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家長就告訴我們說:“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千萬不能撒謊。”但來當消防員后,才發現我們中隊長劉佳朋才是最會“忽悠”、最能“撒謊”的人,動不動就和我們過起了“愚人節”。由于近兩年入職的消防員大多是00后,思想活躍、個性獨立是他們的標簽,讓日常管理工作比以往更有挑戰性,所以隊長也有自己的一些“老套路”,這些“套路”雖老,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屢試不爽。
套路一:“最后100米”總有奇效
“兄弟們,加油,還有最后100米。”每次負重考核,總會有個別體力不支的消防員掉隊,隊長一邊跑一邊賣力的吆喝著,雖然還沒看到終點的影子,卻能讓掉隊的兄弟逐漸跟上隊伍。其實,他們只是缺少一個目標,讓他們在內心看到終點就在眼前,沖鋒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下。
套路二:生活工作,臉色說變就變
“我們都是兄弟,有什么事盡管開口。”在生活中隊長是一個同中隊消防員打成一片的老大哥,可在訓練場上卻是一個“黑面包公”。即使有時候我們不理解為何隊長的反差如此之大,但時間長了,逐漸明白了隊長處處高標準、嚴要求的良苦用心,嘗到了成長進步的甜頭。
套路三:講不出口的“20個”
“1、2、3……19、18、17……”每次組織大家做俯臥撐的時候,我們都會懷疑隊長的數學應該是體育老師教的。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懷疑,到底是“誰”動作老不標準。這第20個一定就要那么難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發現自己身體素質的變化時,態度也從起初的不理解變成了后來的坦然接受。
套路四:堅持住,馬上就好了
對于訓練后的肌肉放松,我們是又愛又恨,雖然肌肉得到放松后會很舒服,但相互拉伸時的那種“酸爽”卻讓人哭笑不得。隊長對旁邊落單的隊員一臉正色的說:“放心,我輕輕的,一點都不疼”。隊員感受到隊長堅定的眼神,一股莫名的勇氣油然而生,接受了隊長拉伸的邀請。隨著隊長的力度逐漸加大,一聲聲慘叫傳遍了訓練場,“拔筋”那真叫一個痛。
套路五:隊長說不冷,那就是真不冷
在冰雪災害救援現場,大家被凍得腳底發麻,隊長卻面不改色。當消防員們關心的問起隊長受傷的腳僵不僵時,而隊長卻說:“年輕人血氣方剛的,這點冷算什么,趕緊干活!”其實隊長受傷的腳踝早已腫得像個榔頭一樣,被凍得鐵青。可是作為隊長,他只能咬著牙堅持著,給我們打著“雞血”,帶領我們圓滿完成任務。
套路六:永遠不止一動的“拉動”
“今天我們來拉一動,就一動。”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國家隊,戰備水平是衡量實戰水平的重要因素。身為中隊長,戰備工作是日常工作的重點,但是總有人在拉動演練時犯“迷糊”,不是缺物資就是速度慢,所以這一動過后總是還會有下一動。
套路七:“不及格”常掛嘴邊
“快一點,再快一點,馬上就不及格了。”在平時的跑步訓練中,有不少人會滿足于及格的成績,這可不行!要想出色的完成各項救援任務,只是及格肯定不夠。在隊長一次次“不及格”的催促中,到達終點時一看成績已經邁入了優秀行列,每當看到我們難以置信的表情,隊長就知道這方法是專治“不及格”的“靈丹妙藥”。
套路八:爸媽面前,我一直都“很好“
每逢周末的空余時間,隊長都會和家里開視頻。“在那邊過得好不好呀?”這是母親不變的開場白。作為一名隊長,每天既要抓訓練,更要為中隊的瑣碎小事“鬧心”,每次想要吐槽,可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好著呢,我這一切都好,你們不用擔心。”隊長明白,既然選擇消防這個職業就要學會接受孤獨與落寞,接受訓練時的苦與累。
“套路”雖老,管用就好。其實,這些“套路”我們都懂,但是我們仍是樂此不疲地行走在這條“套路”中,把“套路”鋪成了我們成長的“道路”,久而久之,這些“套路”就成為了隊長與我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小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