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森林消防支隊連續撲滅5起森林火災側記。
4月11日至4月20日,YN省森林消防總隊普洱支隊周東輝支隊長、劉東君政委帶直屬、思茅、景谷、景東、應急和西雙版納大隊180名指戰員和1500余件(套)裝備,連續奮戰10天9夜,轉戰3地5縣(區),圓滿完成了PE市思茅區、瀾滄縣、景東縣和玉溪江川、安寧溫泉5起森林火災撲救任務。特別是145名指戰員在經歷了罕見爆燃成功避險后,越戰越勇,有效保護4個村莊、一個景區和一條鐵路干線的平安,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上了合格答卷。
罕見“爆燃”教科書式避險。4月13日17時08分,該支隊周東輝支隊長、劉東君政委帶領145名指戰員保護圍埂村,按照總隊前指命令迂回到東北線,在村子后山將下山火掐滅。當時現場的145指戰員,在接到江川區圍埂村受到森林火情威脅的任務后,迅速趕達現場。經過對周邊火場勘察發現,雖然火線距離圍埂村已不足500米,但火勢相對較弱,火勢為下山火,風力4到5級,適合撲打。然而,正當隊伍準備展開滅火工作時,火場風勢突變,火勢發展迅猛。風力增至8級以上,由原來的下山火,經過跳火轉變為上山火,蔓延到山頂以后,由于前期的預熱,形成了爆燃(轟燃),火焰高度達到200米以上,迅速向PE市森林消防支隊事先選好7000多平米的安全區域襲來。現場組織指戰員避險的支隊領導說,“由于它是個溝谷地帶,常年積累的腐殖層比一般的腐殖層要厚很多,干旱情況非常嚴重,加之這兩天的氣溫又非常高,在風力增大的情況下,形成了一種極為罕見劇燃、爆燃的情況,突破我們常規認知的一個險情。”
爆燃突然發生,火勢從山谷底部燃燒到山頂位置,約一公里的距離僅僅用了不到兩分鐘時間。當指戰員撤到大場地、大空地中央的時候,火焰突然就騰起來了。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瞬間黃土漫天,飛沙走石。危急時刻,現場的指揮員立即下達避險命令。隊伍迅速集結向空地東面轉移,并尋找掩體,以此來抵擋爆燃引發的高溫輻射。不到10分鐘西北方向再次發生爆燃,幾百米高的火焰遮住了太陽,指揮員迅速組織指戰員圍在一起,水槍手立即給指戰員降溫,大家利用濕毛巾或是口罩捂住口鼻,緊急向東南方向移動避險。兩次罕見爆燃持續了20多分鐘后,火勢漸小,指戰員成功避險后,立即轉場圍埂村東西線阻截戰中。“頭一次面對這樣最嚴峻的考驗、最兇險的任務,第一次帶100多人成功避險。險情過去以后,我們進行人員點名,點名以后,我們一個兄弟都沒有少。”該支隊政委劉東君說。
4次轉場守護4個村莊平安。
4月13日15時30分,多個火頭直逼江川圍梗村,最近的僅有百余米。普洱支隊、版納大隊180人抵達江川火場后,立即投入圍梗村保衛戰。“地形不熟先勘察,時機不對先等待……”跨區滅火行動,最大的困難就是地域生疏,林情社情不熟。經無人機和“藍騎”摩托車小隊現地勘察,圍梗村毗鄰圍梗水庫,村子外圍有3米寬土路,支隊前指隨即定下“以路為界,以水阻截”的戰術戰法,架設6臺水泵,沿土路鋪設水帶,提前增濕,分段把守,每當火頭逼近村莊“露頭就打”,將火魔阻擊在防火土路之外,首戰成功保衛圍梗村。
14日凌晨1時20分,一條火線悄然逼近早谷村130多戶村民500余人受到威脅。該支隊連夜緊急馳援打響了村莊保衛戰。“必須抓住夜間風力較小、風向穩定有利條件,速戰速決”該支隊前指反復論證后,將版納大隊、思茅、景谷中隊、直屬、景東中隊分為三個梯隊,采取“多點突破、分段圍殲”戰術,利用水泵增濕防控,打燒結合迅速推進,不到2小時成功阻截林火,恢復了早古田村往日的寧靜。4月14日10時20分,火場南線火勢向中村、董炳村蔓延的態勢。該支隊指戰員來不及休整,采取“小群多路,定點清理”戰術,令直屬、思茅、景谷、景東中隊分片負責撲救,保護中村平安。版納大隊兵分兩路,實施以水滅火作業,單泵、串聯泵、并串聯泵、水囊接力,通過靈活有效的水泵戰法應用,在高溫多風的不利條件下成功撲滅明火,持續增濕防止復燃,董炳村保住了。至此,該支隊180名指戰員29個小時內轉場四次,晝夜奮戰,4個村莊500多戶人家免受山火侵襲。
決勝龍馬山守住最后的防線。
4月15日上午9時,江川火場東北方向火線向龍馬山蔓延,嚴重威脅景區安全,普洱支隊按照聯指調遣前往撲救。“如果說之前的村莊保衛戰是處于防守考慮,那么此次阻擊龍馬山林火將會是反攻之戰。”該支隊支隊長周東輝介紹道。龍馬山景區位于紅塔區,是國家級3A級景區,海拔2438米,有龍馬宮、龍母箐河、龍馬石城、白龍潭等眾多景點匯集成,有著“龍馬騰霄絕勝景,山中深藏白玉城”的傳說,素有“龍馬騰霄”“天空之城”的美譽。因此,保衛龍馬山是撲救江川山火的關鍵之戰,也是決勝之戰。當日上午9時40分,普洱支隊轉場至龍馬山附近的爛泥箐。經勘查,有長約4公里火線位于半山腰處,呈穩進地表火伴有局部樹冠火,距龍馬山公園和龍馬氣象站不足600米,情況危急,慶幸周邊有可用水源。該支隊隨即安排所屬中隊提前架設水泵,按戰略意圖鋪設好水帶。12時22分,普洱支隊及版納大隊150人在爛泥箐管護站附近打開突破口,采取“一點突破、兩翼推進、空地配合、泵車結合”戰術戰法,利用消防水車與高壓水泵結合,沿火線西北方實施以水滅火。昆明消防救援支隊8車40人利用消防車向附近水窖、蓄水池持續供水,保證有充足的水源向火場供應。
