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雛形
- 我成了老祖奶奶的夫君
- 月半犭苗
- 2001字
- 2020-12-09 17:30:00
回府后白棋就躲進(jìn)自己的屋子進(jìn)行商業(yè)規(guī)劃,一連三天足不出戶,連吃飯都是下人送來的。
孫府之人都不敢打擾,連孫令儀也不太來看他了。
院里能隨意進(jìn)出的就只有孫三,他開始不斷往房間里送東西,然后不斷的往府外跑。
闔府上下都十分好奇這位小白公子在做什么,唯一知道真相的孫三卻三緘其口,只是向?qū)O老夫人回話后,便不再理會他人。
而沒多久富貴管家就接到命令:小公子有任何要求,盡力滿足。
三日后,孫府,前廳。
白棋終于出現(xiàn)了,和孫家主人們一起用過飯后,便叫住即將回屋的孫令儀。
“孫姑娘,幸不辱使命,在下規(guī)劃已成,還請姑娘指點。”
說罷,便將自己所寫的計劃和盤托出。
這份計劃書是用炭筆書寫的,曾花費白棋小半天功夫打磨而成。
別問,問就是不會用毛筆寫字。
好在宋代文卷均以楷體為主,不至于讓自己看不懂。
白棋一開始用簡體字寫,繁體字咱也不會啊!
但為了讓大家看明白,專門喊孫三找來楷體的《說文解字》進(jìn)行一一對照,真心不易啊。
接下來白棋用了小半個時辰的功夫,為孫令儀講解整個運營計劃:
“這是我大致臨摹的虔州城道路規(guī)劃及商店分布圖,孫姑娘請看這里,這是廖姐兒家的鋪子,在城南的角落里。”
“姑娘再看這里,這是孫府。”
“從這里到這里的直線距離有四里地,一般人起碼要走半個時辰。”
“所以除非特殊原因,一般家庭是不會跑這么遠(yuǎn)買小吃的。”
“而這個范圍才是廖姐兒家的鋪子平常能夠覆蓋的范圍。”
白棋用自己做的圓規(guī),按比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覆?覆蓋?”
孫令儀平常沒聽過這個詞,顯得很好奇。
白棋想了一下,解釋道:
“唔,就是……一般來說,這個圈范圍內(nèi)的家庭才會順路來吃。”
“哦哦。”孫令儀聽明白了。
“我專門讓小三哥去查過,這個范圍的百姓不多,大多是普通人家,收入也并不算高。”
“據(jù)廖姐兒所說,她一天能賣300塊月亮巴,說明她家的口碑確實不錯。”
“在下這份計劃,可以幫助廖姐兒把月亮巴賣出這個圈的范圍!甚至賣到虔州城任何有人的地方。”
“你試想一下,虔州城七十萬人口,就是七十萬張嘴,若是人人都吃到,那得賺多少錢啊!”
“所以,若是我們可以幫她解決運輸問題,那么這事兒就能成一半了。”
白棋自信地說道。
“公子是想說可以像酒樓里一樣給客人送到府上?”
孫令儀皺著眉頭,搖頭道:
“一日送不了幾餐,卻要多付一個人的工錢,這成本太高了。”
到底是大家閨秀,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白棋欣賞的看了一眼她:
“若是這一趟只花五文錢,就可以讓你足不出戶吃到月亮花生巴,如何呢?”
孫令儀好奇的問道:
“計將安出?”
“以廖姐兒家的鋪子為起點,直到孫府,一南一北沿途有三條路線。”
“這三條路線,在下讓小三哥打探清楚了,酒樓商販不在少數(shù),不僅有最豪華的燕來樓,次一等規(guī)模酒樓也有二十多家。”
“尋常酒肆,茶館,小吃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我計劃雇傭一批專門送餐的人員,每日專門在城中輾轉(zhuǎn)于各大酒樓進(jìn)行送餐。”
“這樣無論你在東城西城還是南城北城隨時隨地可以吃到虔州城任何商家的食物,豈不美哉?”
“比起各大酒樓自己的小二送餐,你只需要花費幾文錢就可以享受到更專業(yè),更全面,服務(wù)更好,速度更快的上門配送服務(wù)。”
孫令儀越聽眼睛越亮。
“而廖姐兒家的鋪子作為我們第一家合伙店鋪,可以免費享受我們準(zhǔn)備的宣傳和營銷!”
“我未來會將‘廖姐兒家的月亮花生巴’包裝成我們官方推薦品牌,每家每戶進(jìn)行推廣和試吃。”
“等大家過一段時間習(xí)慣了,我們再進(jìn)行捆綁銷售,要求各路商家來承擔(dān)這筆費用。”
“對顧客來說你無論買什么,我都免費送你‘廖姐兒家的月亮花生巴’。”
“而商家只需要承擔(dān)一兩文錢月亮花生巴的成本,就能成為我們的平臺合作商家,享受配送服務(wù)和重點推廣。”
“沒錯,我們配送合作是沒有門檻的,但是我們推廣合作會設(shè)置門檻。”
“凡是虔州城有的,可以交易的東西,我們都會配送,但只有成為我們合作商家,我們才會幫你推廣。”
“推廣案例就像‘廖姐兒家的月亮花生巴’一樣,讓虔州所有人都知道你家的鋪子,都買你家東西!”
聽到這里,孫令儀的眼睛已經(jīng)開始冒星星了。
白棋喝口茶潤了潤嗓子,一臉得瑟:基操基操!
“當(dāng)然,這只是運輸問題解決了,而且對我來說,只解決了一半!”
“虔州城可不算小,如果光讓人靠兩條腿跑,一來一回,還是太慢了。”
“而且如果只滿足預(yù)定的顧客,累死也掙不了多少錢。”
“所以我想請教富貴管家,如何訓(xùn)練信鴿。”
“信鴿?”
孫令儀疑惑道。
“我們可以訓(xùn)練一批信鴿,專門輾轉(zhuǎn)于城中,并設(shè)立多個訂餐點發(fā)布和接收訊息。”
“讓附近往來的顧客都能隨時隨地都能下單,由飛鴿傳書到指定的訂餐點,再安排專人采購顧客所需的餐食。”
“如果我們成本足夠,還可以定制幾輛馬車,將車廂內(nèi)部改造成可以劃分區(qū)域并能固定餐盒的結(jié)構(gòu)。”
“每日沿著這三條路線,循環(huán)不斷地繞著虔州城跑,隨時收取沿路的訂餐,并在相應(yīng)的送餐地點卸下,再由該地附近的專人取餐后精準(zhǔn)配送給顧客。”
“這樣可以極大縮短遠(yuǎn)途運輸?shù)臅r間成本。”
配送員,訂餐點,飛鴿傳書,馬車運輸,這一套流水線式的配送體系瞬間將虔州城的餐飲系統(tǒng)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