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老師好
- 回到95之商海巨鱷
- 紅橋老六
- 3202字
- 2021-02-27 10:58:12
第三十七章 老師好
有了三哥這位門神鎮(zhèn)宅,晚上夏漠寒又安裝了一套監(jiān)控設備,高朗對于食堂的安全問題算是暫時放心了。
第二天的收入比第一天還多了幾百塊,高國勛大量進貨,大量準備的盒飯,果然很受歡迎,雖然就八種菜,勝在便宜實惠。
老人吃,倆菜一盒飯剛好,兩口子吃,四個菜兩盒飯也不貴,還省得自己做飯了。比單位的食堂貴不了多少,菜品卻多了好多種,單位食堂的晚飯,基本都是中午的剩菜,最多給加一兩個新蔡,這可是八個菜呢。
高朗連續(xù)觀察了三天,日收入都不低于三千,他覺得食堂的生意暫時穩(wěn)定了,準備明天去開拓新市場,去一街之隔的河口小學去看看。
河口小學位于運河的河道入口,沿河附近的居民,孩子差不多都在這里上小學,每個年級大概都是兩三個班的學生,一百多人。
一年前,由于征地拆遷,距離河口小學三條街的北橋小學被納入拆遷范圍,兩所學校因此合并成了一所學校,學生數(shù)量因此翻了一倍。
除了學生數(shù)量多,最被高朗看重的,是那些北橋小學轉來的學生!
河口小學的學生基本都在附近住,北橋小學的學生大部分都住的離學校比較遠,中午回家吃飯不方便。
有些高年級的學生來高朗的便利店買過吃的,因此高朗聽他們吐槽過學校的食堂難吃。
“與其讓周圍那些地溝油炒飯賺了孩子們的錢,不如讓孩子們吃點有營養(yǎng)的!”
高朗今天帶著事先擬定好的“營養(yǎng)校餐”方案,來學校找校長聊聊。
來到校門前,高朗不禁感嘆,到底是當年的民風淳樸啊,后來的學校門口保安、監(jiān)控一樣都不少,甚至早晚高峰還有警察維持秩序。
在他的面前,除了學校緊閉的大門,就只有一個在傳達室里看報紙的老大爺。
高朗輕輕敲了敲門,走進傳達室,跟看門大爺說了自己的來意。他特意提前買了盒萬寶路給看門大爺,大爺爽快的把傳達室電話借給了他,讓他用傳達室的電話,給學校的校長孫瑛打電話問問能不能見面。
高朗作為考上重點大學的“天才少年”,所有教過他的老師幾乎都對他有些印象,雖然七年沒見,高朗一報名,孫校長還是馬上想起了他,邀請他來校長室坐。
進入校園,高朗仿佛又年輕了十歲,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時代。
斑駁的樹影記錄過他的流年,眼前那座三層的教學樓是他上了六年學的地方。
下課鈴聲適時的響起,孩子們愉快的跑出了教室,有的站在操場邊聊天,有的跑去學校的小賣部買個果凍、泡泡糖之類的小零食。
“不知道他們當中有沒有人是我未來的麾下大將!也有可能是競爭對手吧!”
高朗心里暗笑,這些孩子現(xiàn)在還不知道,他們這些八零后在二十年之后的世界上,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孫校長的辦公室在這棟舊教學樓背后的新校舍里,那是一棟去年才剛剛蓋好的五層教學樓,專門給這些合校過來的孩子準備的。
與外沿墻皮都有些脫落的老教學樓比,這個都能稱為“富麗堂皇”了。
樓道里干凈整潔,這都是孩子們的功勞。
學校里還沒有專門負責樓道衛(wèi)生的校工,掃地擦地的活,都是孩子們自己安排值日表,每天做的。
想想后來的花朵們,高朗不禁嘆息,二十年之后,一切都不一樣了。
再聯(lián)想起當年他上學時候,冬天還要自己從家里帶劈柴點爐子呢!
校長室在教學樓的五樓,孫校長正站在樓道口上等他。
孫校長是位花白頭發(fā)的中年女士,年近五旬,體態(tài)豐腴,說話聲音洪亮,很有校長的威嚴。
高朗把一束康乃馨和一件小禮物送給孫校長,那是一個彩繪的泥塑小擺件,一位富態(tài)的女士站在講臺上,背后是黑板,那位女老師正是孫校長的樣子。
這是高朗特意跑去“泥人張”的店鋪定做的。
兩人寒暄幾句之后,高朗被讓進了校長室。
高朗并沒有直接向孫校長說明來意,兩人一起聊了聊當年的故事,又聊起曾經(jīng)的同學,孫校長對他們?nèi)匀蝗鐢?shù)家珍,甚至還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剪報本。
這里面是報紙上刊登過的,關于她學生的新聞,她為每一位學生驕傲。
聊了一陣,高朗進入正題,說出了此行的來意。
孫校長聽罷很是驚訝:“高朗,你不是考上津大了嗎?怎么還干餐飲行業(yè)的工作?”