“江川一戰,是支隊這些年來最嚴峻的考驗,最兇險的任務,我們成功避險爆燃火,同樣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龍馬山阻擊戰”該支隊政委劉東君在一線動員中講到。14時37分,風力有所增強,火勢增大,有突破山脊線向龍馬山景區蔓延的趨勢。危急時刻,該支隊兵分兩路,由周支隊長帶思茅、景洪中隊采取“雙泵并聯”追著火頭打,強攻向北蔓延火頭,劉政委帶直屬、景谷中隊利用水泵壓制火勢,常規滅火機具跟進撲打西南火線,同時商請總隊前指增派直升機,實施空中吊桶作業,形成地空配合立體推進之勢,20時30分成功撲滅主要火頭,實現聯指“守住龍馬山火場全線告捷”的作戰意圖,有效守衛了龍馬山景區和氣象站的安全。
打響鐵路保衛戰護動車暢行。4月17日12時30分,安寧火場西南方向一條長約3公里的火線,向成昆鐵路蔓延,最近火頭距鐵路僅有50米。YN省森林消防總隊普洱支隊180名指戰員,在成功控制安寧市溫泉街道官莊村火場南線后,奉命前往撲救,確保了成昆線廣通至昆明多趟動車平安通行。成昆鐵路,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SC省與YN省的國鐵Ⅰ級客貨共線鐵路;線路呈南北走向,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干線鐵路之一,也是中國三橫五縱干線鐵路網的一縱。成昆鐵路全線共有991座橋梁、427座隧道,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車站處于橋隧中。新發現火線為急進地表火伴隨大面積樹冠火,火強度較大,周邊植被為云南松、灌木,海拔1900米,坡度60度,火場氣溫30度,風力為西南風4至5級。火線南側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嚴重威脅到成昆鐵路線上來回的動車通行。
12時40分,該支隊在接到命令后,由周東輝支隊長、劉東君政委帶直屬、思茅、景谷、景東中隊135名指戰員火速前往撲救。因氣溫攀升、風向不定、瞬時風力增至7級以上,對撲火人員造成安全威脅,立即組織參戰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伺機從西南阻截火頭。西雙版納大隊唐波大隊長、夏明洪教導員帶45名指戰員迅速增援火場。14時20分,火場風力變小,風向穩定,周東輝支隊長、劉東君政委帶景東、思茅中隊70人,采取“一點突破,兩翼推進”戰術進行撲打,從西南線西南側打開突破口,采取水泵和常規機具結合方式進行撲打,思茅中隊35人沿火線向西北方向撲打,景東中隊35人沿火線向東南方向撲打。版納大隊采取邊增濕作業保重點,邊撲打鐵路沿線明火,對已經蔓延至高鐵線的高危火線進行強勢壓制。“抵近點,不要怕,鐵路就在身后,我們往前一步鐵路就多一分安全!”景谷中隊班長巖溫罕扛著水槍喊到,面對越燒越近的火墻他沒有退縮,不斷給身后的管帶手加油鼓勁,帶領攻堅小隊撲打火頭。16時10分,劉東君政委帶直屬中隊30名指戰員,在火場南側打開突破口,利用消防水車+水泵的戰術,迅速架設水泵,以水滅火,沿火線西北方向撲打,100人地方專業撲火隊員跟隨清理煙點。“快,水槍手,火上來了!”周東輝支隊長正帶領指戰員堵截蔓向成昆線的火頭。突然,一陣8級的狂風,大火瞬間形成十幾米高的火墻向指戰員襲來。見此情形,周東輝支隊長奔向火線一把奪過水槍,死死將指戰員護在身后,直面高溫,強攻火頭。由于山高坡陡,在撲打過程中周支隊長摔倒向下翻滾七八米,一身泥濘的他看著身后的鐵路,他朝著指戰員大喊:“截住火!”經過3次強攻火頭,終于把大火堵截在距離鐵路100米的山頭上。
隊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每一次勝利,當地四面八方的群眾自發涌上街頭,一手舉著小國旗,一手拉起“風雨與共,守望相助”“火災無情人有情,奉獻愛心見真情”等一幅幅包含深情的橫幅,歡送指戰員凱旋。指戰員和歡送的群眾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英雄贊歌》等。“叔叔能你合影?”“你們是英雄!”“長大了我也要當消防員!”一幕幕感人淚下,一次次雙向奔赴的愛,讓指戰員如星光一般閃耀,同時也讓指戰員看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綠水青山安全,是一項無尚光榮而無比神圣的使命,更加堅定了當好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信心和決心。