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身邊的好樣子,他從未退卻半步,卻把思鄉情掩埋在內心深處
書名: 火焰藍之火場日記二作者名: 南鹿肥魚本章字數: 1800字更新時間: 2022-04-30 15:02:00
初見他,是個體型偏瘦,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平凡少年。“抓住每一個細節,打好每一項基礎”,這是他常常對隊友們說的一句話。工作一絲不茍,待人謙虛謹慎,這個普普通通的消防員正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著身邊許多的隊友。
他是汪青英,200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南鄭州人,從2017年入職消防救援隊伍,一直扎根春城,先后任副班長、班長、司務長等,榮獲1次三等功、5次嘉獎,數次評為優秀消防員、優秀共產黨員。
吃得苦中苦,練就硬本領
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消防事業中,汪青英一直注重練就過硬本領和鋼鐵意志。無論寒冬酷暑,還是刮風下雨,他從每天晨曦微明開始,到晚上十點就寢入眠,日程就像上緊了發條的時鐘,勤操苦練貫穿始終。3千米計時跑、5千米負重跑、單雙杠練習、水泵架設與撤收等數十個項目接續進行,從不打折扣,練就精干體魄,1米7的個頭始終保持120多斤的體重。只要有時間,他總把書籍握在手,有時一盞孤燈相伴,如饑似渴學到深夜,努力提升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能,強化服務宗旨和本領。
他還發揮老消防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幫助新入隊消防員加強鍛煉學習,事事處處爭當榜樣和標桿。隊友們都說,“他一名老消防還能如此刻苦,我們更無理由不努力。”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他從一名新兵摔打磨煉成為一名優秀能干的班長,每次在體能技能比賽中都是數一數二,在YN省森林消防總隊組織的火焰藍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并在2021年YN省森林消防總隊組織的黨史競賽中代表支隊榮獲第一名,森林消防局黨史知識競賽中代表總隊榮獲第三名。
最美火焰藍,救民于危難
把駐地當故鄉,將百姓放心上,選擇消防就是選擇了一場迎難而上、向險而行的逆行。每到關鍵時刻,汪青英是立定守夜人姿態,堅毅出征,奮勇而戰。
2021年3月,KM市盤龍區發生森林火災,KM市森林消防支隊直屬大隊一中隊接到命令后,刻不容緩,趕赴火場與火魔展開鏖戰。火災撲救過程中,作為班長的汪青英授命組織本班人員架設水泵,沿路對火線進行阻擊,他深知任務的嚴峻,快速組織隊員進入各自位置,而他毅然扛起水槍頭走到了抗擊火魔的最前沿,強攻近戰阻隔火線。濃煙滾滾、火勢灼人,他一邊用水槍給自己和隊友噴霧降溫,一邊搶時撲擊火點,還得不時防范山上的滾石與焚燒后掉落的枯枝。
火勢借風越燒越旺,炙熱高溫烘烤下,火場猶如蒸籠,汪青英并沒有退卻半步,而是全力滅火,并及時組織小組隊員適時撲打。針對水源無法有效通抵深處著火點,汪青英當即與一名戰友拖著50米長的水帶干線,將水槍一點點艱難前移,對火勢正面壓制。在深入內部撲救中,他幾次被地上的荊條劃破小腿,卻輕傷不下陣,奮力調整位置,尋找有效架設點,直至將肆虐的火魔完全撲滅。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關頭,是人民至上的恪守。一次次赴湯蹈火,一場場出生入死,一回回救急救難,捍衛的是人民至上的崇高利益,書寫的是傾情傾力的擔當奉獻。
不是不想家,全因放不下
汪青英老家河南鄭州,距駐地春城有近2000公里,回家得換乘飛機和汽車多種交通工具,在蜿蜒逶迤中跨越千山萬水。熱血男兒同樣思鄉情濃,但每逢休假時候,他總是將返鄉探親機會讓給其他戰友。每逢佳節思親時,他只能強忍淚水,在夜間用一個個電話傾訴。在與女友交談的3年時間里,好多次約定一起去游玩,但在接到緊急任務后,他只得匆匆致歉后,將電話默默放下。陪伴家人,對于他來說,總是奢望。在外人看來,汪青英有點不近人情,但熟人卻明白,在他內心深處時刻裝著駐地群眾,想要寸步不離、忠誠守護著。
7月20日,HEN省ZZ市特大暴雨的新聞,快速登上了各個平臺的熱搜,遠在昆明的汪青英第一時間聯系親人,確保親人無恙,而后他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人民祈福。遠在他鄉,卻時刻心系故土,不能回去盡一份力成了他最大的遺憾,他說:作為一名消防員,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我的本職任務,在加強訓練戰備的同時,我也在為我的家鄉祈福,做到一有任務,召之即來、戰之必勝,暴雨無情人有情,河南加油,我們與你們同在。
春城一方紅色熱土,遍布革命足跡。汪青英說,在深入了解了1945年在昆明爆發的“反對內戰,爭取民主”的“一二·一”愛國民主運動后,更堅定了堅守基層、守護人民的初心使命。在身邊戰友相繼調離的時間里,他沒有一次向組織申請過調離。“不是不想家,全因放不下。”汪青英表示,春城讓自己更懂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所在,護好百姓心得安寧,燃盡青春無怨無悔,堅守基層擦出火焰藍最亮麗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