“不是我干,是我爸。下崗再就業(yè)嘛,他承包了街道的食堂,現(xiàn)在生意不錯。中午天天都有咱學校的孩子去那吃飯。
我爸就跟孩子打聽為什么出來吃飯,孩子們說是學校食堂不好吃,回家又太遠。我爸怕孩子中午一幫一伙的,過馬路外出不安全,讓我過來跟您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承包您這的食堂。
也不用在這做飯,您讓老師統(tǒng)計一下,孩子們有想吃的,提前一天訂餐,我們中午給您把飯送到學校來,免得孩子中午出去亂跑有危險。”
孫校長聽完,覺得這個主意很好,的確能降低孩子出行的風險。作為校長,她也發(fā)現(xiàn)了自從合校以后,孩子外出就餐的情況越來越多,也有家長反映,孩子說學校食堂不好吃。
可作為校長,食堂的事她有心無力,食堂開支大了,學校的資金不富裕,開支少了,味道肯定上不去。
“校長,您看這個建議可以嗎?”
孫校長沉吟半晌,始終沒有表態(tài)。
高朗等了一陣,忍不住問道:“您是不是有些為難?要不這樣吧,中午請您吃個飯,咱們?nèi)ネ饷嬖敿氄f說?”
孫校長瞬間板起臉來,訓斥道:“高朗,你要是這么說話,我可轟你走!我教了你好幾年,我是什么身份需要再提醒你一遍?我是你的老師!現(xiàn)在是整個學校的老師!
為人師表,這四個字是干什么的?就是約束我們老師的!你想弄走后門、送回扣那套嗎?這是津大老師教你的?還是你父親教你的?”
高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他太低估了孫老師的品格。
他從25年后回來,習慣性的代入了后來的一些觀念和行事作風,以至于忘了25年前的老師和未來有多大的區(qū)別。
像孫老師那個年代的人,能考上大學的都是萬里挑一的尖子,教學時更是貫徹了那個年代才有的淳樸民風。
遠非未來遍地大學生的時代,師范類院校那么容易考上。
“對不起,孫老師,我錯了!”高朗像個犯錯的孩子一樣,從沙發(fā)上站了起來,朝著孫校長深鞠一躬,連稱呼都改成了當年的孫老師。
孫老師也發(fā)覺自己有點失態(tài),當了這么多年班主任,看見以前的學生,有點習慣性的代入了班主任的身份.
“高朗,你先坐下,老師也是有點激動。事情是這樣的,你想的這些,也是我想的。”
“啊?”
“但老師不是想讓你給我拿回扣,而是怕別人說我拿了你的回扣,你明白嗎?”
“我明白了!”這句繞口令似的話,讓高朗明白為什么孫校長會糾結這么半天了。
他是孫校長當年的學生,如果孫校長允許他父親的食堂給學校送餐,那學校里難免會有流言蜚語。
她身居校長的高位,肯定會有人背后散播她收回扣的謠言,甚至有可能寫匿名信詆毀她。
作為一校之長,她不得不多想。
“老師,我有個建議,想請您考慮一下。”
“什么建議?”
高朗的腦子飛速運轉著,這個主意是他臨時起意想出來的,邊想邊說:“咱們學校是不是有寒假補課的學生?”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tǒng),就只有六年級的學生才有寒假補課,但也只有放假第一周跟開學前一周,提前讓他們接觸一下下學期的知識,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高朗想了想:“那就等寒假結束后吧,我想在街道的食堂辦一個試吃會!”
“什么會?”孫校長沒聽明白高朗想干什么。
“試吃會,就是我讓我爸當場做菜,邀請您和學校的老師、家長、學生代表,去品嘗,如果得到你們的一致認可,這就證明我們并不是靠走后門拉關系,然后再來求您允許我們在您學校賣飯。”
高朗很認真的說道:“我對我父親的廚藝有信心,也對他的人品有信心,絕對會得到大家的認可,也絕對不會做從孩子身上賺昧心錢的缺德事。”
“這倒是個辦法!”
孫校長對此也很贊同,如果能用實際行動堵住所有人的嘴,讓他們父子來負責學校的早飯和午飯絕對沒有問題!
高朗繼續(xù)說道:“如果有人質疑我們作假,試吃會可以連辦三場,甚至為期一周,或者我發(fā)給學校用餐券,讓他們憑券隨時去試吃,但用餐券一定要實名登記,并且附上評分,以此來證明我們的能力!”
“兩種模式并行!”孫校長拍板:“我覺得試吃會辦一場就好,得到代表的認可,就可以讓你們來試運行。
試運行的時候以餐券來實名打分,憑券免費吃的話,你們太虧了,給個折扣就好,為期一周的時間,由學校統(tǒng)計得分,讓孩子來評判你們的成績!”
高朗挑起大拇指:“好!這樣很公平!公開!公正!”
“那就暫時這么定了,開學之前,我會跟其他校領導開會商量一下,你給我留個聯(lián)系方式,等事情定下來,我給你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