最后哪件沒干成?”
“所以你們別說了,執行就可以了?!?
“于是,從大業五年(609年)一直到大業七年(611年),”
“準備了兩年多時間就開始打高句麗?!?
“這一打可不得了,據后來的歷史學家換算,這一時期征發民夫的總量達到了大業五年之前所有工程征發民夫的總和還不止,這是一個舉國的大工程。”
“大到什么程度?隋朝攻打高句麗的第一次戰役,就動員了100多萬士兵,號稱是200萬。”
“為什么需要這么多人?”
“這跟隋煬帝的一個小心思有關?!?
“雖然楊廣號稱“知兵”,從20歲就開始打仗,可是他沒打過什么硬仗。”
“比如說他攻伐南陳的時候,南陳已經腐朽不堪了,大兵一到便望風而降。
“后來打吐谷渾的時候也是一樣,中原大兵一到,吐谷渾王一看,我的娘啊,人太多了,跑吧?!?
“所以,其實楊廣沒打過什么硬仗。”
“楊廣心里也很清楚,雖然他號稱戎馬倥傯一生,但手下沒有什么真正的名將,怎么辦呢?”
“先把自己吃成一個胖子吧,就好像相撲運動員出場,先把屁股亮出來,要不一屁股坐死你,要不你投降,他玩的就是這個把戲?!?
“上百萬大兵壓境,那對方不就降了?”
“降了之后就可以凱旋了,這是他千古帝業的最后一步?!?
“所以隋煬帝就跟朝臣講,咱們再咬咬牙,再加一把勁,等把高句麗滅了,咱們在洛陽舉行一次凱旋儀式,從此就讓老百姓休息,再不折騰了,好不好?”
“于是,將近200萬人上路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后勤、糧草、輜重,這背后得需要多少民夫。原來大運河是從江南一直修到河南,隋朝大運河又從河南修到北邊的涿郡,為什么?”
“就是為了支持這一次北上攻滅高句麗,為了運糧?!?
“當時國內的男人已經不夠用了,把婦女都征發上了,使鎬頭,刨運河,運軍糧!”
“一場舉全國之力的戰斗,就這樣,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