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隊伍森林草原滅火攻堅能力和綜合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在防火緊要期,云南森林消防總隊特種救援大隊開展野外實戰化訓練,按照“任務需要什么就練什么”的原則,著力破解訓練瓶頸問題,全力推動野外實戰化練兵走深走實。積極轉變思想,將在營區“守”與走出去“防”相結合,將在操場“訓”與到野外“練”相結合,重在檢驗隊伍在野外環境下“走、打、吃、住、聯、管、保”綜合能力。進山入林,全面筑牢防火墻,打贏春防主動仗。
聚焦中心任務向野外實戰要戰斗力
如何提高訓練的質量效益,必須摒棄怕苦累、圖舒適的想法。不是簡單的場地變換,而是置身艱苦復雜惡劣的練兵環境,進行思想觀念的蛻變升級、業務本領的加鋼淬火。在陌生的地域環境、復雜地形條件,更緊貼實戰化要求,為確保此次實戰化訓練練出效果、練出作風、練出戰斗力,按照“徒步行軍練體能、進山入林練技能”的要求,著眼“五練”即“快速反應、快速到位”練機動、“全程聯通、動中保通”練通信、“準確研判、科學決策”練指揮、“不懼苦累、勇敢頑強”練作風、“服務中心、服務任務”練保障,力求把戰術演練、作風錘煉、意志磨煉貫穿全過程,確實達到提升隊伍戰斗力的目的。
創新組訓模式緊貼實戰化要求
大隊結合駐地森林防滅火和各類地質災害特點實際,整個訓練過程突出“實戰化”,指揮員針對應急響應、人員集結、下達命令、情況處置、組織指揮等內容扎實展開訓練;才出營區,中隊長李冠銘就要求通信員進行連續定位、實時匯報當前隊伍開進情況,實現語音、數據、圖像等多種業務在野外條件下實時傳輸能力。當車輛行駛至復雜路況時,對講機里傳來滅火裝備車左前輪發生爆胎,需要進行快速處置,駕駛員立即將車輛停穩,人員動作迅速分工明確,警戒組、處置組快速到位,僅用6分鐘就將車輛故障排除,確保隊伍的順利開進。到達預定位置后,依托野外訓練場的山勢地形,設實情、嚴標準開展分隊滅火行動綜合演練、山地密林水泵架設與撤收、人員失聯搜救、戰地救護、野外炊事訓練等重難點訓練科目相結合,全程貫徹實戰化標準,科學組訓,切實把真打實備的理念鐫刻在消防員腦海中。將訓練內容分解到每個作戰單元中,落實到實際訓練上,積極探索長距離多地形水泵架設與撤收等系列問題的最佳方案。在野外練協同練配合,切實在貼近實戰的條件下磨煉指戰員戰術素養,實現練體能與練技能高度統一。
模擬真火實煙練就打贏鐵拳頭
“山體背坡發現一處火點,水泵組以車載水泵為依托,尋找合適水源,迅速架設水泵,采取串并聯結合方式向著火點鋪設1500米管帶,最短時間實現出水”。野外訓練場上演這樣的一幕:一身灰塵、汗如雨下,隊員們在坡度接近50度的水庫上由山腳往山上實施水泵滅火。整個過程實施后,使消防員充分掌握水泵串聯、并聯、并串聯的原理,掌握不同條件下以水滅火的最佳方法,還現場測試QB260、長捷航空、車載式水泵在相同距離、相同坡度,不同裝備之間供水速度和壓力的差異。他們還改變傳統的訓練方式,模擬人員在密林中失聯,將搜救場移到山林間,犬搜索、人工搜索、儀器搜索相結合,戰地救護、傷員轉運把多科目訓練融合在一起,緊貼實戰礪精兵。同時消防員的物資供給也按照滅火戰備要求攜帶,裝備隨車走,遇有突發情況能第一時間出動。這是特種救援大隊全力用好野外實戰化訓練的黃金期,不同專業、不同裝備的融合協作,在實踐創新中檢驗總結訓法、戰法,著力提升訓練水平,錘煉戰斗作風,提高隊伍技戰術水平的一個生動縮影。
政治教育統思想宣傳鼓動提斗志
訓練開展前,中隊利用簡潔但不簡單的鼓動語進行臨戰動員,通過叫響“披荊斬棘斗酷暑、貼近實戰礪精兵”等戰斗口號,激發隊員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和上一線、打頭陣的血性虎氣。在就餐和休整間隙利用戰地小廣播、才藝小展示等載體,讓消防員在緊張的訓練間隙忘記疲憊,苦中作樂。政治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森林消防隊伍克敵制勝的法寶,政治工作既獨立于訓練工作,同時也與之密切相連。只有把政治工作帶到一線、做到末端,才能讓野外訓練場上的陣地上的政治紅旗高高飄揚。
野外實戰化訓練是一塊“試金石”,越是艱苦環境,越能夠培養出消防員所向披靡的士氣和勇于擔當的豪氣!千錘百煉始成鋼。據了解,當前的野外訓練只是階段性訓練的開始,在下一階段,大隊還將繼續秉承實戰化的理念,提升野外訓練質量,為完成好“一主兩輔”任務